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zh1}的木屋村落阿里巴巴shangyuangd的博客BLOG

    锦江木屋村落,位于白山市抚松县漫江镇西北约5公里的锦江右岸的密林中,距锦江约1.5公里,原名孤顶子村,现名锦江村,是漫江镇政府的一个自然村。据抚松县史志记载,锦江木屋村建于1937年,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通化师范学院美术系教授王纯信在长白山老林子里写生时,发现了孤顶子村木屋建筑群,便以调查报告方式上报了省文化主管部门,建议借助松江河镇开发森林文化旅游的时机,对木屋村予以保护和开发。

 

    近些年来,一些文物专家纷纷前往考察研究,专家们称其为长白山{zh1}的木屋村落

    长白山的木屋,最早是金代时期女真人创造并居住的一种木质结构房屋,也叫木榼楞房(俗称霸王圈)。考古资料证明,在旧石器时代,长白山区的人们生活在山林中,居住在山洞里,进入铁器时代,人们才真正从洞穴、地穴、半地穴的居室中逐渐走上地面,住进了地上的房屋。地上的房屋建筑又从初级的地窨子马架子,发展到后来的木屋。在金代时期,当时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建造的房屋还不尽xx。到了元明时期,女真人逐渐强盛起来,尤其是与汉民族的往来加速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木屋的建筑工艺才日臻完善。到了清末,木屋建筑比照女真人时期工艺更先进,样式更新颖实用,形成了独具民族风格特色的木屋民居建筑。那时在长白山腹心地带,人们居住的普遍是木屋,这样的木屋连片坐落在一起,被称为木屋村落。木屋选用的建筑材料全部是山林中的木材,建造方法是根据建造的房屋大小,将原木两端凿刻成凹槽,然后相互咬合叠摞在一起,搭成房屋四壁的木墙,再将松木锯成木段,加工成木板瓦,也叫苫房板,覆盖于房顶挡雨,再用一根完整倒木掏空成筒状立在屋外做烟囱。木屋南北朝向,室内结构一般为三间,在中间开门,俗称外屋,兼作厨房,设东西两个锅灶,分别与东西两间卧室(俗称里屋)的土炕相连,卧室一般设有对面炕,对面炕之间的山墙处搭砌一铺拐炕,以连接南北炕,这种炕被称为蔓子炕。因此,有口袋房、蔓子炕、烟囱立在墙外头之说,与窗户纸糊在外,养活孩子吊起来,十八岁的姑娘叼个xx袋的关东民谣异曲同工。

    锦江木屋村落,从清朝末年的几户,到伪满时期的二十几户,发展到上世纪90年代的100余户。之后,由于木材的减少和价格的上涨,常年失修的木屋有的无法维持下去,锦江村有三分之二的村民迁离木屋村。此后,木屋村还剩下36户人家。上世纪90年代末,距木屋村约五公里外的药仙园旅游山庄老板为了开发旅游资源,到锦江村买了一户木屋拆料运到山庄,异地复建了一座旅游木屋,20069月,在锦江村,因电线起火又烧掉了一户木屋,现在锦江村还有34户木屋,其中在孤顶子山上有3户,山下的村里有31户。为了使木屋村得到保护,2006年漫江镇锦江木屋村被抚松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传统民居文化遗产保护单位。2008年,锦江木屋村被白山市人民政府列为{dy}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在锦江木屋村,我们看到,现存的木屋早已变成危房,再不维修就有坍塌的危险,村民们都迫切希望能早日住上砖瓦结构的房屋。因锦江木屋村已被当地政府公布为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建筑,不准随便在保护地拆迁和建造砖瓦结构的房屋,就是维修,也要按照国家制定的文物维修规定进行,加之村民即使维修也无法解决严控的、大量的和昂贵的木材,这些木屋正处在拆又拆不得,维修又无资金,住又不安全的境况中。一些没有条件搬迁的村民们,在无意识中保存了长白山这几十户仅存的木屋。

    锦江木屋村是长白山区乃至东北地区仅存的一处传承性木屋地,是长白山区先民创造并为人类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是典型的长白山山林民居标志性建筑,它浓缩了山林民族生活的历史,反映了普通民众的生产活动、生活面貌和风土民情以及民族演化发展的进程,对于研究我国北方山林民族的历史和地域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搞好木屋村的保护、利用,是对长白山历史文化遗产的展现,也是对长白山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应在做好木屋村文化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保护的前提下,坚持依法和科学利用,使长白山区这一古老的文化遗产,在当代人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无显示 无显示
郑重声明:资讯 【长白山{zh1}的木屋村落阿里巴巴shangyuangd的博客BLOG】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