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瞰世界港口业_Valley小阳_百度空间

作者:顺风 分类:科技

2004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超越鹿特丹港,成为世界第二大港,集装箱吞吐量名列世界第三;2005年举世瞩目的上海洋山港区将开港运作。”2005开年,上海港口管理局局长许培星发布的这两条消息,着实让中国港航业同仁振奋。

据统计,2004年上海港全年货物吞吐量完成3.79亿吨,同比增长19.8%,超越鹿特丹港(约3.54亿吨),位居新加坡港(约3.88亿吨)之后,成为世界第二大港;同时,集装箱吞吐量连跨1200万、1300万、1400万TEU(标箱)三个大关,完成1455.4万TEU,同比增长29%,约占全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量的24%,居香港、新加坡港之后列世界第三。

而在10多年前,上海港还只是世界集装箱大港中的无名之辈。1990年,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仅为45万TEU,1996年还不到200万TEU。但近几年上海港“连升三级”,如今已以世界{dy}大港为目标。

“成为制造业中心和世界工厂后,中国与美国、欧洲、亚洲之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贸易流量。”业内人士分析中国港口业发展的原因时认为,随着沃尔玛等公司把更多的采购工作转移到中国,TCL和联想等中国制造商增加出口,以及中国进入重化工阶段后对大宗货物的需求飙升,中国大陆港口运输量的增长速度惊人。

有资料显示,2004年中国沿海主要港口全年吞吐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比2003年增长21.9%;集装箱吞吐量5660万TEU,增长27%。


虽然从理论上说,进出中国的运输量的增加会使周边地区的港口得益,但是世界港口业的竞争仍然存在,甚至日趋激烈。

新的国际枢纽港体系
“在货流大量增长的时候,正是改变格局的关键时候。”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隆国强说。

如今,中国已占到世界集装箱吞吐量的近四分之一。在国际海运最重要的两条干线亚洲至北美和亚洲至欧洲的航线上,中国内地和香港所占份额分别达到六成和五成以上。像世界{zd0}的集装箱班轮公司——马士基海陆公司,在五条亚欧航线中有四条,而七条太平洋航线中有六条直挂中国。

货流的变化导致港口格局的改变。过去,中国内地的港口在世界港口中默默无闻;而现在,上海、宁波、广州、天津、大连、秦皇岛和青岛7个港口进入世界亿吨港行列;在世界集装箱运量前5名中,香港、上海、深圳三地稳居其中,中国已跻身全球港口大国。

事实上,纵观世界港口吞吐量的国际排名,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排名经历了一个由西欧向北美再向东亚推进的变化。这一变化,也正与各国的重化工进程以及世界制造基地的梯度转移联系紧密。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日本、亚洲四小龙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带动了港口业,尤其是集装箱吞吐量的高速增长。此后,世界制造业基地逐渐向中国转移,中国替代了亚洲四小龙,成为世界集装箱吞吐量快速增长的推动力量,也使得世界集装箱吞吐量进一步向东亚集中。”中原证券研究所余建军说。2004年,世界xx集装箱港口中,东亚就占了六个。

除了经济的原因,船舶大型化对世界港口格局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如今,在大西洋航线和亚欧航线上早已出现了运载能力达6000TEU的大型集装箱船。现在的新动向,是一些轮船公司计划订造集装箱单船运载量9000TEU或10000TEU的集装箱运输船。其中,中国海运中海集团已经订造9600TEU的集装箱船;英国铁行渣华公司则正在寻找合适厂家设计制造10000TEU的集装箱船。

全球超大型集装箱船越造越大的趋势,使港口应接不暇。如法国勒阿弗尔港将投资48亿法郎改善港口设施;日本的横滨港南本牧码头建成16米水深泊位,并设置了世界上{zd0}的装卸桥,能装卸1.2万TEU的超大型集装箱船;印度尼西亚计划投资2.4亿美元扩建巴淡岛港口。

专家预测,未来10年至20年间,由于船舶大型化,会出现一个全新的全球港口网络,逐步脱离现今以欧美、欧亚、亚美三大主干航线为基础的国际枢纽港体系。

在这个港口新网络中,将由赤道环球线中心港担纲,成为世界航运体系的核心层。在这条航线上约有5—8个中心大港,可能运输世界贸易量的50%以上。

新网络的支持层是区域性国际枢纽港,以南北方向支持中心港,集散区域的国际贸易货物。{zh1}一个层面是大量的区域性喂给港,主要向本区域的国际枢纽港集散国际贸易货物。 作为具备地理优势和腹地或中转优势的港口,都力争成为中心港或主要枢纽港,因而会出现在较小区域内多个港口竞争同一类型的主港位置。

东南亚:香港与新加坡之争
在东南亚,香港与新加坡为世界集装箱首席地位激烈竞争。

作为东南亚的两大枢纽港,香港和新加坡港口就实力而论,无论是地理位置、地区经济发展还是吞吐能力、吞吐量,都旗鼓相当。

从地理位置看,新加坡拥有处于马六甲海峡要冲的优越位置,并不亚于香港所处的南中国的位置。从经济类型来看,新加坡与香港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似性,如新加坡也属于城市经济,也是亚洲地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从港口硬件和作业效率来看,新加坡港连续11年被亚洲货运新闻杂志评为亚洲{zy}港口,实力不俗。而作为世界三大xx良港之一的香港,港航条件十分成熟,而且背靠珠江三角洲经济腹地,有地利之便。

