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你可以和曾经的“对手”拉开多大的差距?
每周4节大课8节小课,学舞12个小时,三年下来,足足1872个小时。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若每周只上1节大课,要学24年,才能达到前者3年的课时量。就是这么夸张。
同样是三年,有的孩子在家长的引导下,目标明确、自律刻苦、稳扎稳打,每一次上场都能胜过上一次的自己,每一次下场也都能有所收获。有的孩子则频频请假、迟到早退,家长却反过来质问老师:“我的孩子为什么比赛一轮就下了?你是不是不会教!”
“我也想好好教孩子啊,可你不来上课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把时间给老师了吗?毕竟,你把精力投入在哪里,回报就在哪里。
一样的学习氛围,一致的教学内容,比的就是谁肯下苦功夫。人人都有惰性,但也都有“想成为最厉害”的不服输劲儿,不论是笑着还是哭着走到尽头的,总之都是成功磨练意志、战胜惰性的战士。
想要成为一名自强不惜的战士,是离不开伟大的父亲/母亲。但凡能忘我潇洒着驰骋在赛场的小舞者,背后都有一位意志力超乎寻常的家长。
上课笔记、赛后总结,统统不在话下,拿出手就是厚厚一打,活脱脱一本行走的舞功宝典。虽身体不会,但脑子门儿清。学霸爸妈,你不得不服。
过去,学舞是家长给孩子铺的“后路”,成了掩盖无学可上的一条出路。如今的8090后家长,左手揣着文化修养,右手揣着艺术情操,平衡理性地看待孩子的人格发展与职业选择。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行业前辈和现役选手,用积极拼搏的实际行动,给后辈们展现着更为丰富多彩的职业可塑性。
职业舞者、奥运会国家运动员、青年艺术家、舞蹈编导、专业院校教师、业余机构创始人、艺术节/赛事主办方、儿童舞动心理理疗师,职业发展多样化正在蔓延,且更具“职业尊严”。
4年前,番茄做过这样一个田野调查#你后悔成为一名舞蹈老师吗?答案皆为「我不后悔」。但凡留下来的,都是热爱舞蹈事业也同样爱孩子的。
他们习惯了把家长群和班级群置顶,陪伴学员成长的时间远远多过陪伴自己的家人/孩子,「累并快乐着」是他们坚持下去的理由。
4年后的今天,番茄看到的是更为和谐默契的“家校关系”。老师和家长,在赛场内外打得一手好配合,家长团分工包揽了妆发、熨烫赛服、检录、订餐等重要工作,告别了以往领队老师“跑断腿嗓子冒烟”的尴尬局面。
遗憾的是,本次为了配合防疫要求,家长无法进入第七届广艺国标舞艺术节赛场,为了让家长依旧能欣赏到孩子的风采,主办方特意邀请了i舞平台前来直播,家长可以通过「i舞平台」的微信视频号观看赛事。除此以外,主办方非常贴心地邀请了行业内专业的妆发团队,为参赛选手们服务。
出镜名单:
葛成裕/李雨珂/胡敏/胡佳琳
叶逸凯/赖枫/成言笑(年糕)/龙蔚霖
孩子学舞6年,家长也跟着一同成长进步。国内外优秀的现役选手、评审,家长竟都能报上名来;多年旁听小课,作为“半专业”选手的妈妈,课后也能更准确地协助孩子自主训练。
很显然,年轻一代的家长们都意识到了,舞蹈带给孩子的远不止“塑造形体”这么简单。
“我可不会让我的孩子学拉丁舞”这样的言论,正在逐渐消失。相反,各大短视频平台的国标舞视频下,评论区出现了“天呐!我以后一定要让孩子学拉丁”此类感叹。
健康、自信、阳光、自律,是年轻一代家长们对孩子的期待。每年参加5场全国性比赛、3场外省集训,已然成为当下青少年舞者的常规操作。健全的心理素质、成熟的抗压能力,潜移默化地生根在国标少年群体。
努力助长新生代国标舞者的,有家长、有老师,也有顶起行业大梁的领头者。你一定没想到,为了这场艺术节,他们足足等了2年,筹备了2年。
2015年是广艺国标舞艺术节举办的第一届,往后每年一届,直至2020年第六届艺术节顺利举办后,疫情反复肆虐,第七届广艺国标舞艺术节先后延期2次。
历来被中国国标舞坛称为“神雕侠侣”的成兵/瞿腊佳,分别作为总策划和艺术总监,带领着4位核心骨干(刘爽/李玉琨/张益彬/罗君)以及5位核心赛务成员(邵璋曼/吴梓丞/欧阳君/冼子晴/石畅),扛起压力、拧成一股,干脆利用延期的时间,继续优化赛事细节,力争最棒。
这支优秀的领导班子,正是来自广州佳成舞蹈专修学校。
说到广艺国标舞艺术节的专属特色,那非「艺术表演舞」莫属了。·
国标舞艺术表演舞,是以拉丁舞和摩登舞元素为主,融入其他舞种、道具辅助丰富舞蹈主题,形成有主题动作、造型和托举等设计的综合舞蹈作品。
「国标舞」教会舞者“竞技”,「表演舞」教会舞者“表达”。自主创编艺术表演舞,是广州佳成舞蹈专修学校的必修课。以意识思想为主线、舞蹈元素为符号,与变幻的音乐旋律/节奏配合得天衣无缝。
在第七届广艺国标舞艺术节上,艺术表演舞分为单人和双人两种表演形式。表演舞者的舞蹈能力、技术、舞台表现力,都将影响作品的艺术效果和艺术张力。其中,双人表演舞尤为讲究舞伴之间的身体配合度与感应默契度。
每一场比赛的成功举办,都来之不易,总有人为舞者扛下了所有。舞者能回馈的,就是尽你所能地去享受去投入,这一方最最纯粹的舞池。有赛可比,因舞相聚,何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