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洪涛的博客-不要害怕2500—2800点新箱体正在构筑中: 康洪涛的博客

近期市场根本不管全球如何走,就是闷头自己玩自己的。我想这是为了农行上市做好前期准备。对于今日的下跌很多人给出不同的理解,如国家开始逐渐的征收房地产税收等打压了市场。其实我们观察市场,房地产股并不是跌的最多的,本次房地产政策的利空在于那些拿着房子做差价的,不是我们本身的刚性需求,那么这对于市场的影响还能剩多大呢? 故此,我认为把本日的下跌全部推究到这样的消息上也有点不靠谱,诸如此类的下跌原因还有很多,什么海外市场下跌,什么技术要整理,更加可笑的还有认为可能2次和3次探底等等。 我不知道大家如何看待市场,我压根就没有看出来要探底,还要分几次。我开始上来就指明走势可能是个新箱体,至于能探底几次,如何迂回,就是市场的任务和责任。还是那句话,不出意外的情况下——没有超级利空政策出台和加息等等突如其来的变化,短线股指很难再次跌破2500点,也不应该再次跌破2500点。当然市场不可能是理性的,可能是疯狂和漫无边际的。 所以,前期我在博客都不知道说了多少次了,本次的整理加速下跌后,不会轻易的回来,反弹的机会在于个股不在于大盘。原本大盘的空间也不大,尤其是我指明的箱体理论,就在在2500点—2800点之间震荡。不要上涨超疯狂,下跌很低迷,市场到了今天的份上,就是波段和差价,其他还有什么好想的呢?至少我可以负责任的讲,2500点上下应该是个中期的业绩底,至于什么时间出现市场底部,还要看时间。但现在就农行没有上市之前,市场的合理平稳应该是6月份整体的的主旋律。 我更加真切的认为,也是我上周在中央台节目中的{zh1}一段话,6月份的行情我看的是先跌后涨的行情,箱体中个股差价很明显。这不是在今日下跌的情况下安慰大家,实在是怕大家害怕和吓唬自己。真的没有必要在这样的时刻害怕,目前这个位置就短线而言,还能跌到哪里去呢,扬言要再次探底的说法也许是没动脑子的结果和笑谈。 6月份的机会在哪里呢? 从周一的盘面表现来看,生物医药板块整体表现较为活跃。一方面,生物医药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未来有望获得更多的政策扶持,未来发展空间值得期待。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医改覆盖面的进一步加大和基本xx制度落实范围的扩大,相关的生物医药企业业绩增长有望得到保证。统计数据显示,医药上市公司收入增速呈现出底部回升趋势,2010 年一季度实现收入466.55 亿元,同比增长23.91%,实现利润总额64.79亿元,同比增长49.85%,利润总额增速快于收入增速,盈利状况明显向好。事实上,5月份以来生物医药个股已受到主流资金的积极追捧,整体表现明显强于大盘。 除了生物医药板块之外,包括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物联网、航天军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均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未来产业政策支持力度较大,相关的创业企业将面临快速增长的机会。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望继续成为主流资金重点布局的结构性热点之一。 基金仓位变化透析市场先机 本期基金整体测算仓位没有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据中国银河证券测算,至上周四(5月27日),样本全部基金平均仓位约72.5%,对比一周前(5月20日)下降1.6%。其中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约75.4%,下降1.8%,偏股型基金仓位约70.4%,下降1.4%,平衡型基金仓位64.5%,下降0.9%。对比两周前数据(5月13日),股票型基金仓位下降9.7%,偏股型基金仓位下降9.0%,平衡型基金仓位下降8.8%。这从一定程度验证了我们在五月初的判断——基金作为市场中具有影响力的机构投资者,从过去的历史分析,很难在单边持续下跌的市场环境中迅速减仓,往往是单边下跌结束后的震荡行情中,配合市场企稳后逐步提高的买方承接力而逐步减仓。 如果将07、08、09三个自然年分别简单地划分为牛市、熊市和牛市的话,以具有代表性的股票型基金为例,其三年中的平均仓位分别是81.6%、70.1%和80.6%,即牛市中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在81%左右,而熊市中则在70%左右。 而目前股票型基金75.4%的仓位水平介乎于牛市和熊市标准的分界线上,若宏观经济不能完成结构调整并出现显著通胀的话,基金很可能继续减仓步入熊市,反之通过结构调整、控制住通胀并释放民营经济为主新的有效的制度红利,则经济会步入新的持续增长轨道,基金会提高仓位配置市场也随之步入牛市阶段。当然如此简单的二分法仅能说明概念,远不能触及现实的复杂性,但在目前敏感的时间点,也不失为我们正确看待基金仓位变动的一个独特角度。 总之: 沪深A股市场即将进入“六绝”的时间周期,历史会重复,但不会简单的重复,特别是在目前期指背景下的全流通市场,其运行轨迹并无历史可循,但可以肯定的是,由于资金、融资规模、股期定价引导、部分品种估值泡沫累积和国际资本市场动荡等多因素汇集,其波动性或超过市场预期,进而体现风险与机会的共振,回避相关品种风险,波动中把握品种机会将是应对市场的关键。 从投资风险的角度来看,研究认为两类泡沫化品种的风险更为突出。首先是创业板品种,从时间跨度上来看,创业板已经运行了7个月时间,其总体发行PE在65-120倍,上市后形成数十倍PB的估值,远高于国际创业板市场。由于其推出经济刺激政策和利益机构推升股价较强烈的阶段,其泡沫化累积已经比较严重,IPO上市一年后的部分股东流通,或提前影响其炒作的热情或相关维持股价的成本。因此从目前创业板股票风险来看,风险较大;其次是业绩较差的题材股,从市场阶段来看,资金紧张将导致题材股炒作风险大增,相关数据可以显示大阶段内资金紧张来临。比如经过2009年信贷刺激政策,目前已上市的14家商业银行平均资产负债率已高达95%左右,其需要大量融资而来化解可能的风险,其14家公司与银行新股IPO的融资或超过5000亿元,如果实施将再造一个创业板和中小企业板的总和。因此未来资金紧张局面已经形成,去年以来炒高的业绩变脸股及行业增长中处于劣势竞争的上市公司,这类股票或可能进入较大的价值回归。需要高度防范题材类股票的回归风险。

郑重声明:资讯 【康洪涛的博客-不要害怕2500—2800点新箱体正在构筑中: 康洪涛的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