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往事:汤姆逊镜头里的旧中国_中国之韵_新浪博客

/仝冰雪 图/梅家庆

140年前,就在摄影术发明不久的18701872年间,一个苏格兰人,带着他笨重的摄影器材,在中国开始了一场漫长的旅行,并用他手中的摄象机,拍摄了大量反映19世纪中国真实面貌的图片,记录下这片古老东方大地上的景色和人民。

“如果当年马可·波罗能用几张照片来说明他漫游古老中国的经历,那么他的美丽传说会更加动人。”这个被人们亲切地誉为“带相机的马可·波罗”的苏格兰人,就是约翰·汤姆逊,而当他拍下的这些照片,这些“晚清碎影”,一张一张地从眼前掠过,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多世纪以前的真实饱满的晚清中国。

 

香港的照相楼

18721129号和 18721213日出版的《英国摄影期刊》上,汤姆逊的两篇文章系统描述了关于香港中国摄影师的活动。他介绍说,在香港的皇后大道上,有二十家中国人开的照相楼。其中,有个叫阿芳(Afong)的摄影师“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凭他的才能,甚至在伦敦也能立足”。他随后详细描写了一个叫阿洪(A-Hung)的中国人经营的照相楼,向人们全面展示了一个清代中国照相馆的生动写照:

进入摆满广告肖像照片的门口,登上窄窄的楼梯,来到二楼的接待室,光着膀子的阿洪赶紧穿上衬衫,用洋泾浜英语和他打着招呼。随后阿洪向汤姆逊介绍了中国人的摄影趣味,他说西方人总喜欢在摄影时脱离直线和垂线,而中国人喜欢直视镜头,脸部没有阴影,这样他们的朋友在远处观看照片时,就能看到他们的双眼和双耳,这样才能体现一个人的全部容貌。虽然受西方摄影教育的汤姆逊并不赞同这个观点,认为这样的构图太平淡了,还和阿洪争论起来。{zh1},汤姆逊开玩笑地说:“如果为了展示一个人的全貌,你为什么不把人的后背和辫子也照一张,贴在正面照片的后面呢?”阿洪丝毫没有示弱,风趣地说:“好建议,我考虑考虑!”

随后,他跟随阿洪来到了另外一个小屋里,墙上挂满了肖像照片,也有画在帆布上的油画肖像,当时很多照相楼同时经营画像业务,这些肖像大部分是外国人,也有很多舰船画像,对经常光顾港口的外国海员来说,为他们的朋友或先人画像带回国内,是一份不错的纪念品。四五个光着脊背,下穿绸裤的中国画家口含烟斗,一边对着照片画像,一边聊天,其中一人还在阳光中哼着小曲,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北京的摄影实践

和香港早期繁荣的商业摄影相比,在当时作为大清都城的北京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北京最早出现的中国人的商业摄影是成立于1879年的丰泰照相馆,由辽宁法库人任庆泰(字景丰)创办。根据汤姆逊的记载,到1871年,至少两位北京人在进行摄影实践活动。一位是王先生,陪同汤姆逊去了西郊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拍摄,王先生是当时北京工部的一位高官;另外一位叫杨方(音译),他是一名当铺的老板,早年在上海接受教育,也学会了很多时髦的知识和西化的生活方式,很愿意和北京的外国人交朋友。杨先生邀请汤姆逊到家里做客,汤姆逊发现杨先生在家里建立了一个摄影室,自己动手配制药液,为家人拍摄了大量肖像照片,挂在自家的墙壁上。杨方还和汤姆逊交流了摄影的心得。虽然在汤姆逊的眼里,王先生和杨方还属于业余摄影师,但说明在当时的大清禁地,在皇室还没有接受摄影术的情况下,摄影术已经在上流社会和民间生根发芽,开始发展了。

 

恭亲王奕

在约翰·汤姆逊来到京城的短暂光景里,他在总理衙门拍下了几幅重要的人物肖像,其中包括当时满清的重要官员成林、宝鋆(yún)、文祥、董恂、毛昶(chǎng)煕、沈桂芬,他还在这里遇见了当时权侵朝野的恭亲王奕,还在恭亲王府拍摄下了一幅日后被广为引征的恭亲王的肖像。这幅肖像是如此的让人熟悉,我们早在初中的历史课本上就见到过这幅照片,恭亲王的形象是如此令人难忘,强烈的高光落在恭亲王的前额,正襟危坐的他似乎在沉思着什么,表情略显沉郁,却不失坚毅的光芒。

约翰·汤姆逊是这样对这幅照片进行描述的:

“恭亲王亲切地与我交谈了几分钟……他中等身材,体态清瘦;说实话,他的相貌并没有像其他在场的内阁官员那样深深地打动我。不过,他的脑袋按照颅相学的说法可以称得上{jj1}。他的目光能明察秋毫,静坐时脸上常露出一种阴沉而坚定的表情。……我真想知道,他是否能意识到,他和他周围的这些大臣们,肩负着支配数百万人民命运的沉重担子,或者他们是否能够心安理得地注视着大清帝国和她的人民的现状。”

