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12月30日,苏联的xx成员国有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三个加盟共和国共同组成的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xx共和国.
其他成员国是在以后陆续加入的,主要有:
1924年10月乌兹别克和土库曼成为加盟共和国
1929年12月塔吉克成为加盟共和国
1936年12月,外高加索分为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3个共和国分别加入苏联,哈萨克、吉尔吉斯也成为加盟共和国
1940年3月,卡累利阿—芬兰成为加盟共和国
同年8月摩尔达维亚以及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罗的海三国)分别加入苏联
至此苏联有16个加盟共和国
1956年7月,卡累利阿—芬兰降为俄罗斯xx的一个自治共和国
苏联15个加盟国的体制一直维持到解体
前苏联,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货币名称卢布。
前苏联是社会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国。1990年的苏联的国民生产总值为15,943.53亿美元,居美国和日本之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5,534美元。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的苏联经济发展迅速,其世界大国的地位,对世界政治经济有着重要影响。
前苏联地跨欧亚两大洲,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及中部。东西最远距离达10,000多公里,南北约5,000公里。面积2,240.22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是世界上面积{zd0}的国家。它频临黑海、波罗的海、北冰洋和太平洋。隔海与美国的阿拉斯加州和日本相望。陆上与挪威、芬兰、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国、蒙古和朝鲜相邻,其中同我国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和吉林等省、区有7,300多公里的边界线。
前苏联欧洲部分的领土虽然只占其全国领土的四分之一,但公认是一个欧洲国家。这是因为欧洲东部是俄国和前苏联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目前在此集中了全国四分之三的人口和五分之四的工业产值。前苏联的欧洲部分地处北纬的世界工业带内,其经济发展,对欧洲乃至世界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前苏联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全国人口1990年为2.88亿,仅次于中国和印度,居世界第三位,约占世界人口的6%以上。城市人口1.86亿,占全苏人口总数的66%。东欧平原人口最为稠密。
前苏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130多个民族和部族,民族构成十分复杂,主要有俄罗斯人,占全苏人口的52.4%,其次有乌克兰人(16.2%)、乌兹别克人(4.8%)、白俄罗斯人(3.6%)、哈萨克人(2.5%)、鞑靼人(2.4%),以及阿塞拜疆人(2.1%)等。各民族均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通用语言为俄语。主要宗教为俄罗斯东正教,其次是伊斯兰教和天主教,还有新教、犹太教和佛教。
前苏联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场所和较为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三面临海的地理位置又为它对外经济联系提供了条件。但是,东西绵长的领土也为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带来一系列困难:人口分布的不平衡,使其东部地区的开发遇到劳动力不足的障碍;缺少暖海和不冻港,漫长的北冰洋沿岸除摩尔曼斯克为不冻港外,封冻期过长,不利航运等。
前苏联的地形以平原和低地为主,地表形态自西、西北向东、东南逐渐升高。叶尼塞河以西是广大的平原地区,面积相当于前苏联领土面积的五分之三,其中以东欧平原面积{zd0},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前苏联地处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全国有58%的国土位于寒带,有20%的国土处于北温带,只有南部将近五分之一的国土位于中温带和暖温带,另有2%的国土属亚热带。气温从北向南逐渐增高,绝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凉爽,西伯利亚的大部分地区和欧洲部分北极圈以内地区,实际上没有真正的夏天。长期严寒的气候给前苏联造就了大面积的{yj}冻土层,其总面积约1,10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9.7%,居世界xx。冰冻层给国民经济建设带来了很大困难,热量资源不足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种类和耕作制度,使大部分地区只能种植喜凉作物。而宜于种植业发展的热量保证程度中等以上的地区,仅占全苏土地面积的17%。能实行农作物复种的xx于中亚南部和外高加索的山间河谷盆地。冬季气候严寒也影响到交通运输业,特别是水运业的发展,如内河和沿海各港口封冻期较长,航道的通航期较短。漫长而严寒的冬季,又影响到采掘工业和基本建设,且为保证工厂的正常生产和居民生活的需要,每年还要多消耗大量的能源。
