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玩具业尝试“玩转”动漫(图)_文意玩具厂_百度空间
  在全国玩具企业出口利润下滑的情况下,我市玩具企业逐渐将视线转向动漫新兴产业,欲从传统玩具生产向创意动漫产业转型,探索“动漫+玩具”模式。

  本报记者陈云青

  自主研发动漫产品利润可大幅提高

  “要将动漫产业植入玩具生产就少不了自主研发的过程,而目前泉州玩具企业多数依照客户订单制作出口至欧洲地区,自主研发与动漫结合方面基本为空白。”据统计,我市从事玩具生产出口的企业有20多家,占省内的2/3,生产的玩具多以贴牌的塑料拼装玩具、积木、毛绒玩具、童车等为主。

  “我市的毛绒玩具生产企业与动漫产业具有很大的合作潜力,但由于自主研发及后期的市场推广需要耗费大量资金,目前玩具企业多数仍以动漫贴牌为主。”近期,根据市场需求自主研发,泉州锦信玩具有限公司已自主开发设计了40多款玩具,该企业的徐副总为记者分析,如果企业自主研发动漫形象的中xx玩具,其利润率至少可超出10%。

  记者了解到,相比做国外贴牌玩具5%—8%的利润,自主研发动漫形象玩具生产可大幅提高企业的单品利润,但在市场推广上存在一定难度。“海外客户非常注重产品的外观创意和内在功能性,产品好不好卖,关键看动漫设计的外观、色彩及创意如何与功能结合。”在徐副总看来,动漫形象研发与当今流行的有声智力玩具结合,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部分产品的外观不足,生产出既受儿童喜爱又能提高听力水平的多功能玩具。

  “动漫+玩具”模式xx产业华丽转身

  如何将动漫与玩具产业高效结合运作起来?对于我市刚起步的动漫产业而言,或许广东汕头的企业有其值得借鉴的地方。

  据了解,汕头的奥飞动漫有限公司原是一家四驱车、悠悠球、陀螺等玩具的生产企业,与多数为提高盈利能力而去寻找衍生品的企业相反,它依靠着自身拥有的玩具制造和销售能力,去代理制作动画片,用动画片来带动玩具的销售,再用玩具销售为动漫的投入提供充足的资金。

  “与我市玩具企业不同的是,该企业除了做加工制造外,还在产品动漫设计环节上大做文章,将酝酿已久的动画片和相配套的玩具产品同时分系列投放于市场,以两种营销相互推进。”福建世嘉美影动漫传媒有限公司总裁杨小明向记者介绍,这种“动漫+玩具”的模式在使动漫作品收入增加的同时,也促进了玩具的销售,其产业链扩展带来的价值远远高于传统玩具制造企业。

  “从传统玩具、艺品生产企业向创意动漫产业转型,其产品终端价格可保持在4倍于成本的优势。”泉州莳茂工艺品有限公司的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动漫+玩具”的模式下,企业既不是xx的动漫企业,也不是单纯的玩具制造企业,但又兼具二者的特点和业务。

  据悉,除了奥飞之外,汕头当地的骅威、飞轮等都已经走上了“动漫+玩具”的发展之路,一个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群初显规模。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在全国玩具业受到全球金融危机重创、出口全面下滑的情况下,汕头玩具通过“联姻”动漫产业逆势飘红,全年实现出口额5.3亿美元,逆势增长26.4%,今年第1季度出口1.2亿美元,同比增长26.6%。

  发挥对台优势嫁接发展模式


  对于“动漫+玩具”的发展模式,我市不少业内人士也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企业在引进动漫产业时,一定要重视对动漫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由于申请保护需要一段时间,企业{zh0}在动漫产品处于研发编制的后期,就预先申请保护。”投资动漫产业的泉州市金运来工贸有限公司的林经理表示,越是畅销的动漫玩具就越容易遭到盗版,而盗版带来的低价竞争又将使得研发企业在市场营销中蒙受损失。目前其投资的公司已为处于编制时期动画片卡通人物申请了知识产权保护,以免遭遇盗版时,难以应对市场层出不穷的“山寨货”。

  业内人士也表示,由于本地缺少较成熟的动漫企业和相关的设计人才,在动漫的设计、制作往往不合玩具企业的“口味”,我市发展要“动漫+玩具”的模式可以借力“对台优势”。台湾动漫产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在研发、运营、人才、信息和融资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的比较优势,但由于市场空间小,发展受限,目前台企正加速向祖国大陆转移。而我市各项优惠的对台政策,可吸引台湾一批知名的动漫公司入驻,成功承接了台湾动漫产业与玩具业的对接。


郑重声明:资讯 【我市玩具业尝试“玩转”动漫(图)_文意玩具厂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