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79人倒在斑马线上,10人死亡
海口:斑马线死亡事故调查



本报记者 屈一平

——2010年海南{dy}起交通事故:公交车在斑马线撞飞6人。

——短短10天内3起斑马线事故,4人死亡,海南怎么了?

——3年已有79人倒在斑马线上,其中10人死亡。



 2010年的1月3日,元旦假期的{zh1}{yt},新年的喜庆还没有褪去,湖南一家六口,在海南刚刚开始的假日之旅,随着一辆公交车的到来,在斑马线上戛然而止,成为一场“死亡之旅” 。

 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不到十天前的2009年12月25日、12月26日,同样两条鲜活的生命,连续两天先后倒在海口凤翔西路琼山华侨中学门前的同一条“夺命斑马线”上。

 仅仅十天,两条斑马线上倒下4条人命,3人重伤,是偶然还是必然?本报记者走近海南省海口市,调查发现,在斑马线死亡事故的背后,民营公交运营的混乱,交通设施的短缺,交通资金空白,交通事故的频发,令这个刚刚通过国际旅游岛认证的旅游城市的交通安全隐患无处不在,交通安全状况堪忧。



 天涯海角的死亡之旅

 “妈妈,姥姥屁股受伤了,舅舅的头流血了。”

 2010年的1月3日15:40分,5岁半的刘海雄在电话这头哭着告诉妈妈。

 就在17分钟前的15:23分,刘海雄左手牵着奶奶,右手拉着表舅,在海口市滨海大道水产码头前路段斑马线上横穿马路,表舅还不忘叮嘱他“过马路,左右看,要走人行横道线。”话音未落,惨剧就发生了。

 一辆37路车号为琼A19140的公交车从东向西驶来,将走在最前面的海雄大姨夫丁向晖身后,仅隔不到一米的大姨杨爱珍首先撞飞,抛出近十米,紧接着司机向南打方向盘,奶奶王妙青迎面被公交车撞倒,拖至后轮碾过,表舅杨斌紧随其后被撞倒在地,{zh1}的23岁湖北籍女子谢春艳和男朋友被撞伤。

 至此,一场震惊全国的公交车撞飞6人事故成为2010年海南{dy}起恶xx通事故。

 本报记者于2009年1月4日见到小海雄时,他正在海南省人民医院输液,医生诊断为脑震荡,他的左脸大片淤青,没有人知道这个不到6岁的孩子当时是怎样从车轮下爬出来的。

 “他和我说,是他自己从底下(车轮下)出来找鞋子穿,现在总是发脾气,胡言乱语,还说害怕走横道线。”

 小海雄的妈妈,死者王妙青的二女儿,28岁的杨爱 已经哭成了泪人,得知噩耗的她{dy}时间和弟弟、弟媳还有表哥杨斌的家属等11人,在1月3日晚23点从湖南赶到海口。

 从她的讲述中,记者得知,他们一家是湖南省桃江县人,大姐杨爱贞和大姐夫丁向晖在海南省海口市上班,2009年12月29日,妈妈王妙青、表哥杨斌还有自己的孩子刘海雄、弟弟杨卫坚和弟媳一起来海口玩,这也是他们{dy}次到海南省海口市来,弟弟杨卫坚和弟媳都在广东省深圳市工作,1月3日一早就飞回深圳,妈妈被大姐留下来多玩几天,事发时,大姐大姐夫和孩子,妈妈、表哥领着小海雄,一家六口是预备到水产码头的水产批发市场去购物,本来打算1月5日就回去的。

 “{dy}次来海南,本来是开心之旅,没想到变成了伤心之旅。”

 1月5日,本报记者见到死者王妙青的儿子杨卫坚,这个家中最小的弟弟是1月3日一早10点才回到深圳的,15点30分就听到妈妈出事的消息,至今仍然不能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

 29岁的杨爱珍被公交车撞出近十米,记者1月5日在海口市秀英区海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住院部见到了躺在病床上的她,头发全部剃光,仍然处在深度昏迷中。



 杨爱珍的丈夫丁向晖是这次事故中{wy}没有受伤的,至今他还想不通距离自己七八米远的公交车为何在斑马线前xx没有减速。

 他向本报记者回忆,当时自己抱着孩子,爱人杨爱珍跟在后面,再往后是杨爱珍的妈妈和表哥带着小海雄,他们从水产批发市场出来,自北向南过斑马线,他看到那辆琼A19140的37路公交车时还在七八米开外的样子,车子撞过来时速度很快,等他回过头去看,爱人已经被甩出十米之外。