前苏联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伏尔加河是前苏联欧洲部分{zd0}的河流,它把中央工业区和乌拉尔工业区与伏尔加河沿岸各地联系起来,其水运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前苏联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煤、铁、石油、天然气及其他金属的储量均居世界前列,只有锡、钨、汞等金属资源储量较少,不能自给。藏量丰富,品种齐全的矿产资源在前苏联的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前苏联的煤炭资源丰富,总储量为57,136亿吨,探明储量为2,560亿吨,但其中优质焦煤较少,且大部分分布在东部的库兹巴斯、卡拉干达等煤田。全国炼焦煤总产量近一半在顿巴斯煤田。全国煤炭总储量的90%分布在乌拉尔以东地区,特别是焦煤。由于资源分布不平衡,产销严重脱节,东煤西运现象日趋严重。
前苏联是世界上铁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铁矿平均含铁率为35%,贫矿占优势。前苏联的铁矿资源虽然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平衡,大部分集中在西部地区,特别是克里沃罗格和库尔斯克两大铁矿区,两者合计占全苏55%,而乌拉尔及以东地区仅占36.7%,且开采条件较差。
前苏联也是世界上石油蕴藏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1986年已探明的石油藏量为610亿桶,占世界11.6%,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居世界第三位。石油主要分布在西西伯利亚、伏尔加、乌拉尔和高加索等地区,其中以西西伯利亚油田为{zd0},探明储量占全苏33.5%。前苏联储量丰富的石油资源为发展石油加工、石油化工和动力工业提供了原料。但其石油资源分布很不平衡,绝大部分分布在东部地区,仅秋明油田和乌拉尔油田探明储量就占全苏的72.4%,然而这里对石油的消费量并不大。前苏联西部地区石油储量少,加之开采过久,只可满足需要的30%,必须从东部地区运入。石油资源分布的不平衡决定前苏联采油工业的布局逐步东移。
前苏联的天然气储量为42.2万亿立方米(1986年)约占世界的43.1%。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占全苏储量的77%,仅秋明油田的北半部,天然气储量就占全苏的70%。天然气产销脱离严重,大多数动力工业,有机合成工业都分布在西部地区造成了远距离运输。
除了煤、铁、石油和天然气以外,前苏联还有储量相当丰富的泥炭、油页岩及其铜、铬、镍等金属矿,为发展多部门的基础工业,以及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前苏联国民经济部门齐全、自成体系。在国民经济主要部门中,工业居于主导地位,以资源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重型产业结构类型的重工业发达,轻工业与食品工业落后。农业居于次要地位,交通运输业发展缓慢,与经济发展远不相适应。前苏联的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是比较快的。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国民经济曾以较高的速度发展,年平均国民收入增长率为8.6%,工业总产值平均递增9.1%,在工业发达国家中仅次于日本。其经济发展主要是靠丰富的易于开采的矿产资源,通过追加人力、物力、财力,建设新工厂和开发新地区等粗放经营方式来实现的。进入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由于繁琐而过死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以及长期采取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使落后的农业和轻工业拖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后腿,经济增长速度曾下降到2%。80年代中期,前苏联进行了一系列新的经济调整,改革传统的经济制度,调整生产力布局,克服了一些影响经济高速增长的不利因素。至1988年,工业生产增长率又上升到4.6%,高于美国和日本之外的其他发达工业国家;农业生产增长率为0.6%,而同期美国为-7.6%,日本为-1.8%,加拿大为-13.9%,英国为-3.4%。
