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避侵权风险:刀具企业自主创新品牌之路- 罗百辉- 职业日志- 价值中国 ...

  编者按:一直以来,一些刀具企业把“先仿制、后创新”作为企业产品研发思路,通过仿制先进刀具无疑能给一些刀具企业带来好处,当然弊端也显而易见,那就涉嫌侵犯知识产权。一些企业因此积累了厚实技术人才储备,逐渐开始真正意义上自主创新,但大部分企业还沉浸无休止仿制,始终处{zd2}层。不仅如此,随着部分国内刀具企业崛起,仿制对象也逐渐转移。

  注意规避侵权风险

  几年前,国内一家自主品牌企业Z曾因为几款产品涉嫌仿制,被某着名国际刀具企业C告上法庭,整个诉讼过程长达数年,期间Z企业几款产品被禁止上市,虽然{zh1}结果以C企业撤诉告终,但由此带来损失不可估量。2009年,国内2家知名刀具品牌企业SQ因知识产权纠纷对簿公堂,对正处于高速发展Q企业迎头一击,多名高管甚至被刑事起诉,前途堪忧。

  模具网CEO罗百辉分析认为,两起案例给刀具行业模仿创新带来警示,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今天,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企业发展正途。然而时至今日,众多小刀具企业依旧我行我素,继续依靠仿制先进刀具获利。单纯刀具仿制对企业未来发展留下隐患,企业积累仅仅制造经验,技术实力方面仍旧不能获得提高,不能仿制基础上有所创新,从而也就为今后知识产权纠纷埋下隐患。

  刀具相对来说属于传统行业,上百年技术进步使得刀具通用技术发展很迅速,有时候刀具结构一致刀具角度相同均无法准确确定否侵权,这时,切削参数选定过程可以成为判定否侵权依据。这些适合不同材料切削刀具使用{zj0}参数不一次选取就可以获得,需要经过不断切削试验修正,因此没有其他实验数据,一次性直接选取{zj0}角度基本不可能,肯定存侵权行为。

  对于国内企业来说,通过模仿与创新相结合赶超先进必要手段,但过程必须注意规避侵权风险。要注意,这种结合应当建立一定技术基础之上,即对刀具原理要有一定认识,否则也仅仅得其外形而不得其精髓。例如,某知名外企W曾发生这样一件事情,一位用户觉得该企业某一种刀具应用效果十分出色,但价格昂贵,于他将该刀具提供给了国内某工具企业进行仿制并使用。从法律意义上讲,这种行为已经侵犯W企业知识产权。可惜,该工具企业这种仿制仅仅照抄而已,对于该刀具原理并没有深入了解,以至于加工工件变化之后无法设计出新适合切削刀具,明显不具备创新能力。

  让人感到失望更多企业模仿还依旧停留照抄上面。模仿并不等于就照抄,如果这样,仍旧还仿制,仍侵权行为。最终,本应成为国内工具企业提升技术水平“模仿+创新”还无可避免返回了仿制侵权老路上,企业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并没有得到真正提高。

  漫漫商标维权之路

  3·15对于打假维权集谈论声音也还没有xx消失,但这与刀具行业维权似乎相距甚远。查获侵权刀具新闻报道偶尔见诸报端,知识产权诉讼案例更加稀少,诸多表象昭示刀具行业侵权行为很轻微。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表象遮掩下事实触目惊心。

  刀具行业侵权行为主要表现为商标侵权专利侵权,据相关部门官方网站媒体报道,事关刀具行业侵权案例并不多见,少数维权行动也多由厂家举报之后进行,但不能认为侵权行为不多见。实际上,侵犯商标专用权目前刀具行业里最为普遍存侵权行为,侵犯商标专用权实际上就我们平常所说假冒刀具,本刊曾经策划组织“假冒刀具生存空间调查”,对刀具行业深恶痛绝假冒刀具这一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做了深入调查分析。然而3年过去了,假冒xxxx刀具侵权行为依旧堂而皇之存着。

  从并不多新闻报道我们发现,类似侵犯商标专用权受害企业多为国内着名刀具生产商,如上海工具有限公司、哈尔滨{dy}工具有限公司等企业,产品均为标准刀具系列。这因为标准通用刀具属于传统工业技术领域,技术难度不高,很多小企业甚至一些小家庭作坊就可以生产,成本低,这些产品通过贴上着名商标或近似商标等手段,扩大销路,获取暴利。

