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2010
1/13/2010
1
通信电路原理
期末复习
{dy}章绪论
一、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系统特性:
传输距离、通信容量、信号失真度、抗干扰能力。
信道特性:
工作频率范围、衰减特性、频率特性、干扰特性等。
通信系统中的信号:
基带信号、载波信号
收发机组成框图各部分的作用,各点波形
信号传输的基本问题
线性电路、非线性电路
信号通过非线性系统后最主要特点是将产生新的频率分量
第2章滤波器
LC串、并联谐振回路
电路形式、谐振性质,谐振特性;
谐振频率计算、通频带计算及分析;
部分接入及阻抗匹配计算;
网络综合法根据四端网络的分析与综合理论来完成滤波
器的设计,其三个要点为:描述问题,逼近问题,实现问题
一般LC滤波器的设计
常用的四种逼近衰减特性曲线的方法及特点:
一、巴特沃斯逼近(Butterworth)(幅度{zd0}平坦型):
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是平坦的。适用于一般性滤波。
二、切比雪夫逼近(Chebyshev)(等波纹型):幅频和相
频特性在通带内有小的起伏。适用于调制与解调电路中。
三、贝塞尔逼近(Beseel)(相位平坦):在整个通带内,
相位-频率特性的起伏最小或最平的逼近称为贝塞尔逼近。
四、椭圆逼近(Elliptic)(狭窄过渡带):使幅度-频率特性
具有陡峭的边缘或狭窄的过渡频带的逼近称为椭圆逼近。
第3章高频放大器
高频放大器在通信系统中的位置和作用;
混合等效电路及单向化问题;
几个高频频率参数的关系;
共发放大电路、共基放大电路的特点;
高频放大器:
噪声:
•电阻器的噪声等效电路的计算
•电子器件的噪声
•噪声系数的概念及其计算,与噪声温度的换算;
•多级级联网络噪声系数的计算;
•减小噪声系数的措施。
放大器的噪声:
接收机灵敏度的定义与计算
1/13/2010
2
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
小信号分析方法:幂级数法(概念及五条规律)。
大信号分析方法:折线分析法(计算)。
第4章非线性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典型非线性电路
C类放大器:
•工作原理、特点、折线分析法及计算;
•各种功放通过什么途径实现效率的提高;
•C类倍频器定义、作用及相关计算;
模拟相乘器:
•工作原理,应用;
•通信系统中哪些功能可用相乘器来实现?
典型非线性电路
变频器(混频器):
•工作原理;
•输入信号、本振信号、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
变频干扰
中频、镜频、组合副波道、组合频率、交调和互调的
定义和判断。
产生原因,如何降低/xx其影响;
第5章正弦波振荡器
振荡器是一种不需外加信号激励就能自动将直流能量变换为
周期xx变能量的装置。
反馈振荡的三大条件:
起振、平衡、稳定条件及意义;
振荡器正常工作,必须有以下四个部分:
•放大器:至少有一个有放大作用的有源器件;
•正反馈通路或负阻:必须有一个能够补充元器件能量
损耗的正反馈通路或负阻器件;
•频率决定元件或回路:振荡器必须有频率决定元件或
回路,如:电阻、电容、电感和晶体等;
•电源:为振荡器提供能源。
互感耦合LC振荡器,三点式LC振荡器、晶体振荡器
电路分析和计算:
电路类型及起振判断、交流等效电路图、
各主要元器件的作用、
振荡频率、反馈系数的计算;常用偏置电路及特点;
振荡器频率稳定度:
•定义,引起频率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通常采用的提高振荡器频率稳定度的方法。
第6章调制与解调
调制与解调的必要性及作用;
幅度调制:
分类、各调幅波的性质、特点:
数学表达式、波形图、频谱图;
带宽、调制指数、功率分配等分析计算;
调幅波的产生原理及框图;
调幅波的解调:
非相干解调(包络检波):电路、工作原理及优缺

相干解调:适用于所有调幅波,但必须有与载波
同频同相的本地载波。
角度调制
调频和调相波的性质:
•数学表达式、波形图、频谱图;
带宽、调制指数、功率分配的分析计算。
•瞬时频率和瞬时相位的概念;
•线性调制和非线性调制的概念;
•调频方法?鉴频方法?各自的优缺点比较?
•变容管直接调频电路:等效电路、振荡频率计算。
•鉴频器:鉴频方法、S曲线含义、输入输出信号。
1/13/2010
3
第7章锁相环路
幅度、频率、相位三种反馈控制系统:皆是自
动调节系统,但调节对象不同;
锁相环路(PLL):
•工作原理、电路组成方框图;
•一个相位数学模型;
•两个数学方程:非线性微分方程、线性化复频域
方程;
•三个传递函数:误差传递函数、闭环传递函数、
开环传递函数;
锁相环路(PLL):
•线性PLL的特性与分析的方法:
跟踪特性:采用拉氏变换及其逆变换的方法求解瞬
变过程;采用拉氏终值定理求稳态相差;
频率特性:利用闭环传递函数求相位传递的幅频特
性和相频特性,环路3dB带宽。
输出信号表达式及其中各项的含义与求解。
•非线性分析的几个问题:
相平面图的特点;
稳定平衡点与不稳定平衡点的含义;
同步带ω
H
的含义;
捕捉带ω
P
,快捕带ω
L
与捕捉时间TP
的含义;
捕捉过程:频率牵引过程与相位锁定过程。
第8章频率合成技术
频率合成器的技术指标。
频率合成的三种方法及优缺点:
直接频率合成法;
间接频率合成法(PLL);
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法(DDS)。
题目类型:
填空及选择填空:基本概念及简单计算
简答题:基本概念,类似作业难度
填空及选择填空
计算题:类似作业难度及较综合的题目
答疑安排:1月8日(周五)10:00---11:45
1月13日全天
地点:新主楼F510(暂定)
地点:新主楼F228
谢谢大家一学期以来的配合
祝大家每个人都考出自己理想的成绩
愿本课程的学习为大家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郑重声明:资讯 【1/13/2010】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