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全面禁摩影响产业链摩托车从业人员撤退_我的站长,我的站!_百度空间
  距离南昌市禁摩还有一年时间,4月底开始,交管部门开展对无牌无证摩托车、超标燃油助力车的专项整治,在重点地段设立21个整治点,以每个点不少于8人的警力进行“清剿”。5月头三天,就有6033辆摩托车“入网”……
  离禁摩大限尚有一年,南昌街头的摩托车{yt}比{yt}少,摩托车产业链条的从业者正在经历一次艰难的抉择。
  “生意越来越淡,我感觉这行不行了”
  “修车xxx”关门大吉
  南昌八一大桥桥头是交通要道,过往摩托车要是在大桥上抛锚,最近的维修点在省出版大厦后面的东万宜巷。尽管距离不近,但这些年,这个维修点解决了很多人的燃眉之急。
  这个摩托车维修店开了很多年,没有正规的店名,门头招牌上是一个摩托车配件品牌的宣传画。
  5月12日,在这家“xxx”修理店里,润滑油、轮胎等配件已被清空,招租电话贴上了卷闸门。“生意越来越淡,我感觉这行不行了。”24日,当记者打通老板电话时,他的言语中带有无奈。
  老板姓徐,30多岁,是从南昌县农村走出的汉子。多年来,他修摩托车,他老婆打下手,一对儿女,儿子11岁,女儿6岁。一家人在城市生活得还算“滋润”。
  “中年改行其实很无奈,我现在跟着别人开车,从头开始吧。”徐师傅承认,目前的生意不至于亏本,但街上的摩托车越来越少,关门是迟早的事情。
  徐师傅说,生意明显变淡始于去年下半年,将近一年没修过新摩托车,跟随他多年的徒弟也离开了。他知道,南昌摩托车修理行业的冬天已经提前来了。
  “再学别的不大可能,还好我会修电动车”
  最近距离“改换门庭”
  同为修车师傅的王仪灯,他的理想没有那么“宏大”。没有摩托车修,他就调整方向,修理电动车。
  王仪灯的门面在红谷滩翠苑路,这里是进城务工人员的聚集地,地处红谷滩与新建县的中间地带,是摩托车修理店云集之地,300米的范围竟有4家。
  24日上午8时10分,王仪灯闲坐在店里看报纸。他告诉记者:“摩托车少了,没有人来修车,{yt}收入只够维持门店开支。”
  王仪灯是湾里罗亭人,他原本是一名小货车司机,一次交通意外让他失去了汽车,还背负了28万元的债务。1998年开始,摩托车修理拯救了他和他一家。
  “2003年前后生意好的时候,一个月能赚四五千元,早上一般忙得吃不成早餐,不会像现在这么闲。”王仪灯沉浸在回忆中。
  43岁的王仪灯说:“再去学别的不大可能,还好我会修理电动车。”随着电动车逐渐替代摩托车,他相信电动车修理将会是他的“下一块面包”。
  在洪都南大道的摩托车配件大市场采访时,一名带着眼镜的女老板告诉记者:“我等仓库里压的货物卖完,就回去做点别的,摩托车是夕阳产业,现在卖配件{jd1}是一种煎熬。”
  “在这个摩托车大市场,卖车的比买车的人多”
  摩托车交易市场一片冷清
  江西省摩托车交易大市场位于洪都南大道,这里摩托车的销售量曾长期占据全省8成以上市场份额。5月24日,记者现场看到,摩托车交易市场一片冷清。
  “你看看,在这个摩托车大市场,卖车的比买车的人多。”豪爵南昌总经销的陶经理指着冷冷清清的门店,和记者开起玩笑。
  豪爵摩托车曾经有很强的号召力,一个月卖出两三百辆很平常。陶经理说,上个月卖出了63辆车,这个月由于南昌开展整治行动,南昌城区以外的县区也逐步开始限摩,所以到目前摩托车的销量还是“个位数”。
  上海建设摩托店的经理旅庄说,为维持销量,他不得不降价销售,只求能尽快清仓,再考虑转行的问题。他苦恼地说:“来买车的,只有地市的批发商,南昌正在开展整治行动,肯定没人再买摩托车了。”
  江西省摩托车交易大市场负责人张水平说,2002年这里有100多户商家,现在只剩下50多户,有些商户早已转型。
  张水平说,有个别商户把南昌市场的困境看作是一次“洗牌”,摩托车在全省范围还有一定的生存空间,这部分蛋糕也能让支撑下来的商家吃几年。(记者 张绪鸿)


郑重声明:资讯 【南昌全面禁摩影响产业链摩托车从业人员撤退_我的站长,我的站!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