 杨爱珍的主治大夫张茂1月6日在海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办公室接受本报记者采访,他说,患者在1月3日16:00送来时,深度昏迷,左侧瞳孔放大,外耳道出血,头部CT检测广泛脑挫裂伤,颅底骨折,脑干损伤,不适宜手术,只能保守xxxx,降低颅压和减轻脑部水肿,目前还没有过危险期,要再观察一周到十天。

 除了哭泣,死者杨斌的妻子27岁的夏衬不知道如何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

 32岁的死者杨斌生前在江苏徐州医院的消化科大夫,目前正就读于湖南大学医学研究生,今年7月毕业。1月1日是他和爱人夏衬结婚纪念日,当天他还和夏衬通电话说,要把“海南三日游”作为礼物送给爱人纪念四周年的日子,这次来海口,他原本是约了一家医院在1月4日面试的。

 杨斌的父亲患鼻咽癌晚期,已经神志不清,母亲没有工作,爱人夏衬在家乡湖南省桃江县医院做护士,一月一千左右收入,女儿3岁,夏衬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已经{yt}一夜没有进食了。桃江县里陪同夏衬一同来到海南的还有曾经接受过杨斌免费xx的乡亲们共计7人。

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应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停车让人。”

 在103事故中的肇事司机怎么了?

 在1月3日事故发生现场,肇事司机冯义清对海南各媒体表述了自己撞人的原因,此言一出,舆论震惊。

 “看到时准备踩急刹车,但是乘客太多怕乘客受伤就没踩。等到靠近时才踩急刹车已来不及了。还是撞上了。车在斑马线上撞了人,推行了十多米。事发后我立即下车打了120,然后打电话回公司,然后报警。当时的车速大概40公里/小时。”

 “不可能是40码。”罗牛山出租车行司机赵师傅告诉本报记者,四十码的话xx可以刹住车的。

 1月7日,海口市交警支队事故大队教导员曾雄接受本报{dj2}采访,据初步调查认定,驾驶员冯义清来自北京,驾照齐全,有效期限到2010年8月,驾驶的37 路公交车是由海口市六龙观光巴士公司所有,目前,事故鉴定报告还没有出来,对于肇事车辆进行保护,同时已经对驾驶员冯义清隔离审查,进行刑事拘留。

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海口市六龙观光巴士有限公司目前为重伤者杨爱珍支付住院xx费用共计1.5万,有关家属赔偿正在商谈中。



 斑马线,死亡线?

 时间倒退到十天前,同样是海南省海口市,同样是斑马线上,24小时内两起交通事故,两人先后死亡。

据海南经济报报道,12月25日清晨6时,一名年近八旬的老太太在经过琼山华侨中学门前的斑马线时,被一辆路过的小面包车撞出20米远,当场身亡。

 就在这名老太太命丧斑马线{yt}后,悲剧再次发生:12月26日下午,一名中年男子骑电单车经过斑马线时,被一辆车牌号为琼A453××的出租车撞倒,当场死亡。

 同样是12月,2009年12月17日下午约4时,海口市红城湖路红城湖公园大门前的斑马线上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名50多岁的老人过马路时被一辆环卫车撞倒,随后该老人被120急救车接走。

 记者粗略调查统计发现,仅2009年公布于报端的斑马线事故达11起。这是一份死亡名单,每一个生命都倒在了“斑马线”上,其中,11月份一个月达到4起,12月高达5起。

 多年从事事故处理工作的海口市交警支队事故大队负责人孙文利曾经这样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在海口,车不让人很普遍,3年来已有79人倒在斑马线上,其中10人死亡。

 海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大夫张茂告诉本报记者:交通事故致颅脑受伤患者近年来成递增趋势,占到神经外科住院部患者的1/3。

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机动车如果在斑马线上撞伤行人,要负全责,情节严重的还要追究刑事责任。尽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但斑马线上的人车抢道每天都在发生,斑马线成了行人过马路的“生死线”。



本报记者在海南省海口市一周采访发现,司乘人员的交通法规欠缺、素质较低;客运公司的法律意识淡薄;交通主管部门的听之任之成为导致斑马线上屡出事故的三宗“原罪”。



 “三宗罪”之一:驾驶人员交规欠缺

 “肯定是行人的错,他们过马路不看路。”