我一直在揣测这幅照片中到底包含有多少的内容,似乎在恭亲王注视镜头的目光中,远远超过汤姆逊叙说的重量,这沉郁的表情似乎笼罩着两次xx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阴霾,然而在桀骜不驯又xx坚韧的眼光中,似乎寄托着中华民族{zh1}的希望,饱含着风起云涌般的洋务运动的磅礴热情,我可以想象这样的一幅照片摄下的不仅仅是恭亲王,而是他心中恪守着的晚清帝国{zh1}的荣光。

 

喊号的更夫

有趣的是,在为总理衙门的大臣拍摄照片之前,约翰·汤姆逊在总理衙门外的道路上,拍摄了一幅满族更夫的照片,与拍摄大臣们时的取景色调大相径庭,外黑内白的环状色彩,照片中更夫略为扭曲成S型的身姿,使得整幅肖像极具造型感,高光打在了更夫的右侧脸和前额上,他的脸部表情在这样强烈的黑白对比下极度的夸张。

约翰·汤姆逊在书中这样写道:

“对于访问这个中国天地万物中心的陌生人而言,几乎难以相信那些穿着皇帝恩泽的羊皮袄,在中国都城繁荣景象中充当着更夫的可怜的人们,实际上是曾经显赫一时的游牧民族的残渣余孽。他们曾使欧洲人感到恐惧,并制服了整个‘中原大地’。事实上,中国汉人的勤劳和经商能力,已经征服了彪悍的满族人的后裔,尽管是满族人xx了明朝的统治。”

这幅肖像的确让人震撼,干瘪的脸部和叫唤时外露的牙齿,让整个画面显得极为尖锐,更夫百无聊赖的表情和安于现状的神色,更是让人横生一种不安与绝望。在约翰·汤姆逊的照片中,这样多少带有悲剧色彩的底层人民生活的照片确实不在少数,这里面包括抽吃xx的人、市井流氓、流浪者、麻风病人和孤儿。

我想,作为虔诚教徒的约翰·汤姆逊先生,对于这些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下层人民,其怜悯和关爱是不用质疑的,更重要的是,汤姆逊在他的文字叙说中不厌其烦地提及洋务运动,提及商业、铁路、矿产,这张更夫的肖像照与众多底层人民的照片,一并成为了中国社会热切需求变革的证据。

 

放松的中国人

今天当我们仔细审看汤姆逊拍摄的影像时,更会被汤姆逊杰出的沟通才能所折服。我们知道,汤姆逊所使用的照相机,根据光线强度不同,曝光时间都是几秒甚至十几秒钟,但我发现,汤姆逊有意识地脱离了早期传统的拍摄静态人物的方式,拍摄了大量动态的肖像和群体照片。比如,正沉浸在欣赏“西洋景”的孩子们,正在街边享受午餐的“苦力”,正在给小姐梳头的丫鬟,正在磨刀的匠人等。这些照片,不是我们今天抓拍那么简单,而需要耐心地和被摄者沟通,甚至让他们保持某个姿态很长时间。虽然汤姆逊有中国的助手和翻译,但在当时摄影术并不太受欢迎的中国,尤其是在内陆地区,需要摄影师在一个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说服被拍摄者配合,比如如何保持姿势,尤其是保持一个真实、放松的姿势,这里面需要极大的和真诚的沟通能力。

在汤姆逊拍摄的中国人肖像中,有不少夫妻对视、母子相望、主仆眼神交流的照片,这是不符合当时中国传统习俗的,有人说,这都是当时外国人给拍摄者银两才达到的效果。确实,当时很多外国摄影师为了让中国人配合拍照,都给一些所谓“报酬”,但我认为,这样的效果更多的是汤姆逊真诚的沟通才能所取得的。他曾在游记中写道:“我主动给了住所里的小孩几个银币,但是一位老绅士不许他们接受。经过我再三解释,这是有着吉祥象征的礼物,并非有意作为对其殷勤款待的报酬,他们才勉强收下。”可见在和中国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汤姆逊在尊重中国风俗的基础上,表现出了充分的灵活性,这样也使他能够拍摄到一般西方摄影师难以达到的效果。

比如在一张旗人女子梳头的照片中,端坐的小姐自然、放松,面带微笑,旁边站立的丫环面容敦厚,神情专注,而一侧的孩童天真无邪。直到今天,这张照片依然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北京拍摄满族新娘的照片时,汤姆逊了解到了这个新人未来在传统家庭中的低贱地位,凝视照片,我们被新娘精美的头饰和华丽的盛装所吸引,更打动我们的却是新娘那忧郁的眼神和无奈的神情,这也正是作为摄影师的汤姆逊同情心的真实写照。

1898年,汤姆逊在他{zh1}一部关于中国的出版物《镜头前的中国》{dy}章结束时曾说:“我希望中国能够尽快从他毫无生气的现状中觉醒。”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在他的作品{dy}次回到这片曾经给他带来xx欢乐和无限趣味的土地上时,他善良的愿望也正在这里变成现实。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中国往事:汤姆逊镜头里的旧中国_中国之韵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