前苏联是世界工业大国,工业生产基础雄厚。工业产值约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五分之一,占全苏工农业总产值的83%。主要工业产品中,能源、钢、化肥的产量约各占世界同类产品的五分之一,水泥占世界产量的六分之一。工业部门齐全,且自成完整体系,燃料动力、冶金、机械、化学等基础工业是前苏联国民经济的四大支柱,也是发展军工和国防工业部门的物质技术基础,其中生产资料的生产一直得到优先发展,消费品生产长期投资不足而发展缓慢,加工工业比重大大高于采掘工业。
前苏联工业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包括乌拉尔和外高加索),它集中了全国工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三以上,主要工业区都集中在这里。而占全苏四分之三土地面积的东部地区,其工业产值还不及全苏工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一,分布也很分散,工业各部门间和各地域间的生产联系也不够密切。主要工业基地和消费区与主要能源基地和原材料基地的距离越来越远,生产地、消费区与燃料地、原料地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从而造成长距离运输和交通紧张的局面。
前苏联是世界上煤炭、石油、天然气、核燃料及其经济水能资源蕴藏最丰富,生产能力{zd0}的国家之一。1986年能源生产总量达22.5871亿吨标准燃料,居世界之首。
石油工业是前苏联最重要的燃料动力部门。1987年,前苏联的石油产量为6.24亿吨,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22.5%,居世界{dy}位。前苏联石油工业发展迅速,生产地域逐渐东移,从40年代初高加索地区的“巴库油田”,到50年代中期的伏尔加——乌拉尔间的“第二巴库”,再到70年代后期被称为“第三巴库”的秋明油田。现秋明油田产量已占全苏的40%左右。前苏联的炼油工业仅次于美国,原油加工能力约5亿吨,其中80%集中在乌拉尔以西的乌法、古比雪夫等主要炼油中心。前苏联生产的原油除满足本国消费外,还不断扩大出口。目前每年出口原油在1亿吨左右,其中向东欧国家出口一半以上,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口约40%。
前苏联也是世界上{zd0}的天然气蕴藏国和生产国。1986年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为42.2万亿立方米,产量7,270亿立方米,分别占世界的43.1%和37.5%,均居世界{dy}位。由于前苏联天然气73%的探明储量分布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并有增长之势,故天然气的开采也由欧洲地区向亚洲地区逐渐推移之势。
前苏联煤炭工业发展迅速。十月革命前的1913年只有2,900万吨的年产量,而1987年已增加到6.8亿吨,居中国和美国之后的第三位。前苏联原有25个重要煤田,地质储量在7,000亿吨以上的特大型煤田有勒拿、通古斯、坎斯克——阿钦斯克和库兹巴斯等4个煤田。但就开采而言,顿巴斯、库兹巴斯、卡拉干达和伯朝拉煤田为前苏联的四大煤炭生产基地,也是世界上有名的大煤田,其产量总和占全苏五分之三以上,它们对前苏联的整个燃料动力工业,以及冶金工业的生产与布局均有重要影响。
前苏联是世界上钢铁生产大国之一。1988年,钢产量达1.619亿吨,占世界产量的22.0%,居世界{dy}。
前苏联发展钢铁工业有许多优越的条件。除有丰富的动力煤和焦煤外,还有丰富的铁、锰矿石和其他合金及辅助原料。铁矿石储量探明为1,100多亿吨,约占世界铁总储量的五分之二。1987年的苏联铁矿石年产为2.51亿吨,是世界上{zd0}的铁矿石生产国,除自给外,还供应东欧各国,每年约输出4,000万吨。铁矿石主要产地在欧洲部分的南部,这里的克里沃罗格、库尔斯克、刻赤等地的高品位矿石产量占全苏70%以上。锰矿石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dy}。锰矿石90%以上集中在乌克兰的尼科波尔、托克马克和格鲁吉亚的恰图拉等地。前苏联还是世界主要铬铁矿石生产国之一,90%以上的铬铁矿资源分布在西哈萨克的肯皮尔赛。
前苏联的钢铁工业分布比较集中,基本属于内陆建厂类型,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大多靠近原、燃料基地,少部分接近消费地;沿海钢铁厂数量较少,规模也不大。前苏联主要有乌克兰、乌拉尔、中央区、西伯利亚和哈萨克等五大钢铁基地,其中乌克兰、乌拉尔两大基地约占全苏钢铁企业总数的60%。它们的生铁、钢和钢材的产量分别占全苏的71%、68%和66%。尤以乌克兰的东南部和乌拉尔东坡最为密集,是世界钢铁工业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机械工业是前苏联最主要的重工业部门之一,又是前苏联国民经济各部门技术装备的主要来源和{jd0}军事工业发展的基础。前苏联的机械工业部门复杂,产品种类繁多,包括的范围也比较宽。前些年,同军工有关的航空航天、舰艇、坦克、导弹、无线电、电子和仪表等部门发展迅猛。民用机械部门中,近年来已逐渐把重点转向小汽车、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等耐用消费品的生产,而绝大多数的其他民用机械工业部门则发展缓慢,甚至长期停滞不前。
前苏联机械工业拥有实力雄厚的生产基地,其生产基金约占全部工业的23.3%。在产值方面,前苏联机械工业仅次于美国,部分产品的产量占世界{dy}位。如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和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工业产品出口在前苏联对外贸易中也占重要地位。