 本报记者就1月3日事故咨询了海口市近50名出租司机,有8人给出这样的答案,接近1/6,这一回答令记者震惊。

 另外,从2009年诸多斑马线事故报道看,绝大多数肇事司机事发后都表示,造成命案的原因在于自己来不及刹车了。

 2009年7月1日,一名8旬老太太,经过海口疏港大道电力村附近斑马线时,一辆黑色轿车将老人撞飞,老人当场死亡。肇事司机符某表示,当时车速是60公里每小时,看到老太太时,刹车已经来不及。该路段限速为70公里每小时。

 2009年 3月17日18时10分,在海口市秀英区海盛路科技大道路口,李某驾驶小轿车行经人行横道未减速让行,碰撞横过马路骑电动自行车的王某,造成王经抢救无效后死亡。

 海口巴士股份有限公司一位李姓公交司机表示,他们上岗前并没有这方面培训,平时公司也没有这块的检查,海口市路面时速多在60公里每小时,在斑马线减速需要提前20米减速才行。

 “在这里都是人让车啦!”一位在河南开了三年车的出租车司机张军领表示,在海口开车比在河南老家要自在得多。

 “三宗罪”之二:客运公司管理观念淡薄

 1月6日,记者几经辗转见到1月3日公交车肇事司机冯义清所在的海口六龙巴士公司赵副总经理。

 “我们没有任何责任。”这位赵总这样回答记者关于此次交通事故责任的询问。

 他进一步表示,之所以给伤者家属支付药费,和死者家属商谈赔偿事宜,是代替肇事司机冯义清在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以后还要向冯义清追偿的。

 记者进一步询问作为管理方,在这次事件发生后是否应该在管理上有所加强,赵副总对此言辞坚决地予以否定:“事故鉴定还没有出来,什么是事实,事实是他个人的事情,不是我们的责任。”

 “子不教,父之过”

 1月5日,在海口市交通局召开的“全市公交出租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会议”上,刚刚上任一个月的海口市交通局局长王东表示对此次“103”事故十分痛心,他以三字经中的古语强调,作为事故公司负责人、分管安全的部门、行业监管部门都有责任,“如果及早教育,xx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


 “三宗罪”之三:交通主管部门的听之任之

 1月6日,海口特大公交撞人事故发生后第三天,记者在位于水产码头前的这个南北不少于60米宽的斑马线发现,这里一切如故。

 没有增设任何红绿灯设施,也没有人行天桥预设计划,没有增加巡警。

 一个在等客的三轮车夫告诉本报记者,这里2008年就出过交通事故。“当时把一个人撞出好远。”

 位于马路南面一个小卖部的经营者王先生也补充道,这里确实出过事故,可是完了就完了,也没有增加巡警什么安全措施。

 “我们也想设红绿灯,钱谁出?”

 1月6日,本报记者来到海口市交警支队,宣传科的周汝本科长表示, 政府每年在交通设施维修和硬件投入这块十分有限,只拨付200万,海口的斑马线不可能每条都设置红绿灯,要增加公共交通安全设施,要么政府指定由企业出,要么需要公安部门自己投资,这笔钱从哪里来,就得从罚款里出。

 “我们警力也不够,又没钱,所以没办法增加设施。”周汝本{zh1}表示,与增加安全交通设施的迟缓行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海口市拆除仅有天桥的决定却做的较快。

 从来没有一座城市的市民,像海口市市民这样,为了一座天桥的拆除联名上书。

 2009年12月23日,海口市海垦天桥周边的秀英村、华侨新村居民代表,将一份联名写给海口市委、市政府领导的紧急报告寄出,强烈要求保留建于1996 年的海垦天桥。市民关于留下海垦天桥的呼声引起了海口市委副书记、市长徐唐先的xx,他专门到海垦天桥开展现场调研,并决定暂缓拆除海垦天桥。

 “如果这座天桥也拆了,我们也要冒险提心吊胆地走斑马线。”华侨新村住在海垦天桥附近的一位宁姓居民这样向本报记者表示自己的担忧。

 记者在2009年发生斑马线事故的地点逐一走访,发现85%的斑马线事故发生地没有任何设施改善——没有红绿灯,没有减速标识,没有交警,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


 公交,又是公交?

