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杏仁效应” - Windows Live

[转]“杏仁效应”

深谙驭人之术的马基雅维利说过:如果有多个好消息告诉上司和下属,你要在不同的时间里一个一个说出来;反过来,如果你有一堆坏消息,你要一起说出来,而不能今天说一个,明天说一个。

马基雅维利说的就是好消息和坏消息的“事实价值”与“叙事价值”、“和数效应”(做加法)与“乘数效应”(做乘法)的差别。

在单个的信息中,事实价值大于叙事价值,我们对单个信息的态度常常是就事论事,甚至直接忽略。即使有多个信息,如果我们是在同一时间里获得,其事实价值仍然大于叙事价值,“一揽子”的多个信息之间基本上是量的叠加。但如果我们是在一个时间序列中次第获得多个性质相同的信息(无论它们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它们之间就形成了一种相互渲染、呼应和烘托的关系,共同构成一种超越于具体事实的“意义”、“象征”,即形成一种“叙事”,它所引发的反应就不再是一种“加法”,而是一种“乘法”,正如“枯藤、老树、昏鸦”是一种叙事,而不是简单地罗列三个“事实”。

心理学家把这些尚未成形的“叙事”和“框架”比作一片无人踩踏过的草地上因为有人要抄近路而在上面留下的若隐若现的足迹。如果从此再无人踩踏,足迹就会很快消失,就像从未有人从上面走过。但如果此后不久又有人从这里抄近路,随后又有更多的人在这里抄近路,足迹就越来越集中,越来越清晰,{zh1}就形成了一条一目了然的路径,谁到了这里都会不假思索地走上这条路。

人的大脑中对信息的识别以及根据信息做出反应、决策的神经通路也有相似的形成过程。一条神经通路一旦形成,人对信息的识别和反应就会形成“路径依赖”,本来是多维度的、可以作多种解读的信息就会被单维化。这种神经通路其实是一种信息处理系统,所有与这个系统不兼容的意义要素被自动过滤,而符合这个系统的意义要素被放大、强化。这样的信息处理系统{zd0}的好处,就是能让人以极短的时间识别信息并做出应急行为。

郑重声明:资讯 【[转]“杏仁效应” - Windows Live】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