前苏联的欧洲地区是机械工业的基地,产值约占90%,其部门结构相当完整,且各经济区的专门化生产也很成熟。在技术水平和部门联系等方面,欧洲地区也是较理想的。
前苏联的电子工业是近十多年来发展较快的工业部门。多数生产部门建立和采用了{zx1}的工艺流程和设备。原子能机械制造、宇航技术、电子、微电子和激光技术、微生物技术、人造晶体和新的合成材料等的生产均得到较迅速的发展。
计算机是前苏联投资类产品中的主要门类之一。1986年为48亿卢布。目前,它已能大批量生产各种类型的计算机及外围设备,并能生产高水平的巨型机和xx磁盘,现已开始研制第五代计算机。
微型机是前苏联计算机发展的新领域,1985年微处理机的产量突破60万台,有5家大型工厂生产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处理机。近些年,微处理机已配备在180多种工业设备和生活用品上。
前苏联还是世界上{zd0}的电子元器件生产者之一。1980年以来,它已能批量生产基本电子线路中所需的元器件,尤其在集成电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化学工业是前苏联工业中规模较大的部门之一,其中基础化学工业中硫酸及碱类的生产尤为重要。近年,硫酸年产量达2,000多万吨,其生产接近消费区,遍布于各工业区。前苏联年产化肥按有效成份计算为2,200多万吨,约占世界化肥总产量的19%以上,除满足国内需要外,可出口350多万吨。氮肥在化肥生产中居重要地位,占化肥总产量的二分之一,主要集中在石油和天然气产区及其管道沿线的部分地区。
有机合成化学工业是前苏联最有前途的工业部门之一。现主要有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塑料和染料等部门。它们主要分布在木材煤炭和石油产地。
前苏联是世界上的一个农业大国,其农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1987年,前苏联粮食产量为
2.114亿吨,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10.9%,仅次中国和美国,居世界第三位。其中小麦产量为8,331万吨,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主要经济作物中的棉花、糖用甜菜、向日葵籽、长纤维亚麻的产值均占世界{dy}位。各类牲畜存栏数中,牛占世界的9.4%,略少于美国;猪占世界的9.6%,仅次于中国,羊占世界的9.8%,居xx。1988年,其肉类产量为1,920万吨,次于美国和中国,居世界第三;奶类产量10,595万吨,居世界之首;鸡蛋465.6万吨,次于中国和美国,也居世界之三。
前苏联国土辽阔,自然条件多样,拥有发展农业多种经营的各种有利条件。其人均耕地为0.86公顷,相当于世界人均耕地的2.4倍;人均牧草场为1.41公顷,比世界人均数多85%。前苏联主要的农业区,也是耕地最集中的地区,约三分之二的耕地集中在水、热、土条件配合较好的森林草原带和黑土草原带,这些地带宜于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但交替频繁的自然灾害经常使这里的农业遭受巨大损失,致使农业生产不稳定、丰欠无常。前苏联的农牧业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农畜产品的单产较低,农业生产效率只及美国的20%~25%。再加上前苏联农业方面经营管理不善及其他一些社会原因,影响了农业的稳步发展。
苏联解体之前,立陶宛于1990年3月11日率先宣布独立,其他共和国也纷纷加以仿效,先后发表了宣布恢复或收复主权的声明,并开始制订实现独立的步骤和措施。8·19xx后,除俄罗斯外的各加盟共和国全部宣布独立,在俄罗斯境内的鞑靼斯坦、车臣、西伯利亚等地也出现了要求独立的主张。
各加盟共和国独立时间如下:
立陶宛:1990年3月11日
格鲁吉亚:1991年4月9日
爱沙尼亚:1991年8月20日
拉脱维亚:1991年8月21日
亚美尼亚:1991年8月23日
乌克兰:1991年8月24日
白俄罗斯:1991年8月25日
摩尔多瓦:1991年8月27日
阿塞拜疆:1991年8月30日
乌兹别克斯坦:1991年8月31日
吉尔吉斯斯坦:1991年8月31日
塔吉克斯坦:1991年9月9日
土库曼斯坦:1991年10月27日
哈萨克斯坦:1991年12月16日
俄罗斯:1991年12月25日宣布国名由“俄罗斯苏维埃xx社会主义共和国”更名为“俄罗斯xx”(1990年6月宣布收复主权)
苏联的终结
在1991年年底,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同白俄罗斯及乌克兰的总统在白俄罗斯的首府明斯克签约,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通过建立一个类似英xx的架构来取代苏联。除波罗的海三国和格鲁吉亚外的其他苏联加盟国纷纷响应,离开苏联,苏联在此时已经名存实亡。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xxxxx宣布辞职,将国家权力移交给俄罗斯总统。第二天,苏联{zg}苏维埃通过{zh1}一项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从此,苏联正式解体。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