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召回事件(1)_keep on striving for my dream_百度空间

丰田召回记录 

 2009年8月24日,丰田在华两家合资企业——广汽丰田、一汽丰田宣布,由于零部件出现缺陷,自8月25日开始,召回部分凯美瑞、雅力士、威驰及卡罗拉轿车,涉及车辆总计688314辆。这是我国2004年实施汽车召回制度以来,数量{zd0}的一项召回。

  此次召回的车辆包括了丰田在中国市场的所有主力车型。丰田宣称,大规模召回的原因是同一供应商供应给两家企业的零部件出现缺陷,广汽丰田和天津一汽丰田承诺将对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更换电动车窗主控开关缺陷零部件,以xx安全隐患。   在中国,召回产品一般会得到各界包括消费者的赞赏,而且中国消费者为了能够被召回还曾经奋斗过多时,三菱就倒在“不召回”上。然而,出乎丰田意料的是,貌似负责任的召回行动反而迎来各种猜疑和抨击。   部分消费者怀疑丰田公司召回的原因。他们认为成本敏感的丰田不会为了这样一个很小很鸡肋的原因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召回,应当是产品本身出了更大更严重的问题。简而言之,消费者的知情权被忽略了。   众多汽车产业专家则开始怀疑丰田的质量神话是否依旧坚挺。有关人士指出,丰田连续大规模召回与它的零件通用化战略、捆绑式管理模式有关。更有专家指出,丰田质量的下降,与其产量快速膨胀忽视科学管理有直接的关系。   事实上,丰田这几年连续召回已经大大触动全球消费者的神经,尤其当丰田汽车引以为傲的雷克萨斯也发生召回时,有关丰田汽车质量的神话广遭质疑。在一系列对外解释中,丰田汽车竭力否认质量问题与其成本之间的关系,其相关高管在一次道歉之后,不得不进行下一次道歉。2009年前10个月,丰田已在全球召回了9次,涉及车辆达到625万余辆。   自2004年7月至2009年8月,丰田在中国共有24次召回,涉及车辆近120万辆。而同期丰田在中国市场售出的汽车也不过是130多万辆,也就是说,丰田在中国平均每卖出10辆汽车,就有9辆存在隐患需要召回。如此频繁地大批量召回,让丰田质量大打折扣。在一项“你是否还会购买丰田汽车”的网上调查中,共有1万多名网友参与,其中有73%的网友表示不会购买。   丰田自己也承认质量有问题。丰田社长丰田章男近日提出“质量比数量更重要”,丰田宣布放弃夺取全球15%市场份额的目标,从而退出全球销量{dy}的争夺战。   丰田宣布从2010年2月28日开始在华召回天津工厂生产的城市多功能车RAV4,总数为75552辆,均为2009年3月19日至2010年1月25日期间生产。丰田中国透露,经查,卡罗拉、凯美瑞和汉兰达等其他三个车型均无须召回。   天津一汽丰田在提交给质检总局的召回报告中披露,此次召回的原因与美国情况相同,车辆由于油门踏板的踏板臂和摩擦杆的滑动面经过长时间使用,在低温的条件下使用暖风(A/C除外)时,在滑动面发生结露,使摩擦增大,使用油门踏板时有阻滞,可能影响车辆的加减速。极端情况下,油门踏板松开时会发生卡滞,车辆不能及时减速,影响行车安全。   目前,一汽丰田已停止对未xx缺陷的RAV4车辆的销售,并承诺将对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维修。在召回维修实施之前,为避免缺陷引致的危险,建议车主采取如下预防措施:在踩踏加速踏板有阻滞感或松开加速踏板回位缓慢时,刹车并将车辆停放在安全地带,然后联系一汽丰田销售店帮助。   