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邮票知识(三)---邮票上的{dy}

                   世界上{dy}枚邮票——黑便士

    黑便士邮票之所以采用维多利亚女王头像为图案,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既要代表国家的xx性,又要表现出国家发行的有价票券的严肃性。在印刷上采用了当时欧美国家印制钞票时已普遍采用的{zxj}的雕刻版印刷工艺,并使用了难以伪造的xx水印纸。图案顶部中间有“Postage”(邮资)字样,左右两角是交叉十字图形,底部中间是面值“ONE PENNY”(1便士)。横12 枚,竖20枚,一全张240枚,面值恰好1英镑。为防止伪造,除每枚邮票都有一个王冠水印外,邮票的下部左右两角各印一顺序排列。如{dy}枚是A、A;第二枚是A、B;第三枚是A、C……直至A、L,共12枚。竖行左下角的字母依次为A、B、C……直至T,右下角的字母均相同。由每枚邮票下面两角的两个字母可以准确地判断它在整张邮票中的位置。如一枚邮票左下角的字母是C,右下角的字母是D,那么这枚邮票便是第三行的第四枚。1840年5月6日正式开始使用,与“黑便士”同时使用的还有“蓝便士”(面值两便士的蓝色邮票)。邮票在世界上诞生了。

               

 

             

 

              

                      邮票发明者:罗兰希尔爵士

 

                 

 

        中国{dy}枚邮票《大龙邮票》的故事及邮票的历史

    187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烟台和牛庄(营口)等五处设立邮政机构,附属于海关内。上海海关造册处当年即印制以龙为图案的一套3枚邮票发行。邮票图案正中绘xxxxxx,衬以云彩水浪,邮票的颜色和面值不同。面值用银两计算:一分银(绿色,寄印刷品邮资)、三分银(红色,寄普通信函邮资)、五分银(桔黄色,寄挂号信邮资)。这是我国首次发行的腑票,隼邮界习惯称为“海关大龙”简称“大龙邮票”。

    全套共有3种面值,币制为关平银,1分银为绿色,3分银为红色,5分银为黄色,刷色有深浅暗亮等差异,采用凸版印刷,有背胶,齿孔12.5度。由上海海关造册处印制,先后分三期印制、发行,根据票幅和纸张等特征分为:
  薄纸大龙 1878—1882年印制,为{dy}期。纸质韧薄,略呈透明,图框间距约2.5mm,后期全张为25(5×5)枚,但3分银全张为20(5×4)枚。此期印量最多。
  阔边大龙 1882年印制,为第二期。图框间距约4.5—5.0mm,纸张比较复杂,有的脆薄而易裂损。因纸张尺寸关系,3分银全张改为15(5×3)枚,除3分银外,另外两种印量较少。5分银新票存世尤少,为名贵品,俗称黄5分,全张新票为孤品,原由美国集邮家施塔收藏,曾被中华邮票会誉为“西半球最罕贵之华邮”,1991年由香港林文琰购藏。
  厚纸大龙 1883—1885年印制,为第三期。纸质厚而不透明,图框间距2.5—3.25mm,因子模磨损和纸张尺寸关系,全张都改为20(4×5或5×4)枚。按齿孔形态又分光盼、毛齿2套。

      不同的缘故,分三次刷发.{dy}次1878年发行,因用硬性半透明薄纸,称为“薄纸大龙"第二次于1882年发行因排版时每枚邮票之间的距距离稍大,票幅比{dy}次的纵横各宽出2毫米,称为“阔边大龙“,其中5分银未使用过的新票极少见,25枚的全张新票存世仅一张,是中国早期邮票最xx的孤品;第三次于1883年发行.纸质比前两次都厚一些,通称“厚纸大龙“因打孔机的缘故,打出来的齿孔有光齿和毛齿两种,光齿的又称“厚纸光齿大龙“邮票齿孔周边带有纤维毛的称“厚纸毛齿大龙“邮票.大龙邮票后由于铜模损坏,没有再印大龙邮票是中国发行的{dy}套邮票,在邮票发行史上具有重要位置,因而比较珍贵,在纪念大龙邮票发行110周年时,邮电部于1988年7月20日发行小型张一枚,以全套3枚大龙邮票为主图,采用票中票的形式设计,首次用7色机印制成功,这在邮票印制史上罕见的,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在北京香山举办“大龙邮票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邮票博物馆举办大龙邮票专题邮展,中国集邮出版社出版大龙邮票纪念专集,还摄制了中国邮票电视系列片(一)---大龙邮票电视专题片.

            

郑重声明:资讯 【[转载]邮票知识(三)---邮票上的{dy}】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