犹太人是如何通过家务去培养孩子的_sdjsx_百度空间

在作家帕·林·特拉芙斯所写的神奇故事《柯瑞太太》中,玛丽·波平斯和她的朋友柯瑞太太从普通姜饼上剥下来一堆星形的金黄色饰纸。于是她们带着一桶胶水和油漆刷爬上了高高的梯子。到了梯子顶端,她们就把星星逐一粘在了天上。每颗星星一就位,便开始闪闪发亮,散发出耀眼的金色光芒。八岁大的简从卧室窗户看到这番景象时,便对弟弟说:“我想知道,到底星星是金黄色的纸,还是金黄色的纸是星星呢?”这其实就展示了犹太教生活观的真谛:看似跟纸一样平常的东西,或是跟带着桶子爬上梯子一样普通的事情,却具有修复宇宙缝隙的潜力。关键在于我们对这些日常的神圣契机要善加利用,给那些有待散发出耀眼光辉的星星一片天空。

在做中学

根据犹太教的说法,通往圣境的途径就存在于人类的日常活动之中,在于现代哲学家亚伯拉罕?赫舍尔所谓的“适当行动”之中。犹太教认为行胜于言,我们要注重从做当中学。圣贤们相信,生活应该是一种做和学的课程,我们得活学活用自己的知识。事实上,单单有书本知识是不够的。公元一世纪的牧师伊丽莎?本?阿萨利亚说过:“任何智慧超过善行的人,我们可以把他们比喻作什么呢?可以比喻成枝干繁多但根系很少的树木,大风一吹就将连根拔起然后应声倒地。”

古时候的拉比都有全职工作,他们是樵夫、木匠或铁匠。公元四世纪的拉比拉夫?胡纳是个富有的商人,在《塔木德》当中经常引述他的话。拉夫?胡纳在自己的田园里工作,自己收获果实。他的教导是:“单单专注《摩西五经》的人,不论是谁,都像是心中无主的人。”也就是说不能仅仅通过祈祷、重体力活和旁人皆知的善行来处世,更要通过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例如清理餐桌、早上刷牙、给子女做饭、清洗碗盘、倒垃圾等。没有哪件事是琐碎或低贱的,只要用心,我们都能发现它们和神性的潜在联系。

在《犹太人的灵修练习》当中,作者伊兹哈克?布克斯鲍姆讲到,人称美名大师的十八世纪哈西德派伟大拉比曾跟伊兹哈克拉比一同游历,并担任伊兹哈克拉比的个人助理。美名大师给伊兹哈克拉比端来了咖啡壶,并帮他把咖啡倒到了咖啡杯里。伊兹哈克拉比喝完以后,美名大师就开始收拾咖啡壶、杯子和勺子,并拿到厨房去清洗。伊兹哈克拉比年幼的儿子把整件事看在了眼里,就询问美名大师:“高尚的拉比呀,我能够了解,你为何想要侍奉我伟大的父亲,但你为何自己这么麻烦去收拾空盘子呢?”美名大师告诉他说:把勺子拿出圣堂,乃是赎罪日当天大祭司侍奉工作的一部分。从此之后,收拾餐桌就被视作是敬奉上天的一种{zy1}行为。

为小事出力

犹太神学的核心在于从小事如生活的寻常之处做起,以及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诚然,孩子们可以通过周日的犹太学校或是在家所读的《xx》故事学会这些道理,但是仅仅从字面上学习是不够的,正如对成人而言,仅仅研读《摩西五经》是不够的一样。为了做出“正确的行为”,孩子既需要技能和行善事的素质,也需要善意和承担责任的意志。通过做家务事照料自己并帮助家人,便是他们最初的善行。

做家务事除了能培养孩子对他人的责任感之外,还能养成他们的生活技能。通过从小教给孩子负责任的习惯,他们长大以后便可以面对更加复杂的挑战。帮助父母做家务事也能培养孩子的自尊心:父母坚持让孩子做家务事,等于是让他们懂得,他们不仅受到爱护,而且还能感受到他人的需要。普通的家务事乃是培养子女人格和精神素质的基础。

在有人提出“神在哪里”的问题时,先贤们往往会回答:“任何你寻找他的地方。”笔者在{dy}章曾经提到过,在犹太教的传统中,代表家庭的词语与崇拜之屋和“小圣地”一词同义。如果神降临在我们的家庭、学校和上班的地方,那么当我们同心协力打造出一个安宁有序的环境时,就是给上帝创造了一个欢迎到访的空间。