丰田汽车公司2010年4月20日宣布,针对国外市场的LEX[1]US雷克萨斯品牌GX460及TOYOTA丰田品牌PRADO的部分车型存在汽车稳定控制系统(VSC)程序设定不当的问题实施召回和改善措施,全球范围内对象车辆合计约3.4万辆。   启示之一:掌握好产业扶持和市场开放“度”   从丰田召回事件中我们看到,丰田章男作为日本{zd0}汽车公司的董事长,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的{dy}个动作是宣誓表示{jd1}不会说谎,假如说谎将不惜接受美国法律的[2]惩罚。是什么力量迫使他如此“屈尊”?   是美国的进口能力,是由于美国拥有全世界{zd0}的单一国家市场。   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发布的数据看,该公司无疑成为丰田召回事件最直接的受益者。今年1月份,福特轻型汽车在美国市场销量同比攀升24%,2月份增长43%,3月份上升39.8%,位居各大汽车制造商之首,远超市场平均增幅。而这一业绩的背后,与美国政府的态度密切相关。   启示之二:完善召回制度,提高车企召回主动性   丰田公司这次大规模的召回,损失是个天文数字,但丰田还是在“主动召回”、“指令召回”、“隐匿召回”和“拒不召回”的诸多选项中,果断选择了“主动召回”和“主动申报”。一系列的召回措施,也招回了美国消费者对丰田车辆的信心和对丰田品牌的信任。据丰田美国公司{zx1}公布的数据,该公司3月份在美国市场共实现销售18.69万辆,同比增长35.3%。   启示之三:把握好产业扩张的心态和时机   丰田作为全球{zxj}的汽车公司都会出“召回门”这样的质量疏忽,其教训不可谓不惨痛。其实,丰田在刚进入美国时就遇到过挫折,主要是因为对美国的市场需求不熟悉,车对美国的道路不适应,后来通过详细调研,有针对性地改进了产品才获得成功。我们的汽车产业正处于迅速扩张期,丰田的教训对我们弥足珍贵。我国的车企在扩张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心态,把握好时机,衡量自身的能力。目前,有些国内车企急于走出国门,盲目扩张,产品在国内市场还没有获得认可,就寻求海外的突破。其结果,很可能是毁了自己也毁了整个中国汽车业的信誉。   启示之四:提高国产车电子化安全程度   这次丰田“召回门”事件主要是由于踏板问题引起的。针对这个问题,丰田宣布“2010年底前刹车优先系统(BOS)将成为所有国产丰田车的标准配置。”据专家介绍,车辆安装BOS系统后,安全性将大幅提高。丰田这一举动得到了同行的响应,美国通用随后表示,也要在所有新车上安装BOS系统,但目前还未见国内汽车企业有任何动作,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丰田给中国人造的车就是垃圾做的,以前他们说过中国人不配开好车! 说白了,就是他们上层对大陆市场的刻意贬低和藐视导致了质量上的不把关,所以才会有如此数目众多的召回。   ——强烈鄙视丰田死不认错,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的恶劣态度!70万台,如果不是会引发自燃,丰田是不会召回的。   ——前一段网上疯传的“断轴事件”还有“刹车失灵事件”,召回一定是因为影响安全的大问题!这次召回根本就不是他们负责任的表现,而仅仅是面对舆论的压力不得已而为之。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李爱文:虽然召回制度已经是全球性制度,近两年来,丰田在全球进行了十几次大规模召回,这些召回无一例外地考验着全球消费者对丰田品牌产品质量的信任程度。为什么美国、欧洲汽车在中国出现的问题少?   