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行业租赁市场分析 转载_五味子_新浪博客
机床行业租赁市场分析

本文包括对租赁物----狭义机床和租赁物生产企业的分析,也有对租赁业务操作模式的分析。由于机床使用者----承租人多为加工制造业的中小企业,面广量大,不易进行整体分析,因此,举个例进行了典型分析。
一、租赁物现状分析
 适用租赁的机床产品,要具备通用性强、高单价、长寿命等特征。金属切削机床,成形机床,锻造机械等大部分都是优质的租赁物,而作为当代机械制造业主流装备的数控机床,包括常规数控机床和xx数控机床,则是机床租赁投放的{sx}。
(一)机床的概念与分类
机床是对金属或其他材料的坯料或工件进行加工,使之获得所要求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的机器。机床是制造机器的机器,也是能制造机床本身的机器,这是机床区别于其他机器的主要特点,故机床又称为工作母机或工具机。机床是机械工业的基本生产设备,它的品种、质量和加工效率直接影响着其他机械产品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因此,机床工业的现代化水平和规模,以及所拥有机床的数量和质量是一个国家工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机床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划分为多种类型,而狭义的机床仅指使用的最广泛、数量最多的金属切削机床。
作为本文租赁物的机床,主要是指金属切削机床,成形机床,锻造机械。
金属切削机床可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划分为多种类型。按加工方式或加工对象可分为车床、钻床、镗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螺纹加工机床、花键加工机床、铣床、刨床、插床、拉床、特种加工机床、锯床和刻线机等。按工件大小和机床重量可分为仪表机床、中小型机床、大型机床、重型机床和超重型机床;按加工精度可分为普通精度机床、精密机床和高精度机床;按自动化程度可分为手动操作机床、半自动机床和自动机床;按机床的自动控制方式,可分为仿形机床、程序控制机床、数字控制机床、适应控制机床、加工中心和柔性制造系统;按机床的适用范围,又可分为通用、专门化和专用机床。
(二)国产中xx数控机床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国产中xx数控机床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数控机床产量每年递增40%左右,2006年数控金切机床产量达到8.5万多台,国产立式加工中心、数控车床、数控齿轮机床、数控磨床、数控大重型机床获得了使用单位的广泛认可,认知度迅速提高。在国外数控技术向高速、精密、多轴、复合发展的总趋势下,我国数控机床的高速加工技术、精密加工技术、五轴联动及复合加工技术取得了突破,打破了国外垄断和封锁,自主创新开发了一大批新产品,进入国民经济重要领域。
  1,高速加工技术进入xx
  国产高速加工中心自主开发的新产品取得了突破。如大连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沈阳机床集团公司的高速加工中心组成的生产线在国际招标中中标,进入国产汽车发动机缸体及缸盖生产现场。宁江机床公司五轴高速卧式加工中心主轴转速达4万转/秒,快速进给60米/秒,进入了航空制造业。沈阳机床集团公司、济南二机床集团公司的高架式和龙门移动式高速数控铣床进入了航空航天制造业。
  2,五轴加工机床国产量加大
  五轴加工技术和机床长期受制于国外。近年来,我国五轴加工机床和技术突破了国外的封锁,取得了快速发展。五轴五联动加工机床国内生产厂家已增至20家。国产五轴叶片加工机床目前已能批量生产,北京机电院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五轴叶片加工中心已有十多台在东方汽轮机厂使用,替代了进口产品。首台为航空发动机叶片加工的产品已通过使用方认可和验收。桂林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十余台五轴加工铣床进入航空制造业。大连、沈阳、济二等机床厂的五轴五联动加工机床也进入了航空航天制造业和通用机械制造业。沈阳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最近自主研发的主轴A、B轴摆动的五轴立式加工中心和龙门加工中心,打破国外长期技术封锁,首台即得到了飞机制造业的青睐。华中数控等公司已能生产和提供五轴联动数控系统和加工软件。
  3,复合加工技术渐成气候
  复合加工技术是国外最热门的技术。我国复合加工机床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发展到自主开发,已有多家企业能提供五轴车铣中心。沈阳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已能成系列生产各种规格的五轴车铣中心,已有多台车铣中心产品出口到德国、美国等。沈阳机床{zd0}规格五轴车铣中心特别适合于大型柴油机曲轴等复杂零件的加工。大连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的五轴车铣加工中心已被大连一家合资公司采购。
  4,精密加工技术开始应用
