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福建陶瓷》15_冰冻_新浪博客

福建陶瓷 (第五章<>
           叶文程 林忠干

第三节 雕塑艺术成就
  刘华墓出土随葬品中,有42件陶俑及陶镇墓神煞俑,{zd0}者高达103厘米。按身份及功用划分,包括王宫人物、宗教人物、神煞俑三类。
  一、人物俑所见的衣冠制度
  女高髻拱手俑。头梳扇形高髻,下两侧鬓,微露鬓发,发后半周有密集小孔数十个,似插饰物之用。身穿交领广袖衣,抹胸微露,披帛垂臂,衣下开钗内衣曳地,足着如意云头鞋。唐五代妇女盛行高髻,式样繁多,此类俑的扇形高髻极有特色,未见于其他地区,为闽地仅有。此俑的衣饰,较符合唐代裙襦大袖制,属贵族命妇礼服。本俑的身份当是闽国王宫嫔妃一类的人物。
  女双髻执物俑,头发分两半,侧边结相对小髻,身穿团领宽袖长袍,两下开钗露内衣角,腰束带,足着尖头鞋。女戴风帽执物俑,衣着同双髻俑。从形象看,前者较年轻,后者年长,皆属侍仆人物。女子穿袍,唐始有载,如《新唐书·李石传》:吾闻禁中有金乌锦袍二,昔玄宗幸温泉与杨贵妃衣之。由此俑看,可知袍亦是五代女子时服。
  男文吏俑。戴幞头帽分两层,前低后高,两层正中打一长方结,帽后沿有两个洞似为插展足用。身着团领广袖长袍,露内衣袖,腰束带,足蹬圆头或尖头鞋。幞头亦名折上巾,唐宋时贵践通用。
  男侍仆俑。戴幞头弯身,身穿团领窄袖长袍,袍前下侧向上卷起折于腰带上,露内衣及裤,圆头鞋。
  戴王字冠执物俑。帽子作圆筒形,前面及左右贴塑方块帽饰。身穿交领广袖长袍,露内衣袖,足蹬云纹鞋,腰系长带垂于足下尾作剑锋形。此俑帽冠刻字,类似形象在本省宋墓中头部常捏生肖形象,金元时代成书的《大汉原陵秘葬经》中记天子陵墓有凶神王人,疑与此俑有关,或是神仙道场人物形象。
  戴风帽扶杖老人俑。帽尖顶,帽沿罩至肩颈部,仅露面孔。身穿宽袖有襕袍,足着尖头鞋。本俑形象是地理堪舆术中的蒿里老人,所谓蒿里者,乃指人死后灵魂聚敛之所。南唐李升陵中也有出土此类仙人俑。风帽源于隋唐时代的北方地区,多见于妇女穿戴,本俑风帽仅露脸部,亦称戴面帽或面衣。
  僧人俑,戴顶包式僧帽,身穿团领宽袖长袍,足蹬圆头鞋。本俑当属佛教法场人物。道士俑,戴尖顶帽执物,戴筒形帽抱券、束发小冠执物,皆身穿交领广袖有襕袍,足蹬云纹鞋,三俑皆属道教法场人物。
  《新五代史·闽世家》载:闽国统治者笃信佛教,又好道家之说。刘华墓志铭亦记:刘华留心佛典,常观仙书。因此,僧、道人物从事法事活动,其作用在于追荐和超度死者的亡灵,祈求墓主的冥福。
  从王宫人物与神道人物的衣冠制度看,一方面继承了中原地区唐代的风格,一方面又具有浓厚的福建地方色彩,如嫔妃的扇形高髻、神道俑的尖角帽、王字冠,皆为其他地区所不见或罕见,是五代时期服饰制度的典型实物资料,可补古代服饰史乘记载之不足。

