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问题那么火,又看到很多人对问题的认知有误区,
之前我在其他富士康帖子里就回过这样那样的,有些已经不在了,这里我总结一下我对台企的经历和观点,有台企经验的朋友可以帮忙指正一下,毕竟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xx个人经历。在进入台企之前,我一直不是很理解为什么上海这里都称呼台湾人为台巴子,自己因为早年玩Diablo2的关系,经常上巴哈姆特,在那里有很多台湾朋友,后来有一个还跑上海工作了(到现在他在上海已经有9年了)。但是,我在04年到05年间,在上海一家台企工作过1年零3个月(就是最短合同时间了,他们签合同都是一年一年的,试用期三个月,我合同到期不想续约就走了),我觉得这段时间远不是我职业生涯中最忙碌的时刻但是却{jd1}是最黑暗最压抑的一年多。从那里出来以后我比过去更珍惜每一个工作,也不再轻易跳槽,因为跳出一个泥坑落入一个火坑的感觉非常非常不好!从那以后也开始理解为什么人们很讨厌台湾人了(上海至少有40万台湾人)

富士康的问题,不是富士康一家的,而是几乎所有(至少也是90%+)在陆台企,尤其是出口加工业企业常见的问题。有人说,台企工作压力并不是很大,我赞同,和一些有名的高工作压力的单位比,台企并没那么高的压力,无论是工作量还是心理压力。但是,从我个人以及周围一些朋友的台企经历来说,我觉得,台企中普遍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压抑感,让人觉得浑身不舒服。问题出在哪里呢?

一方面,老台企,很多电子加工业企业,当年在台湾电子工业园发迹时候,一帮现在的台湾中年人当年的年轻人,也就是这么苦干过来的,所以他们认为现在的员工也必须像他们当年创业那样(你们是老板,人家是打工的,能一样么?回报不同不说,一个有奔头一个没奔头啊)。这点连台湾现在年轻人也和他们格格不入。而台企没奔头,更是大批大陆籍年轻员工的共识。台企一方面喜欢招应届大学生(廉价,好管,易忽悠),一方面又留不住人,人家往往就是毕业时候找个跳板,呆个一年半载就走

另外一方面,台企对大陆员工普遍歧视,大陆员工,尤其是产线工人,普遍没尊严。对于那些从农村大量招募来的产线工人,易速成,易招,易打发,几乎是易耗品了(说的不太好听,但是这是事实),而台企人事部门每年在回顾人员流动率时候,管理研发行政等人员和产线工人都是分开统计的。台企的这种普遍性,你抓着富士康狠骂也没用,人家几百几千家台企都这德行。台企中最恶心的最狗仗人势的就是保全课了(就是保卫处)。不用多说,接触过的都懂。一个中年台湾大老粗做科长,带着一帮退伍军人或者身体素质比较好的打工仔,为了防止有人盗窃公司财务(加工企业,尤其是电子加工,很怕内贼偷东西,比如芯片内存)。然后呢?搜身,辱骂甚至殴打,司空见惯。但是如果你是‘台干’呢?大不一样了!我举一个例子说明这个问题:曾经,我到公司第五个月的{dy}天(5.1加班),在公司里做整个机房的重新整理和布线工作,忙到半夜1点回去,走到大楼一楼,一个保全的小头目看到了,我也许穿着打扮和台湾人比较接近(其实也就是长相和眼镜了……因为上装都是公司制服),说话又有点台湾腔国语(我模仿口音还是蛮像的),然后就看到那个小头目一副奴才相,打电话给门卫命令他们马上开门(台企夜间门禁非常严格),‘快开门!台干要回家了!’,然后一群狗腿子跟送他们亲爹一样把我送出门还不停点头哈腰致敬,把我恶心的不行了。

台企加班多?是的,但是熟悉的人都知道,台企中混加班的人也很多。下班了,偷偷坐班车回公司宿舍,洗洗睡睡吃个饭,然后坐9点班车回公司,10点打卡坐班车离开,就算加班到10点了。很多人没事都申请加班,也有很多人上班磨洋工,下班才干活儿,这点似乎是跟日企学的。至于在办公室上网聊天打游戏蹭空调的也大有人在。当然,产线上就不同了,工长们盯着紧,又从台湾老板那里学来了骂人为主的管理方法,所以产线工人日子的确不好过

台企中,台籍员工地位普遍比陆籍的高,哪怕一个台籍小课长(很多都是没工作几年,从台湾转大陆,就变课长了,一个在台湾的技术员,到了大陆直接课长,3年后变成副理或者幕僚,这种很常见),在公司里都比陆籍的经理地位高,且不说陆籍提升要有多慢。虽然台企大多数口口声声本土化,但是实际上只是把基层管理放出来给陆籍的,而且就算是基层管理人员,陆籍和台籍待遇也相差10万八千里。台企任人唯亲很严重,老婆老公、老爸儿子、哥哥弟弟互相提携的很多很多,家族企业的味道非常浓。平时也是台籍的扎堆,大陆籍员工要混的好的确是非常困难

台企的生活如何呢?衣食住行,先说衣。台企很讲究制服,往往都是很难看的制服,必须穿,不穿属于违反公司规章,还经常有人检查。
说食,按理说中国人最讲究吃,但是台企的伙食一直是最让人诟病的,几乎没有人不摇头,包括台湾人