 “海南有史以来{zd0}一次公交交通事故”

 1月8日,海口市公共汽车公司党支部书记吴放接受本报记者{dj2}采访时,这样评价1月3日发生在海口市的特大交通事故。

 就在一个月前的2009年12月1日下午4点40分左右,海南视窗网站报道海口市人民大道发生一起车祸,事发地点位于人民大道交界海甸五西路路口,肇事的 36路公交大巴正由南向北驶过马路,在临近斑马线时,车辆不见减速迹象,行至斑马线时,正好撞上横穿马路的自行车,自行车上男子受伤倒地。

 本报记者从海口市交警支队事故大队教导员曾雄处了解到,2008年——2009年,海口市公交事故45起,死4人,伤52人。

 “公交,本来就应该是公共交通工具。现在这样,太混乱。”曾雄这样评价海口市目前公共交通状况。

 本报记者查询海口市公交客运业户线路车辆了解到,目前海口市有八家公交公司,车辆共计960辆。其中,海口市公共汽车公司是{zd0}的国有公交企业,拥有车辆 422辆,经营21条线路。海口巴士股份有限公司、海口市秀英旅游开发总公司、海南海汽运输集团有限公司三家为国有公交企业,还有四家民营公交企业,分别为海口市耀兴公共汽车有限公司、海口市新美兰旅行社有限公司、海口市六龙观光有限公司。1月3日出事的37路隶属海口市六龙观光有限公司,该公司经营线路 5条,100辆车,是海口市{zd0}的公交民营企业。

 “我们是一个班两个人,民营公司是一个班一个人,我们是平均工资1600,民营公司是1400元,还要和效益挂钩,所以他们的驾驶人员长期处于疲劳状态。”海口市公共汽车公司党支部书记吴放毫不掩饰自己对民营公交安全驾驶的担忧。

 “多拉快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海口民营公交司机这样形容他们的工作,为了多拉客,提高收入,他们往往要努力超过前面的公交车,保证完成当天任务,多拉客源。

 “他们是车霸,我们的车小,得让着他们。”海口新月出租车行刘师傅载着本报记者,不时躲闪从后面超过的大巴,这样说。

 据了解,早在2006年7月12日召开的海口市政府全体会议上,海口市国资委就提出组建公交集团。然而经过近年中巴退市之后,私人营运慢慢退出公交,一些公交公司也陆续出现,距离公交国有化和集团化也越来越远。

据有关部门统计,海口每天有80万人次出门乘坐公交车。因此,海口的公交车已经成为xx度极高的一个焦点。

 公交站外上下乘客、跨站点抢客,车速过快甩客、拒载等等诸如此类,渐渐地被海口市市民归结为海口公交众多恶习。在2009年海口市人大会上,海口市人大代表王飞提出,海口市交通局首先应尽快将其下属的市公共汽车公司等有关公交资产划归市国资委管理,其次,在完成公交集团的组建后,交通局要发挥其行业管理的作用,科学规划,精心调整优化公交线路。

 本报记者1月6日就海口公交是否国有化趋势咨询新上任的海口市交通局王东局长,他表示这个现在还没有确定。

 一边是呼之欲出的公交企业国有化,另一边却是海口市{zd0}的国有公交公司——海口市公共汽车公司的举步维艰。

 “说是国有,政府没有一分钱补贴。”党支部书记吴放向记者吐起了苦水,作为全市{wy}使用GPS跟踪定位动态管理的企业,他们有效地控制了公交司机超速运行的恶习,xx一项就投资超过200万。

 “加气站刚刚给我们断气了。”吴放无奈地说,加上油款、气款、营运款,目前,这家海口市{zd0}的公交公司外债达到1000万。





 记者体验:海口过斑马线经历

 本报记者 屈一平



 海口市交警部门的办公室随处可见这样一则宣传标语:“车让人,让出一份安全;人让车,让出一份文明;车让车,让出一份秩序。”

 2010年海南{dy}起特大交通事故发生后第四天,本报记者走上海南海口市街道,体验海口人过斑马线到底有多难!