在这场竞争中,新加坡又面临着马来西亚港口的价格竞争。2000、2002年,咄咄逼人的马来西亚丹戎帕勒帕斯港以低价为诱饵,在短短两年之间,先后从新加坡挖走全球两大船运公司“马士基海陆”和台湾“长荣海运”。为此,新加坡政府决定从2005年起调低某些船只的海港税,减幅达20-50%。

香港则成功利用政府的“积极不干预政策”,从上世纪90年代便开始纷纷入主中国内地发展集装箱港口。同时,香港并未放弃本地港口的发展,超过100亿港元投资的9号码头,拥有6个集装箱泊位,占地面积70万平方米,已于2004年建成,新增吞吐能力260万标准箱。此外,10号、11号码头选址的可行性研究也正在进行。

但是,香港的地理位置虽然接近货源充沛的珠江三角洲,不少货物却被邻近的深圳、广州等港口拦截。2004年,香港尽管仍是世界{dy}大集装箱港,但其吞吐量的增幅很小,仅为7.3%,而新加坡港的升幅高达16.1%。2003年,香港吞吐量{lx1}新加坡13%,2004年则只有3%,大有被新加坡赶过的危险。

东北亚:中、韩之争
在东北亚,为争夺东北亚航运中心的竞争同样激烈。

目前,上海港的排名虽然靠前,但其国际中转量不足。有资料显示,上海港的国际中转量仅占总货物的1%左右,而香港却高达40%。中国内地出口到欧美等地的货物中70%要通过韩国釜山港中转。由于国际枢纽港的重要标志是国际集装箱的中转量(通常说,这一比重至少应在20%以上),因此,原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李灏认为:“到目前为止,中国沿海的几大港口,严格地讲,还不能称之为国际枢纽大港。”

但是,随着洋山深水港的建成,以及自由贸易区的设立,专家预计,2011年上海将成为东亚区域集装箱港口吞吐量{zg}的枢纽港,其集装箱转运量将增至770万TEU。上海港的崛起将必然给其竞争对手,如中国台湾省的高雄港、韩国的釜山港和光阳港带来负面影响,也必然使中国沿海其它港口受到一定影响。

为了应对上海港的冲击,保住东北亚枢纽港的地位,韩国先是表明,对釜山港的投资不会逊于上海港。上海港每投资一元,釜山港亦会作出不低于相同数目的投资。2003年,韩国又举起降价的大旗,将釜山港和光阳港口对航运公司收取的费用下调一半。尽管如此,釜山港2004年仍要把全球第三繁忙集装箱中心的地位拱手让给上海。

在中国北方,尽管大连被中央确定为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但形势不容乐观。在这个地区,很多大公司已将釜山作为东北亚的机动港,而中国的港口处在后发的位置,竞争环境比较恶劣。

“韩国的仁川每年把一个月份作为中国节,将中国环渤海各个城市的官员请到仁川,称这儿可以作中国各个港口的枢纽,韩国已看出中国环渤海地区没有一个港口能够成为枢纽港,天津港成为枢纽港的可能性非常小,青岛港也很难成为枢纽港,大连港的吞吐量并不大,因此希望中国北方的港口资源和集装箱吞吐量都转移到韩国去,这说明国际竞争非常激烈。”国家商务部对外贸易研究院跨国研究中心主任王志乐认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航运业争夺的主战场。

“在北方,究竟谁能成为枢纽港,竞争非常大。”辽宁师范大学教授韩增林认为,要真正把大连建成东北亚的国际航运中心,面临的挑战相当严峻。

未来格局:在竞争中合作
与亚洲港口一样,欧、美的港口也处在激烈竞争中,以图在新的港口网络中站有一席之地。鹿特丹、安特卫普、汉堡等港口激烈争夺欧洲的集装箱中心枢纽港,而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与长滩也对抗激烈。

为了在竞争中生存下去,一些港口开始寻求相互间的合作,比如美国的西雅图港和塔科马港。

西雅图港和塔科马港位于美国北部华盛顿州。两港相距不远,是美国西海岸的两大重要港口。近年来,随着亚太地区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远东——美西航线的集装箱货量大幅度增长,美西海岸的港口竞争日趋激烈。两港之间存在竞争,还要共同面对温哥华港以及奥克兰港、洛杉矶/长滩港等本土港口的竞争。为了增强本地区的港口整体竞争力,建立双赢,两港采取了竞争与合作的战略,在港口基础设施、融资方面进行合作,吸引了更多的船公司和货主。

“西雅图港和塔科马港的成功竞合,对中国的港口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中国的港口应该突破行政区域限制,形成合力,以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

最明显的例子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立。

“光靠上海建不成国际航运中心,必须依靠苏浙沪三地的密切合作。”上海市港口管理局局长许培星表示。

上海组合港办公室主任曹忠喜说,与洋山港配套的交通物流问题、货物进出转运问题等,都需要长三角沿岸各港口配合。像具有深水优势的宁波港,就可以打造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深水外港。

“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能成为真正的头等集装箱枢纽港的毕竟是少数。”专家认为,地理位置、航道条件、腹地经济、管理体制等,都将成为制约港口发展的因素。因此,成为新一代枢纽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配合。



郑重声明:资讯 【鸟瞰世界港口业_Valley小阳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