人民网:态度决定一切,丰田车型大规模集体爆发质量问题,丰田在市场的宠溺下一点点地背弃“精益化的生产模式”。   2009年4月,广汽丰田因刹车系统缺陷召回26万辆凯美瑞。   2008年12月,丰田因电动转向系统(EPS)存在缺陷可能导致转向控制失灵,召回了12万辆汽车,包括2004年至2006年期间生产的部分雷克萨斯品牌汽车和2005年至2006年期间生产的锐志、xx轿车。   2008年10月,因手动变速器存在安全隐患,丰田召回8万辆车。   2006年4月,因为一汽丰田工厂的空气湿度与日本有很大不同,上市仅两个月的一汽丰田锐志轿车普遍出现发动机油底壳渗漏现象。同年6月,丰田对故障车辆免费检修,并将其保修期延长一倍,以此来安抚愤怒的锐志车主。    锐志漏油事件可以清晰的看出一汽丰田的惯性。   2006年年初,锐志系列车型漏油事故始发。4个月过后,该系列车型漏油已成普遍现象。有统计指出,50%左右的锐志都发生过漏油。对于锐志系列车型的故障,一汽丰田早已获知,为此它还给经销商下发了应对漏油的作业书。不过,在面对消费市场纷至沓来的抱怨时,一汽丰田并不打算公开承认锐志的问题,但会给出现问题的车辆进行维修。   2006年5月底,天津的车主李某将一汽丰田告上法院,这让锐志的漏油事件进一步升级。直到这时,一汽丰田才准备与李某进行和解。在经过一番博弈后,一汽丰田接受了李某免费检修并延长两倍保修期的要求。不过,不会更换出现问题的发动机。   2006年6月,一汽丰田同意让那些出现问题的车辆进行免费维修。   丰田中国公关部昨天表示,国产RAV4将分三种情况处理:1月25日前生产并销售出去的RAV4将召回维修,但具体如何修理以及修理时间多长,还在全力以赴地进行探讨中;1月25日前生产但尚未交付到用户手上的RAV4车型,厂家推迟提车时间以便更换油门踏板等零部件,但推迟多久未确定;1月26日后生产的RAV4由于使用了新油门踏板零部件,决定照常销售。而进口RAV4由于采取的油门踏板与美国不同,无须召回。   对于在美国召回的卡罗拉、凯美瑞和汉兰达,记者了解到,这三款车型暂时没有召回计划。丰田中国解释说,这是因为国内除RAV4外的车型采取的油门踏板均与美国市场不同。   近日,丰田汽车公司因油门踏板踩放不顺的潜在问题,决定扩大在美国市场上召回范围,使在北美的丰田汽车召回数量上升到590万辆。丰田公司也将召回在中国市场销售的丰田进口车4万辆和国产车7.5万辆。同时,也在考虑召回欧洲市场上近200万辆丰田汽车。这样,卷入“踏板门”而召回的丰田汽车数量将达800万辆之巨,是有史以来{zd0}规模的一次汽车产品缺陷召回事件。   这样大规模的召回,成本就是天文数字,正值丰田攀上全球产销{dy}的{zz1}地位却遭遇xxxx之时,对丰田的打击可谓雪上加霜。但丰田还是在“主动召回”、“指令召回”、“隐匿召回”和“拒不召回”的诸多选项中,果断选择了“主动召回”和“主动申报”。这看似费解,实则来源于法律制度压力。   中国汽车消费者大概不会忘记,2002年5月,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决定召回200万辆存在点火器隐患的汽车,但令中国消费者沮丧的是,召回并不包括中国市场。令中国消费者受歧视的主因是中国当时并没有制订汽车召回的有关法律。而据信,中国推出汽车召回制度的阻力正源自国内的汽车厂商而非外国汽车公司。国内汽车厂商认为,召回制度会一棍子打死中国汽车产业。   这种未经证实的担忧,使中国民族汽车免去了“召回成本”之重。但多年下来,中国品牌汽车非但没有“强”起来,反而纷纷伏倒在有“召回成本”之累的外国品牌车之下。所以,真正夺命的不是召回制度,而是没有召回制度。   美国的汽车召回制度历史悠久,起始于上世纪60年代的《国家交通及机动车安全法》,美国甚至制订《大气清洁法》,把不符合环保条件的汽车也纳入召回范围。