通过教育孩子不把家务事当成苦差,而是看成尊重父母以及欢迎上帝来临的方式,我们就是在赋予他们必须负担的任务更重要的意义。

确信做家务对孩子的成长有益

拉比们真是可爱、高尚而且具有独创性啊,能从日常生活的琐事中发掘无穷的潜力,并看出家务事和神性之间的关联。不过,你家的情况又如何呢?是个子女并不想帮忙做家务事的地方吗?是个父母不太确定是否值得让孩子来干这些麻烦事的地方吗?一直以来孩子们都抗拒做家事,而且在这场由来已久的竞赛中,现今的年幼一代似乎占据着压倒父母的优势。

因为在你认定干家务对孩子很有价值之前,你是不会下决心坚持给孩子分派家务活的,你也不会有足够的执行力来确保子女完成这些家务活。

不想放手让孩子干家务的根源

在许多家庭里,父母对于子女做家务事有两种不同的态度:{dy}种是让子女单凭直觉就能牢记并遵从真正的家务要求;第二种我们称之为 “家务姿态”,这种家务只是在表面上由煞有介事的家长来提醒而已。这种家务姿态,往往是以一种有板有眼的宣言“从现在起 ”开始,并以“清楚了吗”之类的话语结束。面对这种家务姿态,子女总会煞有介事地点头表示同意,而父母也三令五申,天真地期待往后不需要央求或提醒,子女就会整理好自己的床和房间并好好刷牙。

这些分内工作为何子女没有做到呢?其中一个原因在于,你我的孩子都拥有揣摩家长心态的侦查能力。他们知道我们何时是认真而有心贯彻到底的,何时又只不过是随口说说的而已。然而,我们的态度为何模棱两可呢?难道我们不希望他们有责任感且乐于帮忙,而不需要时时耳提面命吗?这可说不定。

我们对子女做家务事的模棱两可态度有着多样而且深刻的根源。这种复杂的情绪,部分是来自子女的时间压力。我曾经在一所学校演讲,那里的家长并不算夸张地告诉我,子女每晚的功课很多,使得他们一放学回家就得马上开始写作业。妈妈们甚至要把孩子的晚餐盛在餐盘上端到书桌前,好让他们可以边做作业边吃饭。孩子们会一直做作业到深夜。入睡前,妈妈们会让孩子泡到澡缸里,为他们套上睡衣,催他们赶紧睡觉,养足精神第二天继续上学。家长一早就得叫醒睡眼惺忪的小孩,并帮他们着装。这些小学究们才没有时间干家务呢。即使没有这种繁重的功课,我们的心态还是很复杂,我们认为:若让我们自己来做家务,相比于让孩子用他们的方式来处理,家务能做得更快,也能少一些紊乱和麻烦。

我们在让孩子做家务的问题上缺乏执行力,还有其他心理方面的因素。我们会担心,由于我们在外头工作或忙于种种社交活动,为子女们做得太少了。我们有意表明自己的亲情和关爱,因此就跟在他们屁股后面帮忙收拾,或是不要求他们做没心情去干的活。我们当中有些人甚至还同情自己的孩子,这也有不少个中缘由:孩子生活在拥挤、压力很大、污染了的世界中;父母离了婚;父母要离婚但还没离的,家中的紧张关系让孩子饱受折磨;妹妹洁思敏的身高在一百个同伴里排第七十,而可怜的帕克则排在倒数第十位。

此外,有效率的为人父母方式可能导致父母的分离性焦虑症。如果我们真的期待并要求孩子担负起责任,就可能不需要再跟他们唠叨。然而,要是我们受婚姻中的寂寞感或是破碎世界中的不安全感所折磨,就可能下意识寻求唠叨和提醒所带来的与子女的亲密感。另外,拥有不爱负责的子女还有另一个不易发现的好处:假若我们一直让他们依赖我们,就不必面对自己离世前的孤独,我们将始终都是无助的某人的老妈或老爸。

家务事是人生的基础课程

我在前面提过,《摩西五经》教导我们,教孩子学会游泳是为人父母的基本责任。之所以要让孩子游泳,是因为为人父母的目标乃是养育子女直到离开我们。那些认为孩子太忙无法在家务活上浪费时间的父母或许需要提前想想:日后妈妈不在身边帮孩子洗衬衫或是给百吉饼涂奶油时,小孩又该如何生活呢?我遇过许多儿童,他们具有许多精巧的科技技能,但却缺乏普通、实际的生存技能,而且看到这种现象的还不仅仅是我一个人。某位美术老师向我述说了她在给二年级学生上剪纸课时所发生的事情。

