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4 Cube 的前世今生G4,电脑,苹果新闻,资讯_WeiPhone威锋网

       溯本逐源,这十年苹果的荣耀与失意都避不开谈及 NeXT,即便是被科技媒体奚落为十年xx败笔的 G4 Cube 也是如此。它的命运与 NeXTcube 如此相似,前后发布间隔也恰好落在十年之间,虽然过往的失败不会如此轻易的忘记,而且相对于 NeXTcube 在 90 年代初惊为天人的售价,G4 Cube 已经足够亲民,但是当乔布斯向台下众人报出 1799 美元的售价时,我感到这个掌声并非那么由衷和纯粹,它更像是之前频繁鼓掌的惯性,于是欢呼声在 2299 美元的型号上很快淡弱了下来,人们迅速理解了这个价格的含义:相对于同等配置而且扩展能力更强的 Power Mac G4 ,它的价格要贵上 200 美元,而且不带显示器。购买了如此精致的机器,你很难不给它搭配上近相呼应 Cinema 显示器,这是一笔少至 1000 美元,多至 4000 美元的庞大开支。

       尽管透明外壳出现细小的瑕疵,但传统媒体仍然不吝给予浅薄而又热烈的好评,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也将其纳入展品。这几年似乎也是约翰森·艾弗的创造力最为汹涌的时期,他领衔的设计小组有四款产品选入现代艺术博物馆便是佐证;它们共同的特征,是简单明快的透明或白色质地的外壳。

       但不应以此衡量严肃方整的 NeXTcube,当年有几个机箱做成黑色?

       而 Cube 亦绝不是败笔。

键盘和鼠标


       G4 Cube 送走了恶评如潮的「冰球」鼠标,它是苹果的{sk} USB 界面鼠标,大抵是为异而异,在人体工学已经觉醒的年代,它的退场并不奇怪。虽然它的设计倾向于让用户使用前臂来带动鼠标以减少腕部和手部的劳损,但是许多用户买到 Mac 后的{dy}件事就是换掉它。而它的复刻品,如你所知的,在七年之后以巨型土木工程的形式出现在众人面前。

       「冰球」鼠标定位困难,即便是后期在按钮上增加了凹槽的改进版也没有带来多大的改善。对大多数来说,它的尺寸太小了,这种小型化的审美也出现同期生产的键盘上,使用频繁的方向键被竖向挤压至一半大小,怪异的蜷缩在右下角,但看到键盘布局便可知这实属无奈之举,苹果还取走了 F13 ~ F15、右手控制键组以及 End 键,也罢,有多少人在全尺寸键盘上使用右手控制键组?但更重要的是,许多程序员和文字工作者赖以为生的 Delete 键也被取走了……虽然如此,这一季键鼠的外观演化仍令人赞叹,键盘的触感柔软、舒适。

       苹果的鼠标设计给人以隔代遗传之感:ADB II 圆润的身形奠定了现代鼠标的外观,但继任者「冰球」开始尝试挑战人的生理构造,Pro 鼠标规复原始面貌设计感一并提升,但 Mighty Mouse 再次挑战人的生理构造,请问谁的手型似鹅卵?

       同 G4 Cube 一同发售的 Pro 鼠标是苹果{sk}光学鼠标,它的确很美,在双飞燕横行的年代,它是铜版纸上遥不可及的逸品。「日」型铰链置于 PCB 板中后部,承托着掌部的重力;掌中发力带动外壳向前倾斜,触碰微动,完成一次点击,是的,它仍然只有一个按钮,因此时有笑言:苹果将发布无按钮鼠标。按压力度分三段,通过底部转盘调节,但不同力度之间相差不大;鼠标前端的左右侧各有一个半圆形的夹指位,它与上盖分离,好处是当鼠标离开桌面的时候仍可以保证按钮处于按下状态。黑底在透明顶盖下呈现出强烈的反光效果,使得外观更加耀眼,匠心独具,对比白底版本便知。性能方面,苹果在 Pro 鼠标的白皮书中写道:由于捕捉了完整的数据流并重新设计了镜头组,使得鼠标的{zd0}加速能力到 250 英寸/秒2(6.35 米/秒2),较市面上其他产品提高 10%,但初代光学鼠标的性能大抵 20 岁以上的人仍有印象,有时丢帧,有时鼠标的位置瞬移至别处,Pro 鼠标也不例外。虽然在激烈的 FPS 对战中,滚轮鼠标仍有优势;但像素级的xx移动 — 你是否有过鼠标始终在那个点附近乱跳的抓狂经历? — 光学鼠标胜。

