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文化_60054289的空间_百度空间
由温州博物馆、温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温州民间文艺家协会、温州迈斯文化发展公司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温州民间工艺精品展,历时一个月,终于圆满落下帷幕,并评出了“迈斯”杯观众最喜欢的温州xx民间艺术品。

    温州民间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瓯绣、瓯塑、彩石镶嵌、石雕、细纹刻纸、黄杨木雕、砖雕、彩塑等都是{zj1}瓯越地域特色的艺种。千百年来,温州人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不同的艺术领域用不同的方式将其充分表现出来,江海吐纳,有容乃大,方有今日之蔚为大观。

    这次借助第七届中国艺术节的东风,为温州民间工艺提供了一个展示才艺的{jj1}平台。展览从一开始就得到社会的广泛xx和支持,先后收到来自全市各县(市)各艺种300多件展品,参展种类、作品之多为历年所少见。引起温州及省内外的众多传媒的xx。同时,一些外国朋友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展厅里不时可看到不同肤色的观众。据统计,仅10月1日{yt}来参观的人数就达6000人。整个展览期间,累计接待观众3万人次。“迈斯”杯观众最喜爱的xx工艺精品活动也开展得非常顺利。所收到的大量选票中,参与的观众基本涵盖了社会的各个阶层,其中学生人数居多,从事的行业有工人、农民、教师、军人、公务员等。所收到的选票最远的来自黑龙江,年龄{zd0}的是76岁,参与评选群众之踊跃以及重视程度,均超出举办者的预想。在入选的xx作品中,{zj1}温州民间工艺特色的艺种几乎都名列其上,它反映出温州传统民间工艺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瓯绣

    瓯绣始于唐宋,为我国六大名绣之一。古时温州少女“十一十二娘梳头,十二十三娘教绣”,具有刺绣的优良传统。

    清咸丰三年(1853)温州开始设立专业绣铺,后以庄竞秋为代表的温州画家参与创作,使民间服饰品逐渐向装饰品和观赏品发展,并出口欧美及南洋各地。瓯绣以构图精巧,绣法严谨,运针纤巧,色彩鲜明而著称。不少佳作被选为{gjj}礼品,多次参展国际艺术博览会。2001年瓯绣被浙江省列为重点保护艺种。
    瓯塑

    瓯塑,又称“油泥塑”。它将绘画、浮雕和泥塑融为一体,用富于可塑性的五彩油泥堆塑成人物、山水、风景、花卉、兽禽等,色彩缤纷,瑰丽夺目。建国后,瓯塑从单色发展为彩色,并创作出诸如挂屏、屏风、台屏、壁塑、案头摆设等新产品。代表作品《韶山》、《西湖天下景》、《飞天》以及《国外庄园》等享誉国内外。

石雕

    石雕以叶蜡石为原料,是“浙江三雕”之一。早在唐代,温州就有人从事这门艺术。因材施艺,依色取巧,雕刻出人物山水、花卉瓜果、禽兽鱼虾、寺院亭台等造型。近年来,工艺师还采用鸡血石、巧色石等珍稀石料雕刻大型作品,很有艺术价值。

黄杨木雕

    黄杨木雕为浙江xx的“三雕”之一。清末,永嘉艺人朱子常把木雕人物从龙灯装饰改变为独立的案头工艺品,表现手法简练含蓄,自成一家。1925年葛雨亭、叶阜如、朱子常等14人,开设永乐雕塑工局,从事生产经营黄杨木雕等工艺品。建国以后,更是涌现了一大批如王凤祚、叶润周、陈志云、王笃纯、高公博、虞金顺、王笃芳、虞定良等大师级的艺术人才。作品频频在国际、国内重大展览上获奖。
笋壳雕

    又称竹壳雕,是以毛竹笋壳为原料,通过绘画、雕刻、剪贴、上光等工艺制作而成的新颖工艺品。笋壳雕集竹雕(浅雕)、脱胎、竹编于一身,体现了笋壳自然本色、花纹及质地轻巧的特点,别具一格。


郑重声明:资讯 【温州文化_60054289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