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产业转型_夏@月_百度空间

经过20年发展和竞争,“中国家电之都”遭遇发展瓶颈,当地政府试图通过引进新兴产业来提升传统产业

     30年前,桑基鱼塘的顺德已经小有名气,30年后,“中国家电之都”顺德更是无人不晓。

     家电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也成了顺德的惯用发展模式,也带动了顺德制造业的发展。2009年,顺德工业产值超过4000亿元,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700亿元。然而,顺德的制造业增长也遭遇瓶颈———土地、能源、人口压力,环境承载力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顺德制造业竞争力优势全无,顺德家电制造业行业利润不足10%。由此,顺德制造业再次面临转型压力。

     2010年5月18日,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刘海接受采访时称,顺德将引进6类新型产业与传统制造业对接,以此带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最终完成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任务。刘海曾用30岁的男人来形容顺德的产业现状。但他更希望通过大部制改革、建立现代产业制度等综合改革实验,将顺德现有的产业升级和转型。并在3年后,顺德完成现代产业体制的建立,最终将顺德这个改革标兵的金字招牌再次擦亮,再次成为xx中国县域改革的排头兵。

     南都记者 尹冀鲲 欧阳少伟

     20年辉煌当种子遇到合适的气候

     1991年夏天,章倩到美的应聘时,靠近105国道的美的集团,只有一栋员工宿舍大楼、一间饭堂、4号厂房,附近甚至能听到虫鸣的声音。而工厂通往北滘的道路是一条只能容下两台车的小路,小道两边都是鱼塘。当时美的年产值4亿多元,在顺德只能排到第四位。而到了2008年,美的集团整体实现销售收入达900亿元,同比增长20%,在广东xxxx中名列第四。

     1992年前后,容桂格兰仕企业还在生产羽绒服和鸡毛掸。当地人为了买到其生产的羽绒服,甚至要镇长批条。而此时,在日本东京银座的商场内,正在热销日本一家xx电器生产商所产的微波炉,价值数百美元。两家看似毫不相干企业,20后却发生了逆转。2009年,这家日本企业因丧失技术优势,被格兰仕赶出了中国市场——— 彼时的格兰仕已经年产3500万台微波炉,全球每两台微波炉里,就有一台是这家工厂生产的。

     1992年前后,在容桂红旗村的万和公司是家占地不大的企业。厂房屋顶只是由简陋的石棉瓦制成。当时的万和只能生产打火机的脉冲点火器,同时为另外一 家顺德燃气企业做配件。但这些并不妨碍它现在成为中国{zd0}的燃气热水器制造商,年产量超过1500万台燃气器具。

     1992年,陈村一家非常不起眼的五金厂开始仿制别人的制陶机。10年后,这家名为科达机械的工厂成了中国制陶机器龙头老大,它的制陶机能制出世界上厚度最薄的地板砖,看上去只有一张白纸的厚度。

     在位于325国道边的鱼塘边竹棚里,一些顺德乐从人通过各种渠道,利用双轨制价格优势,将外地钢材捣腾回乐从卖。那时,他们对电脑认识xx于计算器在结账时的方便和快捷,买卖方式就像菜市场买菜。20年后,这些乐从人开始利用互联网,进行钢铁远程交易。摆地摊式的乐从钢铁市场,成为华南地区{zd0}钢铁交易集散地———2009年,乐从钢铁市场交易量超过2000万吨。

     顺德的工业化进程,就像一粒种子,一遇到合适的空气、水和阳光,就开始疯狂地生长。

     发展缘起从“星期六工程师”仿制开始

     而顺德制造业的空气、水和阳光,则要从xxx南巡讲话说起。

     1992年1月29日,xxx到顺德视察,当他提出可以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顺德人觉得机会来了:“顺德经过了10多年商品经济发展,在市场经济的改革中具备相应的基础和经验。”当时的县委副书记、后来顺德市委书记冯润胜回忆道。

     1992年2月24日,广东省委召开工作会议,落实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精神。会议结束时,省委省政府确定顺德为广东省的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当年3月,顺德市委常委会上形成了“顺德改革要胆子大些,经济发展步伐要快一点”的共识。

