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绘在设计中的作用(转)
设计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中,设计无处不在。世界正从传统的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迅速转变。在这一社会变革中,设计方法和手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设计领域出现了传统的手绘设计逐渐为电脑设计所替代的趋势。随着电脑技术在设计界的广泛应用,以及电脑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完善,过去需要双手完成的大量设计工作逐渐由电脑来完成,且工作时间及强度都大大降低。电脑在设计领域开始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任何复杂的图形和需要耗费时间的工序,通过电脑操作就能轻而易举地处理,而且在设计过程中可以不断地进行修改,这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由于电脑设计软件越来越便于学习和使用,有些没有绘画基础的人稍经培训,竟然也能通过电脑进行各种设计,无视手绘设计之重要,岂不知手绘设计是必须具备相当程度的绘画基础,且是需要长时间学习和练习才能掌握并运用自如的一种技巧。因此,电脑设计的普及化和数字化的确对传统手绘设计产生了巨大影响,然而,电脑真的会xx取代传统手绘设计吗? 答案是肯定还是否定,暂且不论,先把目光瞄向设计的实质,以正本清源。王受之曾经说过:“所谓设计,指的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计、问题解决的办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它的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⑴计划、构思的形成;⑵视觉传达方式,即把计划、构思、设想、解决问题的方式利用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3)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应用。”从这段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设计领域,设计的灵感来自头脑,来自思想撞击之后产生的激情;设计的核心是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其次才是设计手段。手绘方式和使用电脑的方式只是手段的不同。
日本xx设计家佐野宽说:“只有从艺术家到设计家,没有从设计家到艺术家。”他把从陈绍华到韩家英,从靳埭强到韩美林,莫不如此。
设计师用手绘来传达自己的设计思想,仍然是一种最直接、最自由的传达方式,从这层意义上说,电脑无法xx取而代之。一、手绘在现代设计中的尴尬现状如今一提起设计,目之所遇、耳之所闻,不是电脑作品,就是与电脑相关的词语,诸如软件、程序、滤镜、命令、路径、图层等,各种设计作品绝大多数都是电脑设计作品,无论是大型工程招标还是标志设计,都是各种电脑作品的大比拼,难觅手绘设计的踪影。就目前高校设计专业而言,大多数学生也是轻视手绘,重视电脑。学生进校后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电脑的学习和操作上,以为只要掌握了几种软件,就能随心所欲地进行设计了。从客观现实来看,设计作品大多采用电脑软件制作,但是深究起来,电脑只是设计传达的手段而已,设计的关键在于把计划、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方式传达出来。我们常说心手相印,指的就是用手把心中所想传达出来,是最为便捷的,这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但凡经过专业训练,并有志于设计事业的人,应常采用手绘方法绘制设计作品,这是电脑无法取代的。道理诚然如此,但设计领域的现实却是电脑一统天下,手绘无用武之地,显得无所适从。照此下去,科技发展越迅猛,手绘设计越发受到冲击,电脑效果图中的空间、材料、质感可以仿真,令设计师喟叹不已。在此趋势之下,手绘设计的尴尬境地显而易见。
难道手绘设计真的穷途末路了吗?xxx说过,战争中决定性的因素是人而不是武器,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同样,高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高科技依然要靠人来掌握,并且永远无法替代人的作用。电脑替手做了大量工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能替代手。设计对电脑的过份依赖只是阶段性的,这种依赖已经显现出弊端,因为电脑毕竟是程序化和命令化的集成,在许多情况下,设计作品出现了千人一面的情况。设计艺术中最重要的是设计师个性的发挥和体现,这一点逐渐在电脑设计作品中变得模糊。
手绘设计与电脑设计的异同
手绘设计与电脑设计的目的是相同的,同为进行某种视觉方式的传达,只是两者所采用的手段不同;从思维的角度来看,两者同为设计师展示的创造性思维,没有高低优劣之分。电脑的特点是设计xx、效率高、便于更改,还可以大量复制,操作非常便捷。但随之而来的缺憾是在进行某些方面的设计时,难免比较呆板、冰冷、缺少生气,不利于进行更好的交流。而手绘设计,通常是作者设计思想初衷的体现,能及时捕捉作者内心瞬间的思想火花,并且能和作者的创意同步。在设计师创作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手绘可以生动、形象地记录下作者的创作激情,并把激情注入作品之中。因此,手绘的特点是:能比较直接地传达作者的设计理念,作品生动、亲切,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情感因素。例如,我们在一个包装盒上表现书法字体时,选用电脑字库里的字体总是不能尽如人意,而改用手写的字体,顿时感到有一股生气,效果截然不同。手绘设计的作品有很多偶然性,这也正是手绘的魅力所在。诚然,手绘设计在有些方面也不能与电脑相比。如手绘设计完成一件作品的周期较长,与电脑相比费时间、费力气,而且操作时作者需全神贯注,十分细心,不能出错,也不方便修改,更不能 轻易复制。
