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教案_乐清柠檬酸_新浪博客
 教学目标

1、经初步分析能猜测影响电阻的一些因素。

2、能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

3、能从实验结果定性得出导体电阻与其长度、粗细和组成材料之间的关系。

4、知道金属导体的电阻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和超导现象。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从实验结果得出导体的电阻与长度、粗细、材料之间的关系

难点:根据实验思想设计需要的实验方案

教学设计

一、复习引入

    电阻的含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从电阻的含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这个导体阻碍越大则通过的电流越少。不同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各不相同,即不同的导体电阻也不同。

二、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猜测:导线的粗细(横截面积)、长度、材料、温度等。

    设计实验方案:要求学生利用利用电源、开关、电流表、电铃以及导线设计一个电路,由于电阻的大小不能直接测量出来,根据电阻大电流小的原理,我们可以通过电流的大小、电铃声音的强弱来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

    收集证据:填写表格

 

   得出结论:1、相同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的导体,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2、相同材料,相同长度的导体,横截面积越长,电阻越大;

              3、相同长度,相同横截面积的导体,材料不同,电阻不同。

            注意:强调控制变量法。

三、超导体

    玻璃加热后,可以由绝缘体变成导体,说明温度对电阻的大小有影响。

    温度对金属导体电阻大小的影响:

    举例:水银当温度降到-269℃时,电阻将变为零。

    说明:温度下降,金属导体的电阻将减小,反之,温度上升,金属导体的电阻将增大。

    超导体:金属导体当电阻降为零时,出现超导现象,我们将出现了超导现象的导体称为超导体。

四、课堂练习

五、课后反思

    本堂课是这次参加校公开课大比武时上的一堂课,我在设计这堂课时也考虑了很久——到底要不要用多媒体呢?最终我决定不用,因为我认为本堂课的重头是“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探究活动,主要是要让学生动脑设计电路,动手接电路,由于学校条件的限制,只能做演示实验,在教室里做一方面光线充足,另一方面学生注意力更为集中。

    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我举了一个较为形象的例子:我将电流比作公路上的车流量,对于1、相同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的导体,长度越长,电阻越大;我将其比作:相同路面相同宽度的公路,一条长一条短,肯定是长的那条抵达时间长,我们可以认为就是因为障碍大。对于2、相同材料,相同长度的导体,横截面积越长,电阻越大;我将其比作:相同路面相同长度的公路,一条宽,车了并排通过,一条窄只能供一辆车通过,那么肯定是宽的那条更通畅,阻碍小。对于3、相同长度,相同横截面积的导体,材料不同,电阻不同。我将其比作:相同长度相同宽度的公路,一条是乡间的公路,一条是高速公路,那么肯定阻碍是不同的。这样一说之后学生大多都能理解和接受了。其实,学生一接触电学就觉得很难,因为“电”是看不见的微观世界的东西,学生想象不到,也就接受、理解不了,那么应用生活中看得见的实例来加以描述,学生就恍然大悟了!

教学条理清晰。从课堂该开始的复习引入,先让学生知道这堂课的目的是什么,然后随着教师的引导,从猜测到设计到收集数据直至{zh1}结论的得出,层层递进,抽丝剥茧,最终挖掘出科学的真理。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以探究活动为贯穿整堂课的主线,并不把最终结果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探究、设计、发现、最终自我总结得出结论。这样做不仅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注意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动脑动手自我总结的能力,在结论得出的同时学生也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本堂课的知识点相对较为简单,关键在于应用,但由于课堂时间不足,所以没有通过课堂练习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另一个缺憾就是由于条件限制只能做演示实验,如果每位学生都能自己动手做这个实验,那效果就更好了。

    在教学当中,本人还存在着很多自己没有发觉的不足,欢迎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郑重声明:资讯 【[转载]《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教案_乐清柠檬酸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