课堂上要求把大瓶子里的水倒到碗里,但是学生中没有人自愿来倒水。我问道:“大家知道怎么倒水吗?以前做过没有?”结果是没有人做过!真是新鲜啊。他们不会倒水,但我敢打赌,他们早在幼儿园时,就知道该怎么在计算机中装载软件了。

我记得女儿艾玛三岁半时,丈夫和我与她在刷牙的问题上发动了一场攻坚战。在这个战场上,有个从这个房间跑到另一个房间的裸体小精灵,以及一个(有时候是两个)拿着牙刷追在后面恳求的家长。在我的脑海里,这番场面依然历历在目:家长放弃了尊严,孩子高兴地欢蹦乱跳,没刷到的牙,以及牙床里xx在庆祝。实话实说,起初艾玛的执拗让我有些着迷,然而,当同样的场景每晚一再上演时,我就变得疲倦和困扰了。我和丈夫为了让她刷牙,试过星星积分榜和赞美之词,结果都没能奏效。于是我咨询了一位儿童发展专家朋友,这位专家平静地说:“你只要再加强正面激励就可以抓住她的注意力了,你们努力得还不够。”那么,艾玛到底需要什么呢?把她带进浴室前有横笛手和鼓手奏乐吗?放烟火?每次刷牙都给她一美元的赏金?我不觉得这些奖励有什么作用。

我们{zh1}总算找到办法了,我会在本章后半部分告诉大家。这场攻坚战和朋友的建言帮助我了解到了我所知道的大部分父母为什么都会败下阵来的缘故。规定孩子自理家务的责任需要家长的决心和坚决执行。我们多半想用赞美和热情来当作强化孩子好习惯的手段,例如我们会说“杰克,你真是好帮手啊!”当孩子还有心情把袜子丢过房间“投篮”直接落在洗衣篮中,或是允许他把易碎的碗盘从餐桌端到厨房而觉得自己长大了时,上述方法尚且有效,可是当这种新鲜感消失时,年幼的孩子也就失去兴趣了。

当我们为了孩子长期的不合作而要去干预的时候,就有许多父母卡壳了。如今大多数父母在家庭管教时,已经不再打孩子屁股了,转而选用了“关禁闭”的办法,可惜这个办法需要我们耗费时间去盯着,这正是我们{wy}缺少的东西。于是,我们就不断借用类似我朋友所推荐的正面激励方法:发挥想象力,把家务活变得有趣,不断给孩子找乐。后来我们就为此付出了代价。我们发现,由于不断哄骗小孩子做事,我们让他们形成一种印象,即除了逗乐或者得到金钱奖励之外,家务活似乎并没有什么价值。家长们也变得筋疲力尽、不胜其烦了,或是后悔努力去取悦孩子来达成妥协,所以最终就放弃了。

假如每项细小的动作都是伟大工作的一部分,刷牙的意义就和之前不同了。照料自己并不只是个人的责任,也是大众共同的责任,其意义比家务事本身更重大。你的三岁小孩或许不必听你在这个问题上冗长的说教,可是在你再次放弃并为之忙碌家务活之前,或许需要给自己打打气。

在我们祖父母的那个年代,做家务并不需要这么多的创意或者理由,倒是现代的父母因为不确定性而饱受折磨。家务活到底有多重要呢?放学后照管弟弟妹妹,难道跟上大提琴课一样重要吗?某个年纪的孩子适合干哪一种家务呢?尤其是,我们该如何找出时间来做家务呢?

我们对孩子干家务的价值观模棱两可,才是各种难题的症结点。假如我们并不确信做家务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益的,那为什么还要不厌其烦地给他们分派任务呢?我们对孩子所要求的家务越少,双方就会有越多的自由时间和相安无事的平静局面。而且坦白地说,我听遍了各种可能的说辞,都说家里的小男孩和小女孩是无法承担家务责任的。为了赢得这场家务攻坚战,你需要仔细琢磨这些说辞,并觉察背后隐藏的心理动机。

也敢打赌,有些孩子在上托儿所时已经学过该怎么倒水,但后来在家里就缺乏练习了,因为他们不再有机会做这件事,在家里都是家长帮他们把水倒好的。我遇到过许多家长抱怨子女太娇弱、懒散、太忙或太过呆笨,无法帮父母干活。可是当我们透过这种表象就会发现,导致这个问题的并不是子女,而是父母。他们认为,与其花时间教孩子熟练地做家务事,不如自己动手做比较容易。

