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把核废水排入大海,还有其他更有效的处理办法吗?
日本最终还是选择了污染整个地球,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政府计划排放核废水123万吨来自福岛核泄漏进入太平洋,为什么要向太平洋排放核废水?难道就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吗?

10年之前日本发生大地震,引发了海啸。海水冲毁海堤,淹没工厂。核电站受到地震和海啸的影响导致核设施冷却系统在随后几天中发生故障,冷却液在核电站的四个不同位置发生泄露,为了降低核反应堆的温度。日本向反应堆内部源源不断地注入海水进行冷却,这些海水就成了核污水。

核污水被检测出含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为了减少污染,这些核废水经过复杂的过滤系统大部分放射性物质已经去除,但其中有一种元素氚,就没有那么容易处理。核废水里的大部分放射性物质通常不具备蒸发性,如今也有较为成熟安全的技术来处理,一般采取蒸发核废水浓缩核废料的方式,把固态核废料做成固体封存。但是核废水里的氚就不行了,它在大自然中是以气态存在的。

目前,核废水的储罐已超过123万吨,这几乎可以填满578标准的游泳池。 此外,核废水仍在以每天170吨的迅速增长。存储空间目前已经快用完了,日本选择把上百万吨具有核辐射的水直接倒进大海。这引起了很多国家的担心,不单单是人类,海洋中生活的动物、海岸线附近的农作物、植物等都会受到辐射,对沿海的渔业经济、农业经济造成损失。最终,这些被污染的蔬菜瓜果、海鲜还是会来到人类的餐桌上。

如果日本把核污水排放到太平洋里,就等于是打开潘多拉魔盒。未来日本可能也不打招呼了,直接将处理过的核污水排入大海,甚至为了省钱,核污水不经过处理就排放到大海里。

根据洋流走向大致分析,核废水影响的可能不仅有日本,还有沿太平洋的国家或地区。之所以日本选择把核废水排入太平洋,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日本东岸有日本暖流,它会源源不断把日本东岸排泄的污水向北太平洋输送,汇入北太平洋暖流,到达北美西海岸。

来到北美洲西海岸之后,混杂着核废水的洋流接下来会顺着阿拉斯加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北赤道暖流、赤道逆流、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等,在整个北太平洋循环,逐渐被稀释,沿岸国家和地区有十余个,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总量在 10 亿左右。而扩散到中国的时间只会更短。韩国媒体指出,被污染的海水只需要220天就会抵达济州岛,400天后就会到达韩国西海岸。

距离东日本大地震已经过去了10年,但在今天福岛近海捕捞的鱼类仍然被检测出放射性物质超标,去年,日本宫城县沿海村子还出现一只9足章鱼,专家鉴定后提醒渔民要小心,因为村子距离福岛核电站所在地很近,不排除这种动物变异与辐射有关。

那日本这么做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

渔业是日本的一个重要产业。是世界渔业大国,拥有世界第一大渔场北海道渔场,捕鱼量位居世界xx,是全球重要的渔业出口国。如果核污水排入大海,将对日本渔业产生重大负面影响,一方面,由于核污染导致的鱼类死亡,海洋鱼类产量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另一方面,消费者担心食用核污染海域的鱼类可能会影响自身健康,从而导致对海洋鱼类需求下降。如果日本执意要排放核污水,中国乃至全世界消费者都会反对购买日本鱼类产品。那么日本为什么要做这种看起来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呢?原因在于省钱,

其实解决核污水的办法并不是没有。经过进化的核废水的放射性在20年到30年之间会持续衰减,到100年以后,估计放射性自己也就没了,这算是最安稳的处理方法。也就是说只要再修四倍大小的储水罐,未来100年就不用担心了。

其实国内的很多医院都是这样做的,例如伽马就是一个放射性疗法,采用的是钴60产力的伽马射线,进行一次性大剂量的聚集照射。所以这种医院都有医用放射性废水衰变池,那为什么日本不这样做呢?很简单,东京电力公司的地皮不够用,那为什么他们不能买呢?东京电力公司去年的营收是547亿美元,在全球500强企业里面排名188位。难道拿不出资产来买地?不是不买,而是单纯的不想。在日本这个寸土寸金的国家,扩建土地对他们来说可不划算,哪有直接倒进大海来得划算的?这还不是最打脸的。

其实美国才是最早往海里到核废料的国家,美国在1945~1965年间曾在旧金山附近的海上倾倒了近5万桶放射性废弃物,此后又选定太平洋40个倾倒放射性废弃物区。这些被倾倒的放射性废弃物,造成海洋放射性污染,同时到鱼体内的放射性含量,足以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其潜在危险性和难以弥补性也为世人所担忧,由此海洋倾倒废弃物引起了国际社会的xx。所以,老美其实是往海洋里面倒核废料的始作俑者。最有意思的是日本,由于受不了老美频繁的往太平洋倾倒核废料,日本开始为了伦敦公约积极的奔走呼号,最终成为促成该公约生效的核心国家之一,而今天日本竟然要公开违反自己曾经主动牵头制定的伦敦公约,着实打脸。
郑重声明:资讯 【除了把核废水排入大海,还有其他更有效的处理办法吗?】由 中山市昊禹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