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建筑_huatian14_新浪博客

今董家渡路175号/教堂为砖木结构/平面呈长方形。正立面有三个入口,两侧为边门,经由防风门曲折入内。紧靠山墙有西式柱子八根,方形砖柱一米见方,柱边各有一座小祭台,正对大门的尽端设大祭台一座,祭台与座堂用矮杆分隔。内墙和弧形平顶装饰简洁,堂内中部有四个大拱圈,上部有泥塑装饰。地坪铺设大方砖,东西墙上开设半圆形固定铁栅的玻璃窗。建筑立面三段式处理,底部突出四对八根爱奥尼克双壁柱;中部两道水平檐口线脚,中间设大自鸣钟,两边各设一座小塔亭;上部山墙上镶有曲线卷涡,中央嵌有“天主堂”三个字。这座教堂很特别,室内外悬挂楹联很多,是早期天主堂因袭中国装饰习俗的典型实例。

 

1852英国领事馆

中山东一路33号/格罗斯曼与鲍伊斯设计1872/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楼高两层,屋顶用中国的蝴蝶瓦,整个建筑平面近似正方形。

草地西面为领事馆主屋,高两层,砖木结构,平面略呈“H”形,屋面为四坡式,采用中国蝴蝶瓦,看上去极为齐整。由于外滩地势低,故设计了较高的台基。面向草地的东面,中部有王孔券廊,其内原为大厅。入门朝南,底层有五孔券廊,其内为大厅,门窗多,窗洞平券或半圆券,装有硬百叶。二楼有廊式内阳台。底层原多用落地长窗,后被使用单位将其改成小窗,失去了原貌。外墙原为清水砖墙,后改成水泥粉刷。建筑外貌具英国殖民地建筑风格。在主楼北侧还有一座二层楼房,砖木结构,建于1882年,有廊与主楼相联,廊上有平台、栏杆,原为领事住宅,有廊与主屋相联系.

 

中山东一路4号 有利大楼

 

建于1862之丁香花园(李鸿章爱妾丁香之住宅)

 

1863年石库门建筑崛起

这种住宅比起早期木板房要正规﹑耐久得多。它的平面和空间更接近于江南传统的二层楼的三合院或四合院形式,更适合于中国居民的{yj}性居住。它虽然无法跟过去传统民居中层层进进﹑庭院深深相比,也无法凿池叠石﹑赏花折柳,但它毕竟还保持着正当中规整的客堂,有楼上安静的内室,还有习惯中常见的两厢,对于那些离开了往日的生活节奏而开始了现代城市生活但多多少少对传统生活还有所眷恋的上海人来说,倒也更加合适。这种住宅还基本保持了中国传统住宅建筑对外较为封闭的特征,虽身居闹市,但关起门来却可以自成一统。于是这“门”也就变得愈加重要起来。它总是有一圈石头的门框,门扇为乌漆实心厚木,上有铜环一副。这种式样的建筑被上海人称为“石库门”。为跟后来的新式石库门住宅相区别,早期所建的石库门住宅又叫做“老式石库门”。从整体看,一个个“石库门”单元被联排在一起,呈西方联立式住宅的布局方式。一排排石库门住宅之间,形成了一条条“弄堂”。

 

1869年圣三一堂

始建于1843年,1869年竣工,是上海xx的哥德式建筑。全用红砖砌筑,故习称为红xx堂。1893年,教堂增建一座与主体建筑相连的尖顶钟楼,一度成为外滩地区制高点;

 

1874兰心大戏院

是中国{dy}座西式剧场/ 结构坚固,外表破旧不堪了。1929年1月,A.D.C.剧团董事会以17.5万两银子的代价,将兰心的土地权和房产权一股脑儿出卖给了一个华人,并另在法租界蒲石路迈而西爱路口觅一块地皮重建戏院,由哈沙德洋行委托戴维思和勃罗克设计,于1931年初竣工。鉴于原有名称的高含金量,剧院依然保留“兰心”这一名字。2月5日的开幕典礼由兰心的董事、英国驻沪领事白利南主持。在一片欢呼声中,这位英国人以一把金钥匙开启了新“兰心”的大门。

新址落成以后,从霞飞路南望“兰心”,这座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府邸式风貌建筑,格外引人瞩目。钢筋混凝土结构,立面采用横竖轮廓线;外墙棕色面砖,外楼有三个券窗,三楼为并列三方框窗,均有铁栏杆阳台。窗栏、窗框和墙角都用假石装饰。

 

1879圣约翰书院

建于1879年,1952年9月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被撤销。蜿蜒的苏州河穿过学校,东西北三面濒水,茂林丰草,景致颇佳。这所旧上海声名显赫,有“东方哈佛”、“外交人才的养成所”之称的大学,校内的50多所建筑,风格中西合璧。

