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建设报道:七星农场打造旅游名镇 !【转载】_草原红霞_新浪博客

 

北大荒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内的生态园。东北网记者 孙晓锐 摄 

七星农场计划三年完成撤并居民点工作,

4435户居民将搬进现代化的居民小区。东北网记者 孙晓锐 摄 

 

  东北网5月23日讯 (记者 孙晓锐) 2009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建设11个重点旅游名镇。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七星农场以现代化大农业观光为主要特色,入选为省重点旅游名镇。目前项目已全面启动,{dy}期工程投资3亿元,将用三年时间建设以七星农场为中心,辐射富锦、同江、抚远和饶河的重点旅游名镇,打造农场经济繁荣发展新的增长点。

  始建于1956年的七星农场,位于三江平原腹地。农场下设6个管理区,人口3.4万人,现有土地总面积181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13万亩。种植业主栽品种为水稻、大豆、玉米和麦类,其中水稻种植面积为84万亩。被国家粮食协会授予“中国绿色米都”的农垦建三江分局地处七星农场场部,七星农场也被誉为“绿色米都之府”。

 

七星研发中心种植的蝴蝶兰。东北网记者 孙晓锐 摄 

 

     七星农场还围绕延长水稻产业链,依托工业园区,推进农区工业化进程,构建起产业支撑体系。农场引进了国内{zd0}的民营米业加工xxxx五峰集团和亚洲{zd0}的30万吨北大荒米业制米厂等大中型企业45家,形成了“小规模、大品牌、大集团、高效益”的工业发展格局和宜工、宜商、宜居的旅游名镇经济支撑点、增长点。

    为打造旅游名镇,七星农场投入资金建成了功能比较完备的城镇基础设施。福前铁路、306省道横贯场区,同江至三亚221国道距场部仅13公里,建设中的垦区首条高速公路--建虎高速公路起点于农场场部,全场6个管理区全部贯通水泥公路。近两年,七星农场按照总局“四个五”城镇体系规划和县级城镇功能,逐步实现住宅楼房化、配备上下水设施、道路硬化、营区绿化、能源清洁化,集中就学就医。到2011年,农场原有的6个管理区56个作业站、居民点将撤并为3个中心管理区,3万人实现整体迁移进城的梦想,城镇化率达到93 %。

  此外,农场依托中国绿色米都经济区域品牌,连续举办了两届稻米节,承办了中国优质粳稻米洽谈会和由省承办的全国金秋粮食经贸合作洽谈会,既掌握了粮食话语权促进了职工群众增收,又积淀了富有现代北方稻作文化特色的现代农业文明,增加了旅游名镇的文化元素。

  今年,七星农场旅游名镇建设计划投资18319.7万元。北大荒现代农业发展中心续建工程、占地50亩的采摘园、生态园餐厅、现代化大农业旅游观光游乐园、现代大型农机停放展示场等一大批观光农业景点将拔地而起。

  2009年,七星农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36亿元,经营利润4700万元。场长任成年说,{dy}期旅游名镇工程建成后,将对七星农场经济建设起到拉动作用。预计拉动水稻价格上扬0.02元/斤,可增加农民收入2000万元;拉动第三产业增长5个百分点,可实现增加值1000万元,增加就业人员1000人;将带动建三江农垦分局及周边市县城镇发展,提高七星农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2010年,七星农场预计实现粮食总产13亿斤、国内生产总值15亿元、人均纯收入1.8万元。

    上面的文章转载建三江七星农场新闻,红霞请大家看看我的家园,我在这个农场生活了三十年整,热爱我的家乡,更热爱北大荒的这片土地!这里造就了一代代的北大荒人,他们的精神将在这片土地上永存!欢迎你们来看看我的第二故乡,看看这里的绿色农业,看看我们的小城镇建设!欢迎你们!!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小城镇建设报道:七星农场打造旅游名镇 !【转载】_草原红霞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