为自己出外工作感到内疚,或是疼惜子女而避免让孩子干家务的父母,并没有带给孩子什么好处。这其实是用子女未来的成就来交换父母眼前的好意。在真实世界中,重复性的工作和冗长的文书作业,就跟奖励和赞赏一样常见,为子女人为地屏蔽掉这些活计,其实就是在削弱他们的适应能力。我们不妨以你相当熟悉的为人父母的工作来打个比方。要想做一个好父母,需要操心的事相当多,既有让人感到愉快的,例如睡前亲吻孩子光滑细嫩的额头和双颊,或是为孩子的{dy}场竖笛表演鼓掌叫好;也有不那么愉快的工作,像是因为小孩呕吐而接连给摇篮换了两三次床单,或是在漫长的{yt}工作之后回家还得用闪示卡来帮孩子演练乘法表。所有这些事情,都是我们为人父母日常工作的重要部分,但同时也是身为家庭团队一分子的子女的重要职责。

根据心理学者唐纳德?芥川和泰瑞?惠特曼的说法:“人类是{wy}会花费心思使得子孙 快乐 的生物,其他动物只是培养后代在世上的生存能力而已。”子女值得我们投入比疼爱和关怀更多的东西。他们值得学会该如何照料自己,受到日后回馈社会的教育。照这么来看,家务活并非课外活动,而是人生的基础课程。假使孩子体会到你对他们是认真的,他们也就会对自己认真起来了。

让家务活变得重要

一旦你坚信让孩子干家务对他们是有价值的,你就可以xx自己的内疚和内心矛盾,并像当年祖母一样自信地分配擦桌子和洗咖啡壶的工作。毋庸置疑,我们心里都明白做家务对我们是有益的。我想起自己给父母上亲子课时的一场谈话,它反映出母亲们多么期盼能给小孩分派有意义的家务活。

这起源于一位母亲描述自己姐姐丽莎的生活。丽莎生活在一个小型牛奶农场,这个农场是家族的事业。丽莎、丈夫和四个孩子每周都会举行家庭会议,决定农场工作的具体分配事宜,xxxx动物、监督挤奶以及记账等。在农场赚到钱后,利润就在家人之间进行分配,连最小的孩子也能拿到一部分利润,大些的孩子能多拿到一点。子女得到的钱都是可自由支配的收入,用于支付小孩子所需要的开销,例如买棒棒糖、头饰和电脑游戏。大孩子用这些钱来买衣服,交电话费或是给汽车加油。父母亲负担所有的生活必需品和家庭开销,例如给孩子买文具用品,带孩子去看医生和买保暖的毛衣。不过,孩子的零花钱也随着农场的盈亏状况而有所增减。当某个季度农场的利润下降时,孩子能得到的零花钱也会相应减少。

让我们来谈谈有意义的家务活和合理的结果吧!和农场劳动相比,清理餐桌或是把衣服放进洗衣篮看起来似乎显得平凡了些。我亲子课中的市区妈妈们认为,伴随着所得到的酬劳,丽莎的孩子获得了相当的自尊感。这种自信和能力乃是父母们想给予自己子女的,可是要如何才能办到呢?

巧妙选派家务活

一旦要给孩子分配家务活,家长遇到的{zd0}绊脚石就是不了解哪些家务活应该交给多大的孩子。由于现代的大多数家庭并非三世同堂,我们很难每天都从年长的父母那里听到育儿建议,因此对子女该做哪些家务活便有些拿不准了。而且,由于眼下的世界瞬息万变,旧的规矩可能也不适用了。然而,尽管你已经不能再派六岁的孩子自己去市场上买些面包和牛奶回家了,你还是可以教他如何打扫厨房地板、喂狗和把自己的干净衣服收拾好。儿童是分阶段学会责任感的。关键在于,随着孩子年纪增长,交给他们的任务也要越来越重要。

一般来讲,儿童先会从自理项目入手,这包括大小便、自己穿衣服和吃饭。两岁的幼儿能够用海绵球擦拭高脚托盘上的灰尘,也能用鸡毛掸子清扫椅子之类的大型坚硬物体。到了三岁,幼童可以担负起自己穿衣服的责任了。再大些的学龄前幼儿能够浇花,擦桌子,以及把洗好的衣物按不同颜色进行分类。到了四岁,他们便可以在家长的监督之下洗手和刷牙了。

到了四五岁,儿童应该能够学会管理自己的用品,例如收好自己的玩具,整理床铺以及把换洗衣服放到洗衣篮里。接下来的阶段就是照料家人和家事。这时,孩子对家庭这艘轮船的平稳航行能做出更多贡献,例如帮忙收拾餐桌,从洗碗机里放进并拿出碗盘,为妹妹磨破的膝盖贴上创可贴等。再大些的儿童和十几岁的孩子可以学会烧菜、洗衣服、洗车和赚取自己的零用钱。对犹太教而言,家庭是成熟责任感的小型社会实验室,我们把生活的社区看成是一个大家庭,并为他人提供慈善或服务。每当看到自己家务活的劳动成果,很少有哪个孩子不为自己的努力而感到自豪。

给孩子安排家务活是一项需要长期持续的进程。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其职责也要有所变化,有时候你还得考虑年纪以外的因素。在一些情况下,谁做家务活也会取决于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比如,当一位家长询问,五岁的孩子是否应该自己洗头时,我总是以心理学的方式用问句来回应这个问题:“你介意为她做这件事情吗?”