       其实「痛苦」的是花了大价钱买 22 寸 Cinema 显示器的人。

       Pro 键盘令人欣喜的将方向键恢复成正常大小,之前丢失的各类键组这回也没有落下,借着在 PC 上刮起的风潮,苹果在数字键盘上方增加了一组多媒体控制键,但惟独少了形如传统的电源按钮,这是一个奇怪的改动,多年来用户的习惯已经形成,怪不得社区反映激烈。键距狭小,初上手时容易按错,另外,Pro 键鼠都有线长过短的瑕疵。

音箱和其他组件 
       Harman/Kardon 与苹果合作,是在 Cube 发布一年以前,「奥德赛」数字音频系统引入 iMac DV,使音质获得提升。苹果设计团队借助 Harman/Kardon 的扬声器技术设计出水母般造型的 iSub — 这是一款外置 USB 低音炮,当它正确的接入系统之后,软件会自裁内置扬声器的频响范围,以避免同低音炮撞车。这种软分频的技巧,使扬声器各司其职,能提高音频系统的{zd0}输出音量,不过,能与 iSub 协同的麦金塔也只有 iMac DV 这一款。

       Cube 携带的双球音箱沿用奥德赛技术,但尺寸比 iMac 内置的扬声器大一些,通过 USB 介面与 Mac 相连,因此带有一个外置的解码器与放大器盒,盒子不大,也是透明外壳黑色内衬,像缩小的 Cube 外置电源。没有额外的电源线,取电皆由 USB,也可以走插入 ADC 接口的显示器,与 iSub 相反,Cube 音箱的总装由苹果负责。实际表现:低频量薄,中高频较普通音箱好自是当然,否则辱末了奥德赛的名号,增强型 USB 接口为音箱提供了 20 瓦的功率,但看起来{zh0}的解决方案是另购一个 iSub 搭配,遗憾是,Mac OS 不支持多个音频设备,之后发布的 Pro 音箱通过特殊接口解决了这个问题。接着,Harman/Kardon 不失时机的以自家品牌推出 SoundStick 音箱,它的卫星箱各自竖向列装 4 个奥德赛扬声器,低音炮的外观几乎和 iSub 一摸一样,但不能互替。

       iSub 低音炮、Cube 音箱、Pro 音箱、SoundStick 音箱以原形或变体的形式出现在现代艺术博物馆,彰示了「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的含义,是不羁的人们在不羁的土地上推动着历史,四十年前若没有他们的反思与呐喊,傲慢的巨型工业也许早已将创新与自由的火种湮灭。设计外包?见龟去吧!

       外置电源是 Cube 得以小型化并实现xx被动散热(搭载 ATI Radeon 显卡的版本有风扇)的主要原因,不过电源的体积却不小,额定负载 205 瓦,已及内置开关电源的水准(主机的实际耗能很可能远低于此,应是为 ADC 接口供电而留下余量),因此不难理解当年人们的错愕,毕竟 Cube 的配置同桌面级 Power Mac 相去不多,但在 MacWorld 上摆置了{yt},人们发现,它的机壳也只是微热。

机体与升级

       自 1998 年初代 iMac 发布而沿袭下来的 2×2 产品格局,由于 Cube 的加入扩充为横三纵二,Cube 居于消费级 iMac 和专业级 Power Mac 之间,这一纵列终被继任者 Mac mini 与 MacBook Air 所填满。此前,人们预测苹果将在 MacWorld 2000 上发布一款无显示器的 iMac,未料到是缩小版的 Power Mac G4。

