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青茶冲出“重围”(转载)

海青茶冲出“重围”(转载)

2010-05-22 12:17:40 阅读13 评论0 字号:

                                         海青茶探秘

  海青绿茶历史悠久,据传,海青镇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零星茶园和茶树……

  海青镇党委宣传委员周显云向记者介绍,海青镇自然条件优越,生态环境良好,属温带季风气候,土壤颗粒较均匀,粘粒含量低,非常适宜茶叶生长。海青茶自1966年从安徽引进,属安徽祁门槠叶群体品种之一,起初在后河西村开始试种,由国家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牵头提供技术,商业部、林业部共同组织实施。后河西村人在不断地实践中,使“南茶北引”获得成功,后开始大面积引种南方茶树,定名“海青茶”。

   “当时,商业部、林业部曾先后三次组织各地试验区代表来后河西村观摩交流。70年代,山东省内{dy}座茶厂——海青河西茶厂,曾作为全省的代表在全国茶叶会议上介绍南茶北引的经验。”一谈起这些,周显云视乎有说不完的话。

  当然,海青茶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1980年受短期利益驱使,该镇曾出现毁茶种粮现象,导致茶园面积锐减。1995年后,随着市场农业的发展和种植业结构优化,茶叶生产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快期,面积不断扩大,产量、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如今茶业已经成为该镇的支柱产业。海青镇因此成为“南茶北移”最成功的地方之一,成为我国纬度{zg}的大型绿茶生产基地。

  全镇拥有{gjj}无公害茶园基地6处,茶叶专业村43个,茶叶加工企业130多家,茶园总面积达3万多亩,年生产销售干茶200余万斤,实现经营收入1.5亿元,名优茶已占茶叶总产量的70%以上。

     他们还先后申请注册了海青、胶南春、青珠、后河、碧雪春、海北春、炳运、剑龙春、怡博、润丰等40余个茶叶商标,获得{gjj}奖牌58个。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和品牌效应,培育了一批茶叶xxxx,茶业作为全镇的新型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寻求突围

  云南普洱,杭州龙井,台湾乌龙,云溪铁观音,日照绿茶,崂山绿茶……如今,茶叶市场诸强鼎立,竞争俨然进入了白热化,海青绿茶怎样在这场近乎惨烈的“战争”中突围而出呢?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山东省绿茶市场目前是崂山绿茶、以海青绿茶为代表的胶南绿茶和日照绿茶三足鼎立。

    日照市自“南茶北移”成功后,茶园发展迅猛,现有茶园面积12万亩,年产茶叶1500吨,产量占据全省半壁江山,连续六年列全省{dy},素称“北方{dy}茶”。其中东港区巨峰镇1000亩有机茶已通过欧盟国际有机食品发展中心认证,获得了欧盟市场的“通行证”。日照茶以其“绿、香、浓、净”的独特魅力征服了众多茶友。而崂山绿茶依托崂山特殊的山海环境、独特的富硒土质,一出生就披上了xx茶的外衣,价格较南方茶高出几倍。

  与二者相比,海青绿茶的表现并不突出。虽然海青镇茶园面积、产量始终居青岛市之首,茶叶品质、加工工艺、产品包装和生产设备都算{yl},而且先后获得过{gjj}奖牌58个,但多年来海青茶的知名度却一直不如崂山茶,也不具备价格优势。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和海青茶的生产经营业态是分不开的。”长期xx着海青茶发展的周显云一语中的。

他说,由于海青镇茶叶种植以茶农分散经营管理为主,除了茶厂专业生产基地之外,农户种植和管理标准不一,茶园投入水平不一,导致茶园管理粗放的现象依然存在,由于茶叶加工以家庭作坊式居多,缺乏大xxxx带动,规模化发展势头不强劲,再加上投入的广告宣传力度不够。造成了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大流通的矛盾突出,由于标准化生产程度不高,直接影响了海青绿茶的快速发展壮大。

若想冲出“重围”,海青绿茶应加大品牌整合力度,集中力量打造全省乃至全国品牌,并通过建立海青绿茶质量标准体系等措施,加强对全镇130多家茶叶加工业户管理,举全镇之力集中宣传推介“海青绿茶”品牌,真正让海青绿茶成为中国茶界的一面旗帜。

                                品牌攻坚

业内人士分析,目前茶叶市场已进入品牌竞争时代。崂山茶是通过把产地优势、旅游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从而拥有了较高的知名度。那么海青茶如何尽快扩大知名度呢?

海青镇党委书记刘元玉向记者介绍,近年来,海青镇党委、政府以规划先导为重点,把发展茶叶列为全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制定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农民和茶叶加工企业发展绿茶生产,对全镇茶叶种植管理先进村、种茶状元、营销大户实行重奖。并依托茶叶协会、专业合作社带动茶业发展,极大地调动了茶农、加工企业的生产积极性。

  为将海青绿茶这一特色农产品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海青镇全力推进茶叶基地建设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先后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对青岛海青绿洲茶叶精品园进行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的综合开发。

  他们修建了茶艺博艺馆、登山石道、观光亭、茶圣陆羽雕像等人文景观,整修了环山道路,架设了供电线路,铺设了竹林步行甬道,设立了12个旅游景点,布设了相关游玩设施,修复了方圆百里仅存的千年古庙---“东岳天齐庙”。建设了茶叶交易市场,打造成为了青岛市{wy}一处以万亩茶园风光为主要特色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现在你漫步茶叶精品园,山、水、茶、竹、林等自然风光如画,松涛阵阵、溪水潺潺、翠竹蔽日,俨然是北方的“小江南”。

     刘元玉说,为进一步扩大海青绿茶的知名度,海青镇从2006年开始,每年举办采茶节,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8万多人前来观茶、采茶、品茶、悟茶,促进了茶业、旅游业和服务业的互动融合,带动了全镇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扩大了海青绿茶的影响。沿着这条路前行,相信把海青镇打造成“江北绿茶{dy}镇”的目标不会遥远。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今天-->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海青茶冲出“重围”(转载)】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