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峥:欧元危机背后的“烂苹果”原理_李云峥_新浪博客

  李云峥:欧元危机背后的“烂苹果”原理
 
            《中国商报》  2010年06月01日思维版  李云峥

 

  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国际“金融大鳄”们公开看空并狙击欧元的举动,不仅令欧洲有再度噩梦袭来的恐慌,也使1992年英镑遭到重创的前车之鉴仍历历在目:眼下索罗斯已经公开放话,如果欧盟不解决其财务问题,欧元将会土崩瓦解,这引发了众多对冲基金像群狼一般大肆做空欧元,目前欧元的连续暴跌已经创下近4年以来的新低。

 

  无论是国际对冲基金“大鳄”的大肆做空,还是赚钱效应引发的外汇投机者跟风,以及标准普尔、穆迪等国际评级机构连续下调欧元区国家主权债务评级,背后实际上都是“烂苹果效应”在潜移默化地发挥魔力。

 

  当前欧元区债务危机的演变趋势,用管理学中xx的“烂苹果效应”来观察可谓恰如其分。一个农夫有一筐苹果,当苹果开始出现个别溃烂时,有人建议他把烂苹果扔掉,但是农民舍不得把这些自己亲手种出来的苹果扔掉,就每次都先挑烂苹果吃,即把烂苹果的腐败部分削去后只吃剩余的未腐败部分。而最终的结果是,他不但天天在忙着削烂苹果和吃烂苹果,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筐苹果全都烂光了再也不能吃了。

 

  要想让一筐苹果保持新鲜,就必须提前把好苹果与烂苹果分开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近期就曾明确认为,希腊的财政危机严重威胁到了欧元的存活率,在斯蒂格利茨提出的解决欧元危机的三个方案中,其中之一就是建议德国退出欧元区,或者将欧元区分为两个子部分,因为欧元的运行也需要一个必要机构的支撑,否则其运行将困难重重,欧洲国家要从1992年因为英镑受到投机者的攻击而瓦解的欧洲汇率机制中吸取教训。很显然,隔离“好苹果”与“坏苹果”是这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相关建议中的核心主旨。

 

  其实“烂苹果”本身也有自我xx的意愿,毕竟希腊最终只能靠大幅举债来解决问题,也是迫于被“捆”上欧元区这条大船的无奈之举,否则按照一般拥有主权货币和xx货币政策决策权国家的惯用做法,此类局面刚有迹象时xx可以用货币持续贬值的方式来进行医治,根本不必最终在近乎蒙受他国羞辱的情况下坐以待毙,并按照外界苛刻的条件被动进行结果难料的国内“一次性手术”改革。根据希腊媒体近期的普调显示,仅有14.8%的民众支持救援计划,而有31%的民众对计划表示愤怒,且23%的民众表示感到羞愧,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希望希腊退出欧元区的意愿和情绪在希腊国内民众中已经非常明显。

 

  “烂苹果效应”的现实解决之道,往往是在一筐苹果中烂苹果只有少数状态时,将烂苹果坚决剔除出去,而在一筐苹果中相当数量已经呈现出烂苹果状态时,则是将仅存的几个好苹果隔离出去。实际上,对于欧元区这个“苹果筐”而言,将一些处于不同经济成熟度的“苹果”摆到一个筐子里的行为本身,或许就是一个具有xx致命缺陷的乌托邦式错误。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李云峥:欧元危机背后的“烂苹果”原理_李云峥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