  商标侵权案件比较好处理知识产权案件,也比较常见案件。国家商标保护方面法律条文比较全面,商标相同判断相对容易,而判断商标近似稍微麻烦,这主要与商标判定单位较多有关,一般商标局,商评委,还有当地级高级法院都对商标侵权具有判定资格,而各个单位可能得出结论相悖。尽管如此,与专利侵权判定相比也容易得多。商标侵权专利侵权还有着不一样区别,专利侵权只会使该产品销xx间减少,商标侵权带来却不仅仅销xx间减少造成金钱损失,还有因为侵权产品质量问题给企业带来名誉损失,这对企业形象严重打击,会使得用户心原本良好品牌形象倒坍,这种损失无法估量。

  假冒xxxx刀具现象各地十分常见,但诸多原因使得维护商标专用权变得困难重重。首先,刀具作为工业用品不同于大众生活消费品,不会有很多消费者举报,很多刀具用户反而会成为侵权产品泛滥温床,尤其涉及专利侵权仿制刀具。即便有用户购买了假冒侵权产品,也大多不了了之。其次,执法不积极,工商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日常治理行动也主要以生活、农业等领域产品为主,涉及刀具专项打假基本没有。还有就维权费用太高,绝大部分维权行动都生产企业主动与执法部门开展联合行动,从摸排情况、与当地公安、工商、技监部门进行协调联系,再到技术鉴定,一系列工作费时费力。不连续维权行动只能起到一时作用,而且企业也得不偿失,依靠法律手段获得赔偿也很有限。如2009年上海工具厂有限公司起诉上海基本五金有限公司侵犯商标专用权纠纷,这国内刀具行业商标维权行动不多几起诉诸法庭案例之一,虽然最终判决基本五金公司侵权行为确定,并获赔25000元。但如此少赔偿金额根本违法弥补损失,尤其假冒产品给企业带来名誉损失。

  企业应重视知识产权维权工作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商标,但并不每个企业都能意识到自己商标就“钱”。商标建设并不一蹴而就,一个着名商标诞生、培育建设,一个漫长而又艰辛过程。如何将自己商标上投资转化为收益,或者说尽量以最小投入获得最令人满意效果,同时又避免其他企业冒用商标造成损失,值得每一个企业深思问题。

  保护知识产权路上,企业不能成为甩手掌柜。与国外企业相比,国内企业往往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比较差,而负责维权工商部门、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海关对刀具产品维权主动性差,企业维权方面一般投入也比较少。无论商标侵权还专利侵权,企业要想自身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取得成效,必须要积极行动起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投入,比如建立专门维权机构,提供维权专项资金,为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供保障,成立法律事务部,确定专人负责知识产权维权工作。

  做好商标维权一项工作对现大部分仍以单一品牌市场运作刀具企业来讲已经足够了,但对于知识产权保护不应该仅仅着眼于眼前。随着部分国内刀具企业崛起,未来应该出现类似山特维克可乐满大型刀具企业集团,旗下也不可能始终局限于一个品牌。未来商标管理将不再会简单维权问题,还应当进行系统管理。这需要有独立商标管理部门系统化管理所有注册商标以及大量商标申请工作。这样,系统管理可以减少商标本身费用,还可以有效避免竞争者,合法使用商标,减少因商标侵权付出赔偿,并确保打击侵犯自身商标带来收益。