前文提到的设计软件的掌握和学习比手绘方式更加便捷,因此,设计初学者对电脑的依赖性比成熟的设计师更强。需要认识到,其实训练,才能掌握手绘设计的基本规律和技巧。而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手绘设计师,则需要历经长期磨练,不断学习他人的经验成果,融合各种知识于心中,这样才能站得高,看得远,心手并举,不断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严格地说,有了好的创意和扎实的手绘基本功,还不能成为优秀的设计师,只有娴熟地掌握设计的各种辅助手段——包括制作各类效现代许多设计大师的作品仍然以手绘方式为主,果图,才能真正迈进设计的大门。
作为有些设计大师甚至xx反对使用电脑进行设计,一名初学者,经过几年的专业绘画训练认为电脑使设计变得枯燥和单调。而传统的手绘方式实际上是沿袭绘画艺术的精髓,那些对设计作品艺术性要求更高的大师们,对设计风格的把握往往是依靠更加个人化的手绘方式,而非电脑,这也恰恰说明手绘方式更能体现设计的艺术性。实际上,手绘产生的某种不确定性使设计艺术更加生动,尤其是海报、包装、标志等设计,手绘更能体现出设计的灵性。而电脑设计是将设计任务数字化的过程,在设计流程和效果上的控制性比较强,因此电脑更适宜于进行工序复杂和效果复杂的设计,例如电影{tx}、平面图像处理等费时费力的工作,尤其是再现真实、还原真实和仿造真实上,电脑无疑比手绘方式要方便和有效得多。手绘和电脑各有所长,任何片面地认为两种方式可以相互替代的观点都是站不住的,只有清醒地认识到它们的利弊,才可以在不同情况下采取更加有效的设计方式。
手绘是设计的原点和终点
一个好的创意,往往只是设计者最初设计理念的延续,而手绘则是设计理念最直接的体现。对于大多数设计者来说,电脑在设计领域强势登陆,几乎占据了整个设计行业后,手绘设计的方式并未xx退出历史舞台,只是在此消彼长的市场形势中被弱化了。单就以往以手绘为主的设计师而言,他们的设计理念可以彻底释放了,不再拘泥于手绘设计中的繁琐过程,可以专心梳理所有的设计头绪,转而形成设计理念和设计表现的一体化。从另一个层面来审视当下的情况,电脑的普及使得人们把设计制作过程简单化了,甚至漫不经心,失去了惯常的艺术神圣感;反观手绘设计,设计者自始至终心无旁骛,全神贯注,整个身心围绕着设计主题进行创造,对于每位设计人员来说,这无疑是渐入佳境的{zh0}方式。当然,手绘设计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坚实的专业技能,因为再好的想法如果缺乏表现形式,画不出来,都无济于事。手绘技能的培养决非一蹴而就,首先需要一定的悟性和绘画基础,经过长期的专业后,还要经过大量的设计练习,才能掌握效果图的绘制技巧。而要想画出一幅漂亮的效果图,则需要更艰苦的努力和更长时间和更多的实践。即便是美术院校的毕业生,经过四年的学习也不一定能够完成一幅精美的效果图,这足以说明两点:一是掌握手绘设计的技法很难,二是理解手绘设计的精髓很难。
设计最初xx是依靠手绘的方式传 达出来,设计者手绘表现水平的高低,也就代表着设计者专业水平的高低。于是人们在进行设计时十分注重描绘效果图,以至于效果图成了判定标准和审美尺度。电脑的兴起,手绘随之淡出设计舞台,暂时为电脑效果图所取代,例如,在景观设计中,手绘的写意手法是电脑无法企及的。正是基于这一点,手绘设计在不久的将来或许又要悄然兴起,在设计领域重新占 据自己的一席之地。
正确看待手绘与电脑的关系设计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也逐步呈现后工业化社会的商业特征,设计语言的整体趋同趋势使设计艺术面临阶段性的冲击和变革,西方价值观的渗透使传统的民族设计艺术也面临困境。电脑设计与手绘设计的冲突在某些情境下其实表现为现代与传统的冲突,有些情境下又表现为观念与语言的冲突。手绘方式在保留和继承传统观念和语言方面的确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这并非说电脑设计作品就是现代的,手绘设计作品就是传统的,意识与观念才是决定作品是否传统与现代的关键。对手绘方式的忽略和不重视,会从实质上对传统设计造成继承上的断层,必然会在设计语言和观念上形成单一的局面,因此,手绘与电脑并重,才是设计艺术的正常发展之路,现在对手绘的忽视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错误的认识,尤其在初学者和年轻设计师中间,认为电脑xx可以替代手绘进行所有的设计,甚至认为没有必要再去学习或研究手绘方式进行创作,这种观点显然对设计的发展是不利的,正确认识手绘的作用,必须从研究传统开始,从重新审视设计艺术的发展历程开始,只有了解设计艺术的精髓,才会认识到任何设计手段都是为设计观念进行服务的,具体的设计方式是手绘还是电脑,必须从设计的需要出发。
因此,在学院教育和设计实践过程中,必须强化对手绘设计的学习和应用,对初学者进行正确的设计观念的教育,使他们认识到手绘设计的生命力还很旺盛,对传统的手绘设计作品进行再研究;在设计实践活动中,则挖掘手绘的巨大潜能,丰富手绘的手段,从传统中继承手绘艺术的精髓,让手绘设计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使手绘设计和电脑设计二者形成互动、互补的正确关系,使设计艺术手段更加丰富与完善。
我街手绘 报名热线0371-63923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