真正让美国召回制度运转起来,依托的是基础法律制度,其中就有产品侵权责任法。美国曾有个xx判例,加州居民拉蒙·罗莫夫妇一家驾驶福特车出车祸导致三死三伤,后查明事故主因就是福特汽车产品质量问题,由于初审法庭查明福特早已知悉此类隐患而未召回,就痛下杀手,在作出500万美元伤亡赔偿的基础下,判令福特2.9亿美元的天价惩罚性赔偿。   依据“风险核算”法,如果投放于市场的有缺陷产品可能产生的产品责任的总量远小于召回成本,车企就会坐视消费者有可能车毁人亡的悲剧发生,会以“大不了赔点钱”的想法蒙混过关。所以,产品侵权责任法不配套,行政处罚以及刑事责任跟不上,召回就不能成为自愿之举。日本的召回制度中引入了刑事责任,对拒不召回或隐匿召回的,除对法人处以上亿日元的罚金外,对个人课以刑期一年以下的监禁。   我国于2004年才开始在小范围汽车种类上施行召回制度,到2009年才基本扩大到所有机动车上。由于侵权责任法[3]以及惩罚性赔偿金制度的不完善,中国车企在“主动召回”的态度上还得向外国品牌学习。市场营销人士发现,召回并没有根本性摧毁品牌力量,反而是在“所有产品都不可能是十完十美”的假定下,那种勇于自改,敢于向生命负责的行为,最终会赢得市场高度支持。[4]   自1970年代以来,日本汽车业一向以高技术含量和高品质在全世界享有声誉,其品牌号召力这一{zd0}财富目前正在因丰田“召回门”而遭受重创,如果处理不当,丰田甚至是整个日本汽车业有可能会就此失去优势。就这次丰田所面对的“召回”危机而言,其危机应对措施违背了危机管理中的六大基[5]本原则:   ①事先预测(forecast)原则,因为丰田公司事前对此次“召回”危机的演变和发展预料不足,导致危机发生的时候事态迅速恶化;   ②迅速反应(fast)原则,即产品质量问题浮出水平之后反应迟缓,特别是公司高层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被迫面对而坐失危机之初的应对良机;   ③尊重事实(fact)原则,在普锐斯出现刹车失灵问题时,丰田的解释与现实距离很大,无法令人信服,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不可原谅的是犯错了却不敢承认;   ④承担责任(face)原则,危机之初的丰田公司漠视消费者的安全考虑而一味推卸责任,在美国听证会和丰田章男来华道歉之前,消费者没有感受到丰田方面的诚意,使其历经数十年积累的信誉度一落千丈,几乎毁于一旦;   ⑤坦诚沟通(frank)原则,丰田公司在发现问题后企图隐瞒事实,态度前倨后恭,顾左右而言他,妄图通过狡辩以推卸责任,其表现出的社会责任感和伦理的缺失严重毒化了危机处理的氛围和环境,使得危机处理过程失控;   ⑥灵活变通(flexible)原则,正是由于丰田公司对这次危机处理的不当,而导致危机本身的升级和转化:从产品质量危机转xxxx危机,从丰田公司的危机转变为殃及日本汽车业甚至整个日本制造业的信誉危机。   2010年3月30日,丰田汽车在日本召开“全球质量特别委员会”首次会议,决定在中国成立“中国质量特别委员会”,作出下述安排。[6]   丰田汽车对外宣布,将为中国上市的新型丰田汽车安装制动优先系统(BOS),并尽量在2010年底前对所有上市车辆安装此系统。   丰田汽车“召回门”的起因,便在于油门踏板存在问题导致刹车失灵。制动优先系统(BOS系统),指在踩下油门踏板的状态下踩下刹车踏板时,能够抑制发动机动力输出的系统,在发生意外的情况时,若用力踩下刹车踏板能够使车辆停止。


郑重声明:资讯 【丰田召回事件(1)_keep on striving for my dream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