地点:海南特大公交车祸现场——海口市水产批发市场门口斑马线

事故:2010年1月3日,37路公交车撞飞6个行人。

经历:事故地点北面是海口市水产品批发市场,南面是两所学校,向西60米是一个公交站点,记者随同事发时{wy}未受伤的丁向晖一同过斑马线,感觉如同横过高速公路,来去车辆在通过记者所在的斑马线时,车速基本上都有50公里以上,连摩托车开过时都能听到“嗖”的一声响,让人胆战心惊。现场没有增设红绿灯、也没有任何交通协管人员。



地点:海口市民大道交界海甸五西路路口斑马线

事故:2009年12月1日,36路公交车撞人致使一男子受伤现场

经历:没有红绿灯,碰到车流、人流量高峰期,这里的抢道现象十分严重。1月7日下午5时许,记者在这路段看到,一名6旬老人带着小孙子过斑马线,但是过往的车辆似乎根本没有看见,老人几次想“强行”过马路都不行。于是经过几次“渐进渐退”,老人和孙子时而缓慢,时而疾奔,一条长约50 米的斑马线,爷孙俩儿硬是过了15分钟。



地点:海口市丘海大道凤凰商城门前路段斑马线

事故:2009年7月1日上午10时左右,一辆高速行驶的小轿车将一名老阿婆从斑马线撞飞出20余米后,当场身亡现场。

经历:此路段路宽坡陡,又没有红绿灯,所以路过的车辆车速都很快,斑马线简直形同虚设,行人过马路不安全。记者在这一路段过斑马线时“虚惊不小”,一辆的士飞驰而过,几乎擦到记者的脚尖,那感觉,真叫一个“惊心动魄”!



地点: 龙昆南路段斑马线

经历:海口的繁华路段之一,道路宽敞,路况好,车速快,龙昆南海德路口处距离斑马线处只有约50米的距离。一个小时内,有近20起行人违章横穿马路现象,平均3分钟一起。



地点:龙华路龙华小学斑马线

经历:一位接送孩子放学的家长刘女士告诉记者,上个月,孩子过斑马线时被一辆电动车给刮倒了,司机转眼就不见了,幸好伤得不重,她现在会让孩子放学后在教室里写作业。12时半才来接孩子回家。 “  



 2009年海口市斑马线事故



 这是一份特殊的“受伤”名单,每一次伤害都发生在 “斑马线”上,

 2009年3月17日18时10分,在秀英区海盛路科技大道路口,李某驾驶小轿车行经人行横道未减速让行,碰撞横过马路骑电动自行车的王某,造成王经抢救无效后死亡。

 2009年4月1日中午12时10分许,海口市海府路省林业局路段发生一宗交通事故。一名60岁左右的老太婆通过斑马线横过公路时,先是被一辆出租车刮到,后又被一辆白色的桑塔纳车撞倒。肇事司机逃逸,警方正在调查此案。

 2009年7月1日,一名8旬老太太,经过海口疏港大道电力村附近斑马线时,一辆黑色轿车将老人撞飞,老人当场死亡。肇事司机符某表示,当时车速是60公里每小时,看到老太太时,刹车已经来不及。该路段限速为70公里每小时。

 2009年11月12日7时30分许,海口市第十中学一位女学生在骑自行车上学途中,经过海口市白龙南路斑马线准备拐到美舍路时,突然与海口长和出租车公司的一辆挂着琼A47185的出租车相撞,该女中学生的自行车被撞飞10多米远,生命垂危。

 2009年11月16日12时许,海口长堤路水巷口附近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满载货物的大货车闯红灯后,撞上走在斑马线上的3名行人、3辆电动车和1辆自行车,造成3人受伤,其中1人伤势较重。事发后,肇事司机弃车逃逸。

 2009年11月28日晚上11点左右,一名男子无证驾驶摩托车在海口琼州大道城东市场前的斑马线撞伤一路过的中年女子,被警方拘留15天。

 12月1日下午4点40分左右,海口市人民大道发生一起车祸,一辆36路公交大巴在斑马线上撞上一名骑自行车的男子,致使男子受伤入院。

 2009年12月17日下午约4时,海口市红城湖路红城湖公园大门前的斑马线上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名50多岁的老人过马路时被一辆环卫车撞倒,随后该老人被120急救车接走。

 2009年12月25日清晨6时,一名年近八旬的老太太在经过时,被一辆路过的小面包车撞出20米远,当场身亡。

 2009年12月26日下午,一名中年男子骑电单车经过琼山华侨中学门前的斑马线时,被一辆车牌号为琼A453××的出租车撞倒,当场死亡。


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
http://www.cet.com.cn/20100113/h1.htm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