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LED企业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我净化?led户外照明入行门槛低,却缺乏应有的个性,中小企业如何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
传统照明时代,照明灯饰行业的渠道大致分为:总代(运营)、经销(分销)、工程(隐形渠道)、散卖(发散货)。这四种模式,是照明行业国内销售的主流模式。
到了LED时代,我们的渠道是否还能这样走?我尝试着给大家分析一下。
总代,大至全球总代,小至国内市场总代。国内一般设省级总代。过去20年,总代对一些xxxx做大做强起过巨大的推动作用,但阶段性发展完成之后,大部分总代都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阻碍。因此,厂家和总代之间,一直恩怨不断。相互博弈,相互掣肘,几乎充斥着整个行业的发展进程。因此,“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厂家与总代,各有各的招。厂家强化控制,总代思谋反制,几乎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厂商共赢。厂家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实行分化和危机政策;总代不选一只母鸡的蛋,手里握着很多品牌的代理权,这是严酷的现实。
结果是,资源大量闲置和浪费,严重制约了品牌进军市场的进程。因此,行业给我们提出了尖锐的问题,LED时代,总代还要不要设立?
过去相当长时间,LED的渠道当然大部分跟传统渠道重叠,不承认这个事实就得付出沉重的代价。问题是,传统照明99%都转向LED了,大量新兴LED企业的经销渠道又在哪里?
刚开始时,很多抢先进入LED行业的厂家都很庆幸自己抢得先机,在传统照明企业还没有反应过来时快速切入市场,抢占渠道。事实上并没有那么简单。首先是经销商对一个并不成熟的品类一开始是持观望态度的,等LED市场较为成熟时,传统企业已经转型成功并且掩杀过来了。这时的LED企业基本立足未稳,被冲得东倒西歪。所以,欧普还是欧普,雷士还是雷士,甚至更凶猛。
如今,摆在LED厂家面前的又是过去摆在传统照明二三线品牌面前同样的课题:格局已经形成了,你该怎样往前冲?
xxxx的省级总代你抢还是不抢?你抢,能抢到么?即使抢到了,面临“老东家”的制约威胁,品牌总代还敢坚持么?即使老东家不为难你,他们已经很牛逼了,会跟你平等互利么?会
或主推你的品牌么?你会甘当老二老三甚至“老N”么?
如果你不找龙头经销商,你跟龙头的距离已经拉开很远,何时才能赶超龙头?不能赶超龙头,你凭什么比行业巨头做得更好?
如果不选龙头经销商,你能否选龙头经销商的竞争对手合作?你能否退而求其次选二三线经销商合作?你能否别具慧眼选择未来更有发展潜力的经销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