       Cube 并非xx静音,除了 Radeon 显卡的风噪外,还有来自硬盘的响声。初始的 64MB 内存偶尔会造成系统僵死,好在当时内存价格便宜,将硬盘替换为 7200 转亦是提高性能立竿见影的选择。下置接口设计维持了走线与外观的整洁,但也令用户颇为不便,拔插时皆要侧翻机壳,因此,当 2 个 USB 接口被音箱占用 1 个后,外置 USB 集线器几乎是必然选择。初代 Cube 不支持 CD 刻录{jd1}是一个败笔,后来苹果也承认了这个问题,并做了增补,对于早先的买家,外置 CD 刻录机不仅是一笔支出,桌面的杂乱又添了一层。还有,Cube 不支持音频输入,意味着额外的 USB 或火线声卡。

       这违背了苹果设计 Cube 的初衷。

       由于 G4 处理器和 Radeon 显卡的效能强过 iMac 中的 G3 处理器和 Rage 128 系显卡,价格又比 Power Mac 低,因此 Cube 用户群也触及游戏玩家。Cube 使用同 Power Mac 相同的 G4 处理器、内存及显卡,但没有空置的 PCI 插槽,UMA-1 主板芯片组划分为多块 PCB 板,经过空间上的堆叠与各种排线的连接,成功置入如此狭小的机箱,别忘记,机箱的中部已被一个巨大的散热器所占据。它与 Power Mac 的不同:默认不带千兆以太网卡,只有单处理器版。上置吸入式光驱惹人眼球,乔布斯特意演示了两次,不过震动会直接传导至桌面,败笔;触控「电源」按钮的改变对老用户来说是一种范式转移,它不是实体按钮,是喷绘在透明面板上的标志,也不是真的「电源」键,是切换休眠与唤起状态的开关。Cube 不存在真正的电源按钮,苹果似乎想传达这样的信息:忘记关机这回事吧,Cube 的休眠全静音而且低能耗,唤起等待只需 10 秒,休眠前的程序状态不变,何乐不为?但,Mac OS 不具备内存保护机制,连续运行一周左右就要重启 — 一般用户不知道这些,每天都正常开关机呀?所以看到内存出现错误的时候多半会觉得愕然。

       Mac OS 的特性缺失已经体现在这一年发布的麦金塔上,Power Mac G4 有双处理器支持不佳的问题,G4 Cube 有内存保护的问题,好在 Mac OS X 已是箭在弦上,但用休眠取代关机还是来得太早。调试用的中断按钮藏于机壳内,麻烦的是,对应的快捷键组 Command + Power 因为 Power 键之不在,也得失效,程序员自然怨声载道,干脆,把 Cube 翻起来用吧。好主意!但…或许不久就会出现部件过热的现象 — Cube 利用对流散热,横置风道,显然没有竖置来的有效。

       Cube 的改装繁多,正统的可以升级到 1.8 GHz G4 处理器,PowerLogix 还提供双 1.5GHz G4 套件和黑白透明三种外壳,返古与前卫共存,我喜欢改造成水族箱的这支,但邪门的也有。

结束语

       我不知道 Mac mini 的过度功能化(在我看来是这样)是否是因为 Cube 的失利影响。Cube 的功能缺失,是刻意为之,艺术品的功能性自然可以忽略,比如,苹果当然可以在 Cube 的亚克力外框底部装上几个橡胶脚垫以减缓震动,或在侧边开出 USB 接口,简单的事情不做,是出于坚持。

       这种失利 — xxx上挥之不去梦魇(即便在美国,即便只有 200 美元) — 大量的制造出一些垃圾产品,比如某 MID 在驱动尚不完备的情况下投入市场…

       怀念 Cube,这是又一个被劣币驱逐的例子。

{zx1}APP

  • 根据Starz电视台的罗马史诗新剧Spartacus: Blood and ...

  • 你是一名火箭飞船驾驶员,而你的目标只有一个:保证火...

  • 好玩又能让你轻松学习英语的《乌龙学院Online》for iP...

  • 外星人入侵地球了,不过并没有人xx。超人请病假了,...

  • 对iPhone自带的记事本那少的可怜的功能感到无可奈何?...

  • 这不是简单的图像均衡过滤处理软件,而是有着媲美高品...

  • 度假的时候想就地找找一个Wi-Fi热点使用?或者在访问...

  • 对亚洲水墨画感兴趣么?想自己亲手画出一幅,但是却苦...

郑重声明:资讯 【G4 Cube 的前世今生G4,电脑,苹果新闻,资讯_WeiPhone威锋网】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