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A和银联之争,早晚要爆发的战争-智能卡技术博客-搜狐博客

 

VISA和银联之争,早晚要爆发的战争

 

近日关于VISA将封杀境外银联卡的消息遍布各大媒体,持卡人持双币卡境外消费将会增加额外负担的说法也传遍大街小巷,一时间专家学者也纷纷建言,提出要监管层出面等建议。

对于银联和VISA的纷争也有评论说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冷战终于升级,VISA的人士申明说没有封杀只是按照规则4字头的卡片本来就应该走VISA的网络,6字头的卡片自然走银联的网络,银联也有相关人士表示持卡人有选择结算渠道的权利和自由。事实真的如此吗?有媒体说这是两个曾经紧密的合作伙伴在利益面前土崩瓦解,这倒是真的。想起大学期间一个曾经工作于驻外领馆的英语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利益是永恒的,友谊是暂时的”,国家之间,公司之间莫不如此。

应该说银联是VISA一手带大的学生,如今翅膀硬了,不仅要单飞,还要到老师家抢占地盘,老师岂能甘心?

当年银联在初创期间,VISA曾经派出专家帮助银联理解VISA的流程,一起翻译吸收VISA几米高的文件资料。在双方暗送秋波期间,也许银联就已经打定主意要抢占VISA的市场,不过当时VISA还在那里做着自己的春秋大梦而已,等“秋天的菠菜”送完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即刻急转直下进入冰点。

至于银联说的持卡人有选择的权利和自由,也只是一面之词,因为国内的持卡人只能选择银联人民币卡,所谓的双币卡本来就是妥协的结果,而且可以说是在当时银联海外收单渠道没有铺开之前对VISA的妥协。

首先银联不是作为一个独立运营的公司,而是凭借管理者的身份号令国内的银行只能发行带有银联标识的人民币xxx。这其实就剥夺了银行自由选择xx品牌的权利;另外银联强制要求国内的收单结算必须走银联数据的网络,甚至必须使用直联POS,为此和国内的商业银行也是矛盾不断。如果说持卡人真的有选择的自由的话,那么他应该可以选择申请银联卡还是申请VISA卡,但是目前国内的持卡人只能申请纯外币的VISA卡或者万事达卡。

在银联抢滩国外市场之前,银行发行的人民币和外币双币种卡,在国内走银联,在国外走VISA的网络,大家倒也相安无事。而且在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类似的本地支付卡组织和VISA以及万事达这样的国际卡片组织合作的先例,不过那些本地的支付卡组织没有银联这样的雄心想要和VISA以及万事达三分天下罢了。

然而随着银联海外收单网络的拓展,同时也随着中国人海外消费能力的提升,VISA眼见着白花花的银子通过自己辛苦搭建的管道源源不断地流向当年自己苦心培养的银联的口袋,怒火中烧的心情自不待言。

至于说持卡人可能会因为境外刷卡走VISA的网络而额外支付手续费的问题,则需要具体对待,因为虽然VISA在外币兑换的时候会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但是VISA使用的汇率则是优惠汇率,所以不见得像媒体认为的那样存在多大的手续费差异。

银联和其他一些国内的垄断企业一样,都会打着关系国计民生,关系货币安全国家安危的旗号谋取自己的团体私利。人们应该不会忘记前几年沸沸扬扬的跨行查询手续费事件吧,其始作俑者就是银联。而且银联数据本身就是中外合资公司,美国xx的信用卡交易处理提供商TSYS是银联数据的第二大股东,所以银联数据究竟能够代表多少国人的利益?究竟能够维护多少国家的利益?能够给国内持卡人带来多大的安全保障?也就是他们一说,大家一听就算了。

将来真正能够让持卡人和xx行有选择的自由是,持卡人可以去银行申请任何品牌的人民币信用卡,不论是银联、VISA、万事达、JCB等,收单行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交易处理网络,持卡人可以携带自己中意的品牌的人民币卡在国外消费畅通无阻。但是这种局面只有银联和VISA等国际支付品牌达成协议之后才会出现。

{zh1}还有一点,现在大多数国外的支付终端已经完成了EMV芯片卡的升级,国内的银联磁条卡之所以目前能够在国外刷卡,是采取了EMV风险管理中的降级处理机制,而国内银行新发行的纯外币卡几乎都已经升级成EMV芯片卡了。将来银联的磁条卡境外交易会面临越来越多的安全威胁,必将升级成PBOC芯片卡。那么境外的终端是否支持PBOC芯片交易?如何升级改造?成本费用如何分摊?诸如此类的问题会纷至沓来,所以{zh0}的结局是银联和国际支付品牌之间能够达成协议,而不是为了眼前的利益互相争斗两败俱伤,俗话说“你断我财路,我断你生路”。利益面前永远是和为贵,和则双赢。

    

郑重声明:资讯 【VISA和银联之争,早晚要爆发的战争-智能卡技术博客-搜狐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