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如何设计职业生涯_安博大连希望学校_百度空间
   

时至5月,高校毕业生就业进入相对高峰期。近日,记者走访部分高校以及用人单位后发现,在向好的经济环境下,2010年虽然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但大学生的就业信心指数正在逐步回升。对此,专家指出,大学生就业除了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外,还应提早进行职业规划,努力提升综合素质。
   ■ 就业形势:利好之余仍显严峻
  今年21岁的王晓,是北京某高校大三学生。当记者将话题转到就业时,他显得十分谨慎,言语中几次提到“难”。他说:“高校毕业生众多、社会对高学历的盲目崇拜、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以及自身实践经验的缺乏,让我已经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
  但经过学校和媒体连续多年的就业指导宣传,王晓和他的同学们早在读大一时,就已经开始为就业做各种准备,还参加了为毕业生准备的企业校园宣讲会。
  据悉,为了更好地解决大学生就业,今年北京市建立了毕业生就业岗位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首批发布就业岗位8000余个,举办现场招聘会31场。同时,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近日也发布数据称,一季度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已落实就业人数达5.14万人,就业率为23.47%,此外,各相关部门还将通过就业指导、创业扶持等形式,帮助毕业生在离校前落实就业单位,争取初次就业率不低于80%的目标。
  尽管这些都是乐观的就业信号,但安博教育集团副总裁黄钢博士表示,虽然2010年经济环境好转,但是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的滞后影响仍将持续,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仍然有限,大部分企业对大学生的需求比例也没有提高,就业依然是一个严峻的课题。对于大学生而言,就业前首先要调整心态、做好准备。
  ■ 就业心态:现实面前更加理性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与前几年相比,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信心指数正在逐步回升,对工作的选择也更加理性了。多所高校的就业部门负责人反映,以往毕业生们普遍不愿去的中小城市,今年也颇受青睐。
  北京某高校2010届研究生彤彤,在自己的就业选择中很坚定地删除了类似“京、沪、穗”这样的大城市,留下的都是一些二三线的中小城市。她坦言,顶着名校的光环,加之中小城市对人才的稀缺,她并不很担心自己未来的工作和出路。
  “逃离一线而进军二三线城市,这不叫‘退却’,而是改变策略,战略转移。”中华英才网职场顾问欧阳晖表示,这种“再定位”与“战略转移”,对职场人士个人的健康成长和整个社会的均衡发展都大有裨益。一份针对大学生异地求职的调查也显示,京、沪、穗已经不再是大学生们{jd1}的选择,很多人把长三角、中西部等城市作为求职的目标,正在建设中的西部地区也成为不少重视发展空间的毕业生的就业目的地。
  同样,前程无忧日前的一项调查也显示:受就业压力影响,如今大学生择业观念普遍开始转变,现实意识更为强烈,“先生存、后发展”,“先就业、再择业”,已成共识。
  ■ 择业领域:早作规划量体裁衣
  但就业专家也提醒大学生不要在“先就业、再择业”问题上存在认识偏差,以为就是先随便找个工作再频繁跳槽。黄钢指出,作为一个企业的新职员,年轻人{zh0}在一个适合于自己的岗位上有了一定经验和时间的沉淀,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去选择更理想的职位,这样往往才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发展。
  事实上,在如何圈定适合自己的职业领域方面,大学生显然有比选择就业城市更多的困惑。在走访调查中,记者发现,多数学生还不能清楚作出自身的优劣势分析,甚至对自己的性格、爱好特长也无法准确表述,但对所谓的热门专业、热门就业领域却一心向往。职场专家建议,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要接受职业规划辅导或利用专业的测评工具,进行自我分析和定位,进而理性设计职业生涯。
  由于曾在美国工作近10年,并在国内高校任教多年,黄钢对国内外教育的差异有着深刻体会.他说,在欧美国家,学生在大学阶段就开始参加各种实习活动,特别是作为实习员工到企业里工作,为日后就业打下良好基础。而我国大学生由于在大学里能获得的实习机会相对较少,毕业时必然面临择业和就业的问题。“其实提早做好职业规划,加强自身软素质的培养,就不会这么被动了。”黄钢强调说,大学生要实现就业,除了摆正心态,还应该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早作规划,通过自身学习或参加一些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同时注重沟通能力、创新能力、运用知识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以求更好地和企业的需求衔接。
  ◆ 安博教育集团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古一思:职业生涯需要设计 有梦想才会有奇迹
  许多毕业后的大学生都有过这样的困惑:实际就业与自己职业理想相差甚远,工作收入也与期望值有较大差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多数大学生抱怨就业难,所以择业变得不现实。但其实,缺少必要的职业规划才是问题之所在。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首先要确定一个愿景,即圈一个点;然后进行职业定位,量一个半径;{zh1}才是在职业领域内施展才华。
  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朋友{dy}步需要做的就是自我分析、自我定位。古语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客观地认识自己,深刻地剖析自我,准确地定位自己,是将理想转变为现实的必要条件.尤其是要分析自己的能力特长,对已经表露出来的职业兴趣和职业特长要特别珍惜,尽量寻找和选择符合自己特长的职业。二是探寻一条职业路径,大学生应该利用4年时间通过自学相关知识、组织社团活动、参加技能培训等多种方式,培养自己具备胜任理想职业的综合能力,如沟通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能力等。三是学会适时调整,作职业规划宜早不宜迟,但规划也不可能是一次性完成的,它需要根据自身发展需要、社会经济发展等外部条件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完善。
  其实任何一个追梦的过程都是充满艰辛的,它需要我们不断付出努力和进步。但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我一直坚信,机会总是光顾有准备的人,所以我希望每一位同学从现在开始就要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而着手准备。人只有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时,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新奇的创意。所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让自己变得突出,不仅是个人价值的体现,也是快乐生活的源泉。
  有梦想才会有奇迹。我希望每一位大学生都能在这条追梦的路上一直勇敢地走下去,可以扫平所有困惑,坦然面对所有艰辛,可以快乐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 职业素养提升项目(CCEP)高级顾问谢伟:不必拘泥“专业对口” 唯才是举能力优先
  大学生择业,千万别把“专业对口”看得太重。事实也证明,无论毕业生从事的是与专业相关还是无关的工作,本科教育打下的专业基础都远远不能够满足日后工作的需要,很多经验和技能都需要在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学习、积累。
  此外,对“专业对口”的理解也应该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而转变。大学生求职找工作,扩充能力才是制胜法宝。大学生应该按照社会的需求塑造自我,掌握一些最基本的能力,如:人际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外语听说能力、团队合作意识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精神品质等。
  同样,用人单位在选拔、录用毕业生时,也应以更灵活、更实际、人性化的方式操作,可以强调“专业对口”,但绝不能唯专业对口。因为,工作岗位对人才的需求是动态的,不是僵死的,人才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有时比其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更重要,更何况多数时候,许多知识相通、相互渗透。如果用人单位不看其他,一味拘泥于“专业对口”,只会使自己的选择范围变得越来越狭窄,不利于选拔出真正为企业所用的优秀人才。

原文地址:



郑重声明:资讯 【大学生应如何设计职业生涯_安博大连希望学校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