可能有家长会说:“其实我喜欢女儿埃娃的头发。她那黄铜色的头发,湿的时候看起来很漂亮。当她在澡盆里时,我们会一起编故事、唱歌。我就是趁这个时候教她新歌曲的。”我就会对这位母亲说:“那就继续给埃娃洗头吧,你可以找些别的家务或者大女孩该做的事情给她做,但不要放弃这段专属于你们两人的亲密时光。”

别的家长可能会有不同的回答:“对,我介意。我认为女儿希拉已经大到可以自己洗头发了,可是我担心,如果让她自己洗会洗不干净,忘记喷定型水或是挂好毛巾。”碰到这种妈妈,我会对她说:“只有一个办法可以帮你摆脱这种困境了。假如她没有按照你要求的方法来做,事情又会糟糕到什么程度呢?会有怎样的得与失呢?当你觉得沮丧、憎恨却又帮她洗头发,她是能感觉到的。这对你们两人都不好。退一步海阔天空,给她机会,让她自己从做中学吧。”

不要低估你的孩子

与不想让孩子做他力所不能及的事一样,你也不要低估他的能力。在我的亲子课上,有一位妈妈用垂头丧气、不知所措的语气,讲了下面这个故事。她的口吻就像参加心理康复十二步骤训练的参与者坦白过错一样。

我叫娜欧米,是个单亲妈妈,有两个九岁大的双胞胎儿子。我是全职工作,这周我真的觉得有些对不住孩子。上周四,弄完晚餐,给他们做完作业之后,我在沙发上睡着了,那时还不到七点半。孩子为我盖毯子、关灯,然后他们自己上床睡觉。早上醒来的时候我还躺在毯子里,而两个孩子却已经弄好了午饭和点心,穿好衣服要去上学了。

我还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这么乖呢!我并不是主张让所有九岁的小孩每晚自行就寝,但这两个男孩显然能够做准备中午便当之类母亲常为他们做的事。

家长有时候会惊讶于小孩能够自行做好的家务。对于祖父母尚且在世的家长而言,查验实情只需要一个电话。家长们可以请教他们,在七岁、十岁或十二岁时,他们自己在家里都负责干些什么。当我拿这件事询问家中老一辈的人时,从七十五岁到九十多岁的祖母、外祖母就说,在上小学时,她们“擦地板时是涂上地板蜡,然后鞋子踩在抹布上溜来溜去擦的”,还会“掸灰尘”,“熨衣服”,“给弟弟雷尼洗澡、喂饭还有换尿布”,还要“帮忙洗锅”。祖父和外祖父说,他们除了做完学校功课、接受宗教训练和照顾弟弟妹妹之外,还要协助他们的父亲工作呢。

指派责任时要放权

随着你对孩子能力的认可,当他们能承担较多的家务活时,你得赋予他们更大的权限。心理分析家威尔弗雷德?柏昂就把“奴役”定义成“有责无权”。当你交给子女一件事情时,要让他们在{zd0}的合理范围内自行决定该如何操作,不要固执地认为他们做事的方式必须跟你如出一辙。虽然孩子们还处在摸索阶段,而你已经是专家了,但重要的是他们并不是你的浓缩版。他们在穿衣服、整理房间或是做饭方面,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如果你要求他们xx照着你的方式去做,就将抹杀孩子们在做事时的灵感,并增加他们对做家务的抵抗情绪。

当我女儿艾玛制作{dy}份三明治时,她得意地用未折叠的薄餐巾纸而不是盘子直接端到桌上来了。艾玛做这份三明治的材料有一大块硬面饼,上面涂了奶油、花生酱和果酱,两片夹在中间的小黄瓜,以及不太稳当地分放在四个角落的烤小番茄。一见到它,我就察觉到了三明治营养和装点上的缺陷,并一度想要质问她有没有把厨房弄得一团糟,可是{zh1}我并没有多话,只问了一句:“艾玛,我看到你自己在准备中午饭,我可以在桌上跟你一起吃吗?”



郑重声明:资讯 【犹太人是如何通过家务去培养孩子的_sdjsx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