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螨病的迷思_claire6882的空间_百度空间
兔螨病的迷思

侦察对象?
一种严重的慢性皮肤病,以皮肤损伤、瘙为特征的外寄生虫病。

途径?
通过接触传染,宿主和人结尾螨病的传播者,饲主的衣物、笼具、狗和其他动物等均可成为传播媒介。

诱因?
日光不足、阴雨潮湿的环境最适合生长繁殖。 健康状况、营养状况、饲养管理条件等因素对本病的流行也有密切关系。

受害者?
以瘦弱兔和幼年兔最易感,在幼兔身上繁殖速度比在成年兔上快。本病也可传染给人。

隔离潜在受害者?
后来者需要隔离观察21天后才能混养,如发现病兔,应立即隔离xx

行踪暴露?
在兔体挖掘隧道或穿刺皮肤,除机械刺性激外,还会分泌毒素,使神经末梢受刺激而发痒。擦痒引起皮肤发炎,致使皮肤表面发生疱疹、结痂、脱毛、皮肤增厚、龟裂等一系列病理变化。还可因搔抓而引起皮肤的瘙痒性结节,如豆子大小。

受害情况?
其毒素可引起代谢紊乱,造成消瘦和贫血等症状。皮肤损伤,引起继发感染,最终导致死亡。


受害经过?
首先发生剧痒,这是贯穿整个疾病的主要症状,而且进入温暖场所或活动后皮温增高时,痒觉更为加剧。感染部位开始时xx、脱毛。患部奇痒难忍,难以安静,不住用嘴鼻咬患部,严重时其他部位也会感染。饮水减少,消瘦…

犯罪团伙?
需经卵、幼虫、若虫和成虫期的发育,在一般条件下从卵发育至成虫需2~3周,但在适宜条件下9~10天即可完成,可以世代相继的生活于同一宿主体上。对外界各种不利因素的抵抗力较强,如离开宿主后,能在6~8℃的畜舍内存活2个月左右,在- 25℃时经6小时才死亡。螨从卵发育到成虫中间经过卵—幼虫—稚虫—成虫四个阶段。 幼螨阶段致病力最强,成虫的寿命约4~6周。

家族犯罪?
雌性若虫与雄性成虫交配后,雌虫于数小时内即在隧道内产卵,一边排卵一边前进,每天掘隧道向前进0.5~5mm,移行的速度快,虫卵就疏散在隧道内,移行的速度慢,虫卵就密集在隧道内。雌虫每天可产2-3颗卵,一生可产卵40-90颗。成虫死在隧道盲端。

活动范围?
疥虫不仅能在宿主身上活动,还可在衣物、床单、地板、笼具等上面游走。幼虫在室温下至少可生存2-5天,因此,由随皮屑掉落下来的疥螨也可成为感染源,即使没有密切接触也可能患病。

主嫌犯?
蜱螨目的各种螨寄生于兔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外形大小与结构各有不同。

痒螨:多寄生于耳与外耳道的皮肤表面壳内面。始发于耳根处,先发生xx,继而流渗出液,患部结成一层粗糙、增厚、麸样的黄色痂皮,进而引起耳壳肿胀、流液、痂皮愈积愈多,以致呈纸卷状塞满整个外耳道。兔耳下垂,病兔常摇头、搔耳,有时病变蔓延至中耳和内耳,甚至脑部,引起xx样症状。螨在痂皮下生活、繁殖,患兔表现焦躁不安,兔经常摇头并用后肢抓耳部,食欲下降,精神不振,逐渐消瘦,{zh1}死亡。
medium1.jpg


足螨:常常寄生于头部、外耳道和脚掌下面的皮肤,引起炎症,传播较慢,易于xx。
1.jpg


疥螨:兔疥螨和兔背肛螨一般先在头部和掌部无毛或毛较短的部位(如嘴唇、鼻孔及眼周围)引起病变,扩散到眼睑时,会发生肿胀、怕明、流泪,后蔓延到其他部位,使兔产生痒感。病兔搔痒引起炎症,因此皮肤表面发生疱疹、结痂、脱毛以及皮肤增厚和龟裂等变化。病兔因代谢障碍而消瘦、贫血,甚至死亡。
2.jpg


=

肉眼侦察?
用小镊子剥取耳道内痂皮, 置玻璃平皿内, 平皿边缘涂少量螨虫驱避剂 (硫黄:菜籽油=1: 1), 稍微加热即可见大量螨虫活动, 借助放大镜更易发现。

嫌犯特征? treat-pets-ear-mites-home-1_3-120X120.jpg
用挑虫针挑取螨虫 置 载 玻 片上 ,滴加 1~2 滴生理盐水, 加盖玻片后,置 XDS-IB 型倒置显微镜下观察, 可看到虫体。虫体呈长圆形, 体长 0.5~0.9mm,肉眼可见。 口器长, 呈圆锥形, 螯肢细长, 须肢亦细长。 四对足较长, 特别是前两对。 雌螨第 3 对足末端有 2根刚毛, 雄螨第 4 对足特别短小、 无刚毛。  

非跨国犯罪组织?
此病应与毛癣菌病及湿疹仔细鉴别。毛癣菌病皮肤有脱毛区,脱毛区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较光滑、干燥,一般无痂皮或痂皮较少,无痒感;湿疹多发生于腹下,表现为密集的小红点或红疹块,可有脱毛,但痒感不剧烈。

脱逃工具?
首推兔毛、地毯、衣物…

嫌犯克星?







xx以外的整治要点?
1.螨虫活动在痂皮底下,一定要用镊子、剪刀剪去患部及其周围被毛,除去痂皮和污物再用药。
2.加强、改善饲养管理饲喂新鲜饲料,添加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提高抵抗力
3.保持清洁、通风、充足的阳光。兔子数量大于1者,还请注意合理的密度 。
4.阳光曝晒无效,衣物器具请用沸水(≥60℃)杀灭虫体虫卵。

嫌犯死亡判定?
采用平皿药膜法。从病兔耳道内取出痂皮,待受热活泼运动时,用昆虫分离针挑选大小基本一致的螨虫放置于预先用稀释好的药液浸湿的平皿内,每隔0.5 h、1 h、2 h、4 h、8 h、12 h、24 h观察。以螨虫足节xx不动,微加热后仍不动即可判为死亡。

死灰复燃?
1.不是只有病变的部位才有疥螨,疏忽了任何xx和xx细节,都会在兔体和环境中留下了一定数量的活疥螨,经繁殖后又重新为患。
2.绝大多数杀螨xx对螨卵无效。从卵发育至幼螨需要6~7天,从卵发育至成螨需要7~15天,故应在xx一个疗程后,停7天再重复1~3个疗程,以免前功尽弃。
3.试验报告显示室内温度为29~30℃,湿度为56%~64%度杀螨需要时间较长。某低浓度xx效果差, 需121h(超过5天)才能杀死螨… 只比自来水快了21小时…
4.痒螨抵抗能力较强,有些xx只能暂时性抑制螨的移行和侵袭。
5.成功剿灭螨虫后,再次接触病原体而不幸复发…

遗孤?
xx后,可能有结节残留。瘙痒性结节质地较硬,瘙痒剧烈,是由于局部对疥虫的一种过敏反应所致,xx这种疥疮结节用杀疥虫的xx是无效的,要使用含有皮质类固醇xx的药膏xx…

全盘掌握犯罪嫌疑人,才能有效打击,杜绝后患!

原发表于2010-05-24http://www.tutuwo.com/viewthread.php?tid=17481&extra=



郑重声明:资讯 【兔螨病的迷思_claire6882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