  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纳米磨床、北京机床所精密机电公司能提供自行开发的超精车床和超精曲面加工机床。杭州机床集团成功开发的叶片根部成型平面磨床已用于飞机发动机制造企业。
  5,大重型数控技术xxx突出
  近几年,国产大重型数控机床已广泛应用于发电设备制造业、冶金矿山制造业、船舶制造业。国产数控重型卧式车床、数控重型立式车床、立式车铣中心、数控落地镗铣床、大重型数控龙门铣床已得到重型机器制造业的认可,与国外同类机床相比,具有较强的xxx优势。
(三)中国继续保持世界{dy}大机床消费国地位
  2007年中国机床消费金额为161.7亿美元,占世界机床产值的23%,继续保持世界{dy}。消费占比比2006年又增加一个百分点。即世界机床产值接近四分之一是中国消费的!中国机床消费值超过据世界机床消费第二第三位的日本德国之和。市场促进生产,中国继续保持着拉动世界机床工业的发动机地位。世界机床主要消费国(地区)依次是:中国、日本、德国、美国、意大利、韩国和中国台湾。以上七家消费了世界机床生产的71%。
2007年世界各主要机床生产国金属加工机床消费值单位:百万美元
排序 国别(地区) 2007年 2006年 同比%(按美元)
1 中国 16170.7 13100.0 23
2 日本 7619.4 7858.6 -3
3 德国 7252.1 5139.7 41
4 美国 6171.8 6361.2 -3
5 意大利 5056.0 3786.2 34
6 韩国 4150.0 4020.0 3
7 中国台湾 3785.0 2887.0 31
8 巴西 1822.2 1423.2 28
9 印度 1774.8 1191.2 49
10 墨西哥 C1669.6 1245.9 34
小计 55471.6 47013.0
世界总值 67671.0 57814.8

2007年世界机床进口前十名 单位:百万美元
排序 国别(地区) 2007年 2006年 同比%(按美元) 进口/消费%
1 中国 7072.0 7243.0 -2 43
2 美国 4253.6 4474.6 -5 69
3 德国 3694.5 2535.4 46 51
4 中国台湾 2815.0 2010.0 40 74
5 意大利 1990.9 1397.4 42 39
6 墨西哥 C1544.8 C1154.1 34 93
7 韩国 1400.0 1358.0 3 34
8 印度 1317.8 837.1 57 74
9 法国 1252.0 1071.6 17 77
10 英国 1178.3 921.6 28 126
小计 26518.9 23002.8
世界总值 36045.8 31445.5
(四)中国人均机床消费增长较快
  人均机床消费金额也是能从一定角度看到其机床工业的发展情况。一般人口多的国家都处末位。如中国和印度。经过这几年的努力,目前中国是12.45美元/人,居第24位(2002年只有4.41美元/人);巴西9.90美元/人,居第26位;俄罗斯4.18美元/人,居第27位;印度1.67美元/人,居第29位。中国不但在“金砖四国”中处{lx1}地位,还超过葡萄牙和阿根廷。
二,生产商现状分析
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统计, 按照2007年年底汇率折算,我国全年机床销售产值达到111.9亿美元;进口70.7亿美元;出口16.5亿美元;消费166.1亿美元,中国已连续第六年成为世界机床{dy}大消费国和{dy}大进口国,产值继续保持在世界第三的位置,出口排名预计达世界第八位。
由于中国的机床生产和消费都在世界机床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分析机床市场的发展几乎难于把国内和国外进行割裂分析。目前,机床市场具有如下特点:
(一)世界机床生产高速增长
2007年世界29个主要机床生产国(地区)共计机床产值为708.6亿美元,同比增加19 %。从2003年起,世界机床生产一直以较高速增长,产值前五名依次为:日本、德国、中国、意大利、韩国。五名产值之和占世界产值的70.2%.日本产值占世界产值20.4%,超过世界产值的五分之一。中国机床产值(107.5亿美元)保持世界第三位置,和第二名德国的差距大大缩小。
  2007年产值按美元计算增幅超过20%的除中国外还有:德国(26%)、意大利(27%)奥地利(40%)、土耳其(25%)、捷克(45%)、墨西哥(36%)印度(30%)和巴西(21%)等。2007年世界机床产值同比增速接近20%,市场好是原因,而美元对人民币和欧元贬值也使得用美元表示的世界机床产值更趋高增长。
      2001-2007年世界机床产值 单位:亿美元
年度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产值 362 322 363 453 519 595 709
同比增长% -3.2 -11.1 12.7 14.3 14.6 19.0 24.8
 (二)中国机床产值保持世界第三位置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机床工具行业的发展速度从未低于15%(年增长率),一般都在20%以上运行;年销售额从400多亿元增加到2000多亿元。机床工具行业的各个小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可以说,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已从一个以战略地位为主的基础性行业逐步发展为战略地位与经济地位并举的重要的基础性和支柱性产业。在沈阳、大连、齐齐哈尔、辽宁、广东、重庆、山东、江苏、陕西等省市和中心城市,机床工具行业都已成为当地经济支撑和产业集聚的标志。
