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和铁的区别:在金属学中,钢和铁统称为铁碳合金。 把含碳量少于0.006%的铁碳合金称为工业纯铁,把含碳量在0.006%---2.06%之间的铁碳合金称为钢。 把含碳2.06%---6.67%之间的铁碳合金叫白口铁, 因为我们的产品含碳量都在2.06%以上.所以应该是叫铁球,这是应该纠正的口误。
回火之所以具有这些作用,是因为温度升高时,原子活动能力增强,钢铁中的铁、碳和其他合金元素的原子可以较快地进行扩散,实现原子的重新排列组合,从而使不稳定的不平衡组织逐步转变为稳定的平衡组织。内应力的xx还与温度升高时金属强度降低有关。一般钢铁回火时,硬度和强度下降,塑性提高。回火温度越高,这些力学性能的变化越大。有些合金元素含量较高的合金钢,在某一温度范围回火时,会析出一些颗粒细小的金属化合物,使强度和硬度上升。这种现象称为二次硬化。
四.淬火:将金属工件加热到某一适当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随即浸入淬冷介质中快速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常用的淬冷介质有盐水、水、矿物油、空气等。淬火可以提高金属工件的硬度及耐磨性,通过淬火与不同温度的回火配合,可以大幅度提高金属的强度、韧性及抗疲劳强度,并可获得这些性能之间的配合(综合机械性能)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另外淬火还可使一些特殊性能的钢获得一定的物理化学性能,如淬火使永磁钢增强其铁磁性、不锈钢提高其耐蚀性等。淬火工艺主要用于钢件。常用的钢在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时,原有在室温下的组织将全部或大部转变为奥氏体。随后将钢浸入水或油中快速冷却,奥氏体即转变为马氏体。与钢中其他组织相比,马氏体硬度{zg}。钢淬火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它的组织全部或大部转变为马氏体,获得高硬度,然后在适当温度下回火,使工件具有预期的性能。淬火时的快速冷却会使工件内部产生内应力,当其大到一定程度时工件便会发生扭曲变形甚至开裂。为此必须选择合适的冷却方法。根据冷却方法,淬火工艺分为单液淬火、双介质淬火、马氏体分级淬火和贝氏体等温淬火4类。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是整体热处理中的“四把火”,其中的淬火与回火关系密切,常常配合使用,缺一不可。 “四把火”随着加热温度和冷却方式的不同,又演变出不同的热处理工艺 。为了获得一定的强度和韧性,把淬火和高温回火结合起来的工艺,称为调质。某些合金淬火形成过饱和固溶体后,将其置于室温或稍高的适当温度下保持较长时间,以提高合金的硬度、强度或电性磁性等。这样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时效处理。 销售电话:13966214098 传真:0563-4011720 网址:
所谓局部硬化,是指在同一种材质或配件上,根据其需要承受冲击而又要经受磨损的部位进行硬化处理。我们所创立的局部硬化工艺根据耐冲击和耐磨的双重需要分别完成的。我们所创立独特的铸造成型工艺,首先它可以使产品内部组织晶粒细化而更加致密,使碳化物呈放射状排列,在适宜的基本组织中,放射状含铬碳化物在铸球呈点接触时,这种碳化物会再次载入基体,不断形成硬质层,从而使硬度和韧性保持在合理的交会点上,提高了耐磨部位的韧性和硬度。
⑦表面硬度:材料局部抵抗硬物压入其表面的能力称为硬度。 硬度是衡量金属材料软硬程度的一项重要的性能指标,它既可理解为是材料抵抗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或破坏的能力,也可表述为材料抵抗残余变形和反破坏的能力。硬度不是一个简单的物理概念,而是材料弹性、塑性、强度和韧性等力学性能的综合指标。硬度试验根据其测试方法的不同可分为静压法(如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等)、划痕法(如莫氏硬度)、回跳法(如肖氏硬度)及显微硬度、高温硬度等多种方法。
2、锰(Mn)元素在钢球中的作用:锰能熔于铁素体和渗碳体,增加碳和铁的结合力。扩大奥氏体固溶区域,同时还能与硫生成MnS.从而削弱S的有害作用,而且Mn还能增加铁水的 流动性。但过多的锰含量将导致渗碳体沿晶介质析出,降低了材料的强度。增加材料的脆性。在保证了韧性的前提下,增强了淬透性,其结果就是在同样热处理的工艺中增强了锰钢的硬度和强度,并且锰可以增加珠光体量,细化珠光体并对铁素体有显著的强化作用,因此提高了刚才的强度和硬度。而且低锰钢的屈服强度也比相同含碳量的钢高出一半。
1.C碳12.011;2.Si硅28.085;3.Mn锰54.938;4.Cr铬51.996;5.Fe铁55.845;6.Cu铜63.546;7.Ni镍58.6934;8.Ti钛47.867;9.V 钒50.9415;10.Co钴58.9332;11.Mo钼95.94;12.S硫32.065;13.P磷30.9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