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上海世博会的新事物低碳哥是我们喜欢的类型吗?_十六铺批发代销网的 ...
       低碳哥是指一在回帖中自我嘲笑、自称“自己无房无老婆、早就被低碳了”的男子,该发帖者也被网民冠以“低碳哥”称呼。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临近,有关世博的话题愈演愈烈,尤其是这次世博倡导的环保概念更引起社会的广泛xx和参与。
  2010年4月,有位世博志愿者mm网友在网上发帖倡议低碳出行,并以身作则,表示不开车不打车,步行出行,以号召更多网友低碳出行,保护环境。
  她的网上倡议,短短{yt}时间内就引起了上万名网友的点击和xx,网友们各抒己见。有一网友发帖自我嘲笑,声称自己无房无车无老婆,早就被低碳了,而该发帖者也被网民冠以“低碳哥”称呼。
    没有房子,不用装修,节约木材,保护森林;没有车子,不排尾气,省下油钱准备老婆本;没有车子,上班骑自行车,既无停车之烦恼,又能锻炼身体,美哉妙也;没有老婆,回父母家混饭,节约燃气使用。
  “因此,我坚强,我乐观,至少我这样的低碳节能型产品还能为地球做贡献。”
  “我用最理性的说法告诉你为啥要低碳,因为你吃肉有地沟油,吃肠有变质肉,吃海鲜有寄生虫,喝饮料有xx;然后呢,到医院有毒疫苗、脏棉签等着你;开车有钓鱼党;所以你还不如吃素、走路、健身,能保出入平安!”
        1、“低碳哥”的办公桌上摆满绿色植物
  2、用一个小杯子接水刷牙,还教育室友也要用云南白药牙膏刷牙,就可以省很多水了。其表情表情陶醉得很,背心肚皮上还印着“低碳无罪,环保有理”。
  3、收集可乐罐,定期去卖掉。
  4、捡起废纸团,铺平,用空白一面写字,注意,用的是纸卷的低碳铅笔。
  5、从同事垃圾桶拿到一个空饮料瓶子,剪开做成个笔筒,这是“低碳哥”的拿手好戏,剪完笔筒用不完还派发给朋友。
  6、不开灯看电视,还把电视亮度调到{zd1}。
  7、早上洗脸的半盆水,一直留到晚上又洗袜子、刷拖鞋、洗马桶……
  8、低碳哥坚持用自行车,车PP上贴着BTW(别偷我),尽管已经丢了好几辆……
      1、“低碳哥”是属于喜剧的,因为他的杯具太小了,小到可以忽略。
      2、“低碳生活,从哥开始”,低碳哥,真像个传说。
  3、这样的低碳生活,可不是一般人能受的了的,“低碳哥”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啊。其实挺可爱,挺执着的,就是有点雷,实在。
  4、环保对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坏事,如果真的能炒出来结果,我想让他们使劲地炒。
  5、低碳哥应该评为“低碳{dy}人”,低碳生活应该从我们自身做起。
  6、这样活着肯定会很累吧,何必呢?
  7、低碳哥是超人吧,应该给他颁发政府奖章,我们缺的就是这样的人呢
  8、炒作又怎样呢,我们的的确确是需要低碳呀,炒作这样一个主题,远远比那些无聊的姐啊哥的有意义多了,难道不是吗?
     所谓的“低碳哥”,其境况让人笑中带泪:没有房子,不用装修,节约木材,保护森林;没有车子,不排尾气,省下油钱;没有车子,上班骑自行车,既无停车之烦恼,又能锻炼身体……
   这样的“低碳”自嘲中,该有多少的辛酸无奈,“低碳”自然是重视环保的高尚之举,而“被低碳”则是对底层生活和民生之痛的苦涩注解,与其说这是网民的一种乐观态度,倒不如说是一种对生活艰难的五味杂陈的戏谑。 
  “低碳”固然是一种美德,而由“被低碳”引发的“低碳哥”现象,则是需要深思且应求解的问题。房子贵、看病贵、上学贵,构成了压在民众身上的“三座大山”,而诸如结婚、生儿育女则是民众心头之痛上的根根尖刺,日益交织成了折磨我们只能自嘲的催化剂。


郑重声明:资讯 【我们上海世博会的新事物低碳哥是我们喜欢的类型吗?_十六铺批发代销网的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