  品牌竞争力源自核心技术进步 

  除了能够通过模仿获得技术进步,部分用户需求也仿制刀具生存原因之一,一些小机加工企业需要价格低廉、质量也能得到一定保证刀具,仿制刀具具有一定技术含量,可以满足这些企业加工要求。另一方面,汽车、汽轮机等诸多行业,一些用户企业通过刀具国产化实现控制成本,这种刀具国产化行为也都属于仿制,侵犯了原使用刀具知识产权。有一点可以明确,测绘分析其他产品并不侵权行为。因此除了仿制之外,很多企业都会分析竞争对手产品获得详细测绘分析报告,从而了解对方产品优点,以便开发新产品时加以参考,我们可以称之为模仿。模仿与仿制含义上有着本质区别。很多企业生产某一类型产品时,首先会检索专利,如果存此方面专利,一般会申请专利结构基础上进行改动,使得该产品与专利诉求不冲突,因此也不会担心侵权问题出现。工业技术领域,模仿促进技术进步重要手段,这被绝大部分人认可。现在提到创新,很多人都会跃跃欲试想搞出一个{qwgr}后无来者东西来证明自己非凡创造力,但不踩着前人肩膀xx依靠自己进行创造不太现实。实际上,刀具创新领域,一把获得专利保护刀具并不一定全部原创观点得到普遍认同。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信息显示,截至2010年3月,我国受理专利申请量已突破601.1448万件。然而众多申请专利,国内刀具企业专利申请数量方面还很欠缺。如果输入公司名称进行检索,得出对比结果恐怕更让人吃惊。众多国际知名刀具企业申请专利都100项以上,其山特维克可乐满更注册了各项专利400余项。与之相比,株洲钻石近200项专利已经国内众多刀具企业表现{zh0},其他一些较大企业都只有几十项甚至几项专利。

  知识产权对于企业首先应该一种战略,保护创建自己竞争优势战略。知识产权一项有力武器,现产业已经进入知识产权战争时代,企业为求生存必须武装自己。国内刀具企业也开始意识到这一点,正不断增强创新能力,但缺乏核心专利技术使得其市场竞争处于劣势。

  核心专利技术缺失影响企业未来发展,国际刀具企业各种专利围追堵截,能够生产刀具越来越少,或者需要支付大量专利使用费用,无论从哪方面讲对国刀具企业发展都不利。

  存差距必然,努力追赶还来及,对创新、研发进行投资,建立适当知识产权组合,短期内填补知识产权不足显得更为重要。国内企业应当摒弃老旧专利申请、使用机制,专利申请时考虑否与企业业务目标相符合,并使之产生效益,从而避免因追求虚名造成不必要浪费。株洲钻石自主创新方面取得成就值得其他企业学习,160余人技术研发团队保证其每年都会推出新产品,从而继续保持国内刀具企业领军位置。株洲钻石副总经理王社权告诉记者说,株钻完善研发团队具备很强研发设计能力,新推出产品可以证明设计开发能力正大步提升。承担国家数控重大专项“精密工具创新平台”建设对未来自主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多发展空间。这让我们看到了追赶希望。

  自主创新专利有了,让专利长期保持有效成为关键。专利保护期限10~20年,但很多技术几年之后就会落伍。国内刀具企业通常对此简单化处理,这样专利持有人缺乏动力主动进行改进以促使专利更好实施。此方面肯纳金属经验值得学习,专利管理方面,专利持有人只要专利有效期内不断行工艺改进实施方法,让专利取得新效果,使之不断适应新形势,都会给予专利持有人一定奖励。如果应用专利产品销售越好,奖励越高,专利持有人就会自己不断想办法,协助企业不断发展,协助改进专利实施方法。罗百辉表示,除了增强研发设计队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之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创建知识产权体系,如合作、并购参与标准制定等实现迅速获得知识产权。

  合作并购可以迅速获得相应知识产权,改变企业知识产权地位,通过进一步消化吸收相应技术,企业可以获得飞速提升。如哈尔滨量具刃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并购德国KELCH公司,获得了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平台,实现了企业产品技术与国际xx技术对接。

  保持竞争优势地位另一个途径便参与标准设定,以确保对知识产权平衡使用。对于有着强大知识产权持有者来说,不但可以竞争方面取得战略优势,而且可以大大降低专利使用费用,提高竞争地位并降低销货成本。只能使用这一战略企业少之又少,那些拥有很强技术或知识产权地位企业才有机会。全国量标委花键量具工作组嘉兴恒锋工具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已经可以为大量用户花键配合提供全套解决方案,通过参与花键量具标准制定工作,可以确保产品竞争优势。

新闻链接:

  • 谁在xx这篇文章
  • 个人名片 陈晓明
  • 个人名片 罗百辉
郑重声明:资讯 【规避侵权风险:刀具企业自主创新品牌之路- 罗百辉- 职业日志- 价值中国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