 

1881建造的英商上海自来水公司

 

1896外滩15号华俄道胜银行大楼

海因里希·贝克设计,上海项记营造厂承建。占地1460平方米,建面5018平米,高3层,新古典派文艺复兴时期风格,建筑平面规整,以正门为轴线,大门左右两面有4个卷窗,大楼的地面以意大利进口彩色地砖作铺垫,开了外滩建筑的先河。建筑立面饰以6根贯通2,3层的爱奥尼克圆柱和壁柱。2层中间有3个卷窗,两旁长方窗框上凸出三角形。室内装饰十分豪华,底层的中央大厅高达三层,以彩绘玻璃天棚覆盖。宽阔的汉白玉石楼梯和墙上欧洲新艺术运动风格的浮雕,加上铅条镶嵌的彩绘玻璃装饰的回廊和硬木饰品,格调显得高雅而华丽。三层高,配有卫生设施和电梯,是上海最早配置电梯的建筑之一

 

 上海交通大学建于1896年,原为清末邮电大臣盛宣环所创办之南洋公学

装饰风格为巴洛克式风貌,整体呈现折中主义特色

 

盛宣怀住宅

建于1900年,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面积1775平方米,三层,砖木结构,分主楼与侧翼,立面左右对称,主入口朝南,前有门廊,两面置双柱,入内为大厅,厅旁另有楼梯间,以彩色玻璃为天棚,厅内和楼上卧室等均为柚木装修,墙上贴花绸纸。屋前有大理石砌成的喷水池,南面有草坪与假山,房屋两旁都种花木。 

 

建于1906 汇中饭店(现今之和平饭店南楼

1906年开工,1908年落成。砖木结构,六层高30米。外观为文艺复兴式,显得平稳。白色砖砌清水外墙,镶红砖腰线。窗上有三角形或弧状的楣额。正门为转门,在当时也是新的风格。原来六层的顶上东西两端有两座巴洛克式的亭子,还有屋顶花园。

 

建于1910 徐家汇天主堂

始建于1847年,1896年重建新堂,老堂则归徐汇公学(现徐汇中学)使用。新堂完成于1910 ,为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以红砖为墙,金山石为柱,总长83.3米,总宽30米,堂脊高28米,从空中俯瞰为十字形,教堂前部的两座钟楼高达60(其中尖顶部分高31米),宏伟庄严,至今仍为远东{zd0}的教堂。教堂内有正祭台1座(宽44米),小祭台18座,用金山石雕砌的大小楹柱共64根,并装饰有许多艺术价值极高的圣像和壁画,可以容纳3000余人同时望弥撒。

 
建于1918年之永安百货公司

为欧洲古典式经典建筑

 

建于1932 海关副总税务司官邸

西班牙风格花园住宅,由莫里森·享德里设计。三层建筑,平面呈对称布局,立面略显不对称,南首第二层有小阳台,底层为开敞式露台,一层和三层山墙上均有帕拉第奥式窗。

 

建于1934年之国际饭店

建于1934年,外观一至三层用国产青岛崂山黑花岗石贴面,经过加工磨光,色泽美丽而透亮。  四至二十二层,用泰山砖厂的褐色面砖,内部墙上的大理石,也是国产。大楼前部十五层以上逐层四面收进成阶梯状,塔楼部分具有典型的装饰艺术派风格。挺拔、美观、雄伟,全高83.8米(24层).是当时远东地区的豪华旅店。

 

建于1930年之高安路93号建筑

跌檐式山墙/半圆形窗/柱头和牛腿体现出20世纪初德国青年派建筑/水泥拉毛外墙面

 

修道院公寓

建于1930年,由一幢二层和一幢三层建筑组成,二幢建筑以连廊相连。每幢每层均有两个居住单元组成,有三室、四室、五室等多种户型。建筑外观和室内装修均为西班牙风格。

 

马勒住宅

延安中路陕西南路拐角处,北欧风情的花园别墅,于1936年落成。传说这所房子的设计是依照当年花园主人马勒最宠爱的小女儿一个梦境设计的。历时7年造成。

 

美琪大戏院

南京路江宁路口,建于1941年.建成时定名美琪.它典雅、独特的风格,融合现代与古典建筑美之精华,入口处圆形巨塔,气势磅礴,大型水晶吊灯灿烂缤纷,大、小两座灯光喷泉流光溢彩,青铜艺术雕塑造型典雅,观众休息大厅视觉富丽庄重,宏伟壮观。它的风貌赢得了国内各xx高等院校建筑系师生的赞赏和青睐,被列为“近代优秀建筑保护单位”。

 

郑重声明:资讯 【上海老建筑_huatian14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