按国家统计局金属加工机床数据,2001年度,中国广义的机床企业总数2055个,其中,金属切削(包括特种加工)机床业主要企业415家。2007年,金属切削(包括特种加工)机床业企业已经发展到1030家。2007年中国机床产值折合成美元达107.5亿美元,产值比第二名的德国少19.75亿美元,占世界机床产值的15.2%,而2006年仅占11.9%,提高了3.3个百分点。2007年,国产金属加工机床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首次突破50%,达到57.4%;国产数控系统产量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也突破了50%。未来我国机床替代进口的空间仍然很大。
2007年世界机床生产前十名的国家
排序 国别(地区) 产值(百万美元) 世界产值占比(%)
1 日本 14443.5 20.3
2 德国 12725.4 17.8
3 中国 11190.0 15.7
4 意大利 7272.7 10.2
5 韩国 4550.0 6.4
6 中国台湾 4378.0 6.1
7 美国 3578.0 5.0
8 瑞士 3323.8 4.7
9 西班牙 1436.8 2.0
10 巴西 1157.8 1.6
小计 64056.0 89.8
世界总值 70857.5 100
中国机床出口16.5亿美元,继续保持世界第八。我国机床出口值占产值仅为15.4%,继续扩大机床出口,特别是xx和数控机床的出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2007年世界机床出口前十名 单位:百万美元
排序 国别(地区) 2007年 2006年 同比%(按美元) 出口/生产%
1 德国 9167.8 7516.0 22 72
2 日本 7610.1 6513.0 17 53
3 意大利 4207.6 3318.7 27 58
4 中国台湾 3408.0 2964.0 15 78
5 瑞士 2457.5 2236.7 10 74
6 韩国 1800.0 1450.0 24 40
7 美国 1659.8 1802.3 -8 46
8 中国 1651.3 1190.0 39 15
9 英国 922.2 879.2 5 135
10 比利时 873.2 721.3 21 207
小计 33757.5 28591.2
世界总值 39252.4 33151.1
(三)中国企业进入世界20强
2004年大连机床集团并购德国兹默曼公司,沈阳机床集团并购德国希斯公司,2005年北京{dy}机床并购德国科堡公司,资产重组使中国的机床企业产生了质的飞跃,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获得很大提高。
截至2006年3月,世界前20名机床企业排序表
排序
公司名称 国别 截止财政
年度 机床产值
(百万美元) 总产值
(百万美元)
1 山崎马扎克 日本 2006.03 1818.0 1818.0
2 通快 德国 2005.06 1472.0 1777.4
3 吉德曼 德国 2005.12 1400.5 1400.5
4 大隈 日本 2006.03 1345.4 1345.4
5 天田 日本 2005.03 1312.0 1874.2
6 森精机 日本 2006.03 1292.1 1292.1
7 马科斯考 美国 2005.12 1200.O
8 牧野 日本 2006.03 854.4 1095.4
9 阿奇夏米尔 瑞士 2005.12 851.3 851.3
10 丰田 日本 2005.03 840.7 2272.1
11 舒勒 德国 2005.09 718.1 718.1
12 大连 中国 2004.12 680.1 711.5
13 蒂森 德国 2005.09 677.0 55369.4
14 哈斯 美国 2005.12 574.3 574.3
15 沈阳 中国 2004.12 548.2 548.2
16 伊玛格 德国 2005.12 547.O 547.0
17 格劳伯 德国 2006.03 510.5 510.5
18 斯来福临 德国 2005.12 483.2 483.2
19 艾达 日本 2006.03 482.8 482.8
20 格利森 美国 2005.12 470.9 470.9
前20名机床企业的分布(产值单位:百万美元)
国别 列名企业数 列名企业机床产值和 排序
日本 7 7845.4 1
德国 7 5808.3 2
美国 3 2245.2 3
中国 2 1228.3 4
瑞士 1 851.3 5
小计 20 17978.5
三,我国机床行业的特点及问题
(一)近年来中国机床行业的运行特点
1,行业规模巨大,高速健康运行
  中国是继美国、意大利后的世界第三机床生产国。“十五”期间中国机床工业销售和利润的年均增长率为30%和95%。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利润也在快速增加,市场增长不仅体现在产品{jd1}数量的增长,也体现在产品档次和附加值的提高。但是目前中国仅仅只是世界机床生产大国,而依然不是机床生产强国,市场的发展空间仍然很大。
  2, 数控机床高速发展,且发展空间仍很大
  1992年数控机床只有4200多台,10多年间,中国数控机床增长了20倍。发展极为迅速,而且目前政策支持和行业扶植的也都是数控机床。从产值来看,目前国内企业能基本占有经济型数控机床市场,普及型数控机床市场只能占有30%~40%,xx数控机床市场(一般用于军工、航空航天、铁路等行业)。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机床行业租赁市场分析 转载_五味子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