  二、神煞俑反映的埋葬习俗
  四灵神俑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统称四灵或四神。青龙为弯身长足站立形状,白虎为卧式本相,朱雀似孔雀开屏状,玄武为龟蛇相交形态。《三辅黄图》: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礼记·曲礼》: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古代以四灵代表四方星位。金元时代成书的《大汉原陵秘葬经》(以下简称《秘葬经》中,四灵被称作四廉路神,置于大夫以下至庶人坟墓棺室的四角。
  墓龙俑
  双人首共一龙身(蛇身)。史传记载,伏羲、女娲形貌均是人面蛇身龙身人首。在汉代的石刻画像与画像砖中,常有人首蛇身的女蜗和伏羲画像。这些画像里的伏羲和女娲,腰身以上通作人形,穿袍子、戴冠帽,腰身以下则是蛇躯或龙躯,两条尾巴紧紧地缠绕着,两人的脸面或正向或背向。这种形象,代表原始人类是由这一对半人半兽的天神滋生繁衍下来的。正因为他们是始祖神,所以又成了保护神,古人祠墓多刻绘伏羲、女娲画像者,就是取其保护死者,使他安亨地下快乐的意思。后来演化为墓龙俑,《秘葬经》载公候卿相墓皆置。
  仪鱼俑
  人首鱼身。《山海经·海内南经》:氏人国,在建木西,其为人人面而鱼身,无足。《大荒西经》:有互人之国。炎帝之孙,名曰灵恝,灵恝生互人,是能上下于天,郭璞注:人面鱼身。后演化为坟墓的保护神,《秘葬经》载天子至庶人墓皆置。
  十二时神俑
  头像为兔、猴、鸡、鼠等,人身穿广袖方领外衣,腰系长带垂于身前,两手叠放胸前作执物状,足着云纹鞋。古人以所生年的十二属相依次与十二地支搭配,组成子鼠、丑牛、寅虎、卯兔等一系列年份。这种以动物纪年的方法最晚应形成于汉代,王充《论衡·物势篇》载: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卯兔也,《四讳篇》亦载:子之禽鼠,卯之兽兔。古人对神化的生肖赋予一定的造型,当作随葬品与死者一起掩埋,表明即使进入阴曹地府,也要生肖相随,象征岁月轮回吉祥如意。《秘葬经》称作十二元辰,天子至庶人墓皆有。
  力士俑
  头上长角,怒目圆睁,高鼻隆起,身部衣饰同十二时辰俑。面部形态与1957年河南巩县唐墓刻铭力士的瓷俑相似,其职能是墓主武卫。《秘葬经》称作当圹、当野将军,天子至庶人墓皆置,是一种镇墓神,置于埏道口。
古代墓葬随葬口,基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死者生前的实用器物,如日用生活陶瓷器皿等;一种是专门为死者制作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压胜之物,如陶瓷俑等,称为明器,又称冥器或盟器。《礼记·檀弓》云:其曰明器,神明之也。涂车刍灵,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
  唐宋时期,由于地理堪舆术的风行以及佛教、道教的发展,埋葬制度逐渐趋于规范化,反映这种埋葬制度的,除了正史礼乐志记载的封建国家制定的丧葬等级仪礼以外,朝野共同约定俗成一套体系,其代表作是金元时代成书的《大汉原陵秘葬经》。
  《秘葬经》所载的明器制度,约在唐代中期以后从中原开始传入福建,当时明器的制作还比较粗糙简陋,也不够完善。五代闽国时期,这种制度又进一步得到发展,刘华墓出土的神煞明器,有蒿里老翁、凶神王人、十二时神、四灵神、墓龙、仪鱼、力士等,配置相当完善,而且制作精工。表明闽国统治者不仅生前豪华xx,而且死后也要追求富贵平安,佛教、道教和民间信仰的宗教迷信色彩,可谓浓烟弥漫。宗教不仅非常廉价地给了这些剥削者以进入天堂的门票,还使他们妄求一个xx凋谢的锦衣玉食的长生。作为明器神煞的陶俑,多么形象地展现了地主阶级利用宗教进行政治的深沉观念和根深蒂固的社会基础。

  三、泥塑工艺风格
  刘华墓出土的陶俑,采用泥土制作,陶土经过淘洗炼塑,掺入少量细砂,烧成后呈青灰或橙红色。俑的制法是头、身及细部分别捏塑制成粗坯,安装糊合在一起,再经修理细雕入窑烘烧。大、中型俑都是空心的,头顶及背部挖一个圆孔,小型俑全为实心,有的也在背部挖若干圆形小洞,以防烧成时因窑温变化产生的热涨冷缩的爆裂现象,窑内的火候控制是相当有节奏并且很成功的,基本上未发生变形。
  所有陶俑烘烧后都经过彩绘,大部分已经脱落。一般面部抹白粉,底加黑彩或贴金,边缘加绿彩,发髻涂黑。装饰作风比较朴实,不作大红大绿地渲染。
  工艺最为出色的是造型,根据人物的身份地位特别表现不同的形态神情。雕塑手法xx继承了中国地区盛唐以来的写实作风,人物面部圆满丰腴,肌肉肥胖,五官端正,体态比例准确严谨,发式衣冠雕工流畅熟练。有的衣褶稠叠贴体,似曹衣出水的风致;有的袖带疏朗飘举,略含吴带当风的韵味。脸部的眼神表情,举手投足,皆以线条的刻划得力而栩栩如生。嫔妃俑的雍容尊贵,道士俑的虔诚肃立,文吏俑的端庄持重,奴仆俑的谦卑诙谐,无不淋漓尽致。灵异类的神煞俑,则采用形象的夸张手法捏制成型,富于浪漫的想象,在重要部位如头部眼睛等加以渲染,突出仙怪荒诞色彩。
  陶俑的身部,有的刻成(高衣 上下结构)等字,可能是陶工的姓名;有的刻等数字,可能是摆列的位置号数。
可以肯定,这批陶俑的设计得,是跟随王审知迁徙入闽的中州匠师。其作坊可能是闽国的御器厂或者在当地民间某座窑场专门制作进贡的。
  我国古代的陶塑艺术,自秦代出现气势恢宏的兵马俑队以后,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在唐代臻至高峰,饱满浑厚、线条圆润、斑驳灿烂的三彩器,展示了繁荣盛世的气象。晚唐五代以后陶塑艺术则走向衰落,刘华墓的陶俑,承上启下,一方面犹承袭了盛唐写实的余风遗韵,一方面又在传统模式的窠臼中,逐渐失去了那种蓬勃生机的强烈动感,基本以静态的面貌呈现,被神、道、佛宗教气氛所笼罩,xx走进了统治者为自己建造的地下殿堂,使陶塑艺术的高潮打上了休止符,跌入衰退的深渊。
  与同时代的南唐二陵、后蜀王建墓陶俑相比,无论造型比例、衣冠处理,闽国陶俑都显示出更胜一筹的工艺技术水平,因为它直接渊源于中州雕塑的嫡传系统,从而确立了它在雕塑艺术中不可忽视的一席之地。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转:《福建陶瓷》15_冰冻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