     当年5月,顺德通过政府独资、控股、参股经营方式,对1000家公有制企业进行的产权改革在悄然中进行。美的集团也开始了股改工作,内部员工认购股票的工作。

     而选择家用电器为产业发展方向的原因则显得相当偶然———当时,顺德的海外乡亲回来探亲时,通常都会带电风扇之类的家用电器作为礼物。受这些好用的小东西启发,顺德人开始从广州请来“星期六工程师”(编者注:指那些利用xx为民营企业做技术顾问的工程师们),仿照生产这些家用电器。当时的美的集团也经历10年商品经济发展后,从生产塑胶瓶盖的街道小厂逐渐发展成可以生产电风扇和空调的家电企业。

     那时全中国还有一个地方在进行产权改革。距离顺德1000公里的山东诸城也在力推产权改革。但顺德改革并没有诸城那么闻名于世。因省里有言在先,要求顺德只干不说、多干少说,悄悄地发展以家电业为首的制造业。

     1996年,顺德出现了5家10亿元产值的企业。随后,顺德按照工业立区思路,发展了包括家电制造、装备制造、涂料以及医药等八类产业。其中,家电制造业比重约占顺德第二产业的40%,也成了顺德支柱产业。而在12年之后2008年,顺德有2万家制造企业,其中有超亿元企业300家,超10亿元企业29家,超过百亿元企业3家。2009年底,顺德工业产值更是突破4000亿元大关,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700亿元。这样的产业,造就了顺德人的富有。2006年,顺德地区恩格尔系数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009年,顺德本地居民存款超过千亿。

     发展隐忧土地难以为继,环境难以为继

     2010年5月18日,刘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用30岁男人来形容顺德制造业现状———三十而立的男人已是壮年,但筋骨却不是非常强壮,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继续发展的瓶颈问题。2009年,有2万多家制造企业,创造的产值高达4000亿元,但片面追求“速度”的危机也暴露出来。顺德区委办负责人说,目前顺德正面临着四个“难以为继”:土地、空间难以为继,能源、水资源难以为继,人口重负难以为继,环境承载力难以为继。这些问题是导致企业竞争力减弱的直接原因。

     而顺德家电制造企业,为了扩大盈利面,通常采取扩大产能传统增长模式,利用增加厂房和设备房扩充产能。然而,这样的发展路径,使面积仅806平方公里的顺德面临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巨大难题。为谋求进一步发展,顺德不惜使用成本较高的三旧改造方式,来开发新的土地资源。

     而环境承载力的急剧下降,同样制约着顺德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今年5月1日,顺德容桂街道正式关闭了存在15年的容里电镀城,关闭原因就是污染物排放严重,甚至威胁周围居民身体健康。

     而即使是工业较少的杏坛镇,也开始出现河涌水体状况日趋恶劣,黑臭现象普遍存在等环境问题。曾有媒体称,目前顺德内河涌水质大多在4类和5类之间(5类以下,属于污水)。为此,顺德政府曾打算投入5亿元来治理河涌废水问题。

     2008年7月开始金融危机,更是让顺德企业心力交瘁。仅当年7-8月,就有多家电子制造企业因受金融危机影响,突然倒闭,工人上街堵路讨薪事件时有发生。

     而政策的变化也让顺德企业的转型变得迫在眉睫———2008年3月,广东提出要实现产业和劳动力的“双转移”,而顺德的很多企业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设备老化、生产成本急剧攀升。

     转型动力微利润竞争逼出来的创新

     2009年初,在105国道北滘段,一家企业“可O E M (贴牌加工)生产电扇”的巨幅广告牌在挂了两年后,悄然摘下。这与顺德传统制造业正在悄然发生的变化不谋而合。

     一台冰箱利润只有50-60元,一台微波炉利润只有20-50元,一台空调利润只有70元不到。这在顺德家电企业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经过了20年发展,顺德家电业行业利润由原来高额利润下降到不足10%的水平。顺德家电业对铜材需求量非常大。但是,铜材国际价格被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控制,一台空调成本的七成是由包括铜材等原材料构成的,而制造成本仅占两成不到,人工成本不到一成。这样的成本结构使得顺德家电企业一直只能为国外企业代工。

     2008年11月,温家宝总理来顺德调研企业在金融危机的困难时,万和负责人告诉温总理,当年销售额增加34%,销售额增加背后主要是靠技术创新完成的。原本表情严肃的温总理闻言大笑。温总理的表情也被定格在一张照片当中,至今还挂在位于顺德容桂高新区万和企业总部大楼内。

     2010年5月24日上午,万和科技管理中心负责人的钟家淞坐在办公室里,摆弄着一个银色铝盒。铝盒外缠了3道铝管。钟家淞说,这个铝盒是燃气热水器核心部件热能交换器。这个铝盒所用材料并非xx是铝,而是添加了钛等金属材料,使其在导热性方面和铜材的导热性相当,但成本却远远低于铜材。钟家淞掰着手指算了笔账———我们一年要生产超过1500万台热水器,通过技术创新,这个铝盒可为我们节省超过30%成本。钟说,万和工厂只有1000多工人却能实现年产1500多万台热水器的产量,而且在价格方面做到全国{zd1},就是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今年,他的任务是在不增加人手和厂房的情况下,产能增加35%,不靠技术创新,肯定达不到这样要求。以前是几个人管一台机器,现在一个人管几台机器。

     而格兰仕的经验则告诉我们怎样将金融危机化“危”为“机”。格兰仕总裁助理、新闻发言人陆骥烈介绍,金融危机前,格兰仕的产能是1800万台微波炉,现在则是3500万台。国外市场供货时间则从以前的45天缩短到15天。因为金融危机,格兰仕和国外大型的家电生产商竞争关系都发生改变。最近,格兰仕正在帮欧洲一家知名家电商设计一款电器,从外观的工业设计到内部核心部件,全是格兰仕自主产权——— 而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以前都是我们的企业帮他们生产。

     而导航仪制造商瑞图万方的副总裁柳宗伟则告诉我们,通过研发新项目,则可以改变企业传统增长方式。通过数据采集和提供,瑞图万方通过建立海量数据库,由生产商转变为信息销售商。因为这样海量数据,在全国几乎找不出第二家,企业的竞争优势一下就凸显出来。

     转型方向3年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对于顺德企业转变增长方式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说得很清楚,靠引进相关产业提升传统产业,靠自己自主创新能力拉动传统产业发展。5月中旬,顺德区委召开中心组会议,请来包括先进制造业、现代物流、工业设计、新能源以及环保装备方面的专家为政府官员讲课,希望引进包括先进制造业在内6大新兴产业来提升顺德传统产业。

     据了解,目前顺德拥有在县域经济里很少见的科研中心和机构———180多家工程研究中心、技术中心,18个博士后站,还有一系列检测中心。难得的是,这些机构{bfb}都在企业里,帮着企业自主创新提升竞争力。

     因此,顺德政府的想法很明确:通过内提外引的方式促进顺德产业发展,并在3年建立现代产业体系,顺德将成为珠江西岸最重要的制造业中心。届时,顺德将完成包括现代产业体系建立、顺德制造业转型、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农村管理体制转变、城乡统筹一体化等一系列影响顺德发展的体制变革,再次成为xx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刘海这样描述顺德产业发展愿景。

     今日样本·佛山顺德

     顺德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距广州32公里、香港127公里(69海里)、澳门80公里。总面积806 .15平方公里,2005年户籍人口115万,旅外华侨和港澳同胞超过40万。

     由于拥有优越的地理和人文条件,顺德历来就是一个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和外贸出口基地。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顺德率先进行了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行政体制改革等一系列综合体制改革。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xxx曾两度亲临顺德视察。1993年顺德被批准成为广东省综合改革试点。1999年顺德被广东省确定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试点。如今,顺德是珠江三角洲中部崛起的新城市,成为全国重要的家电、家具、燃气具和日用品生产基地,其中家用电器和燃气具两类产品产销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销量的1/10和1/3。顺德素有“广东四小虎”之一的美誉。2000至2003年均在中国百强县排名中位居榜首。2004年,也就是并入佛山后的第二年,百强县{dy}位被昆山取代。2006年,顺德成为中国{sg}GDP超过1000亿的县级行政单位,比同年的西藏,青海省,甘肃省,宁夏,海南省还高。



郑重声明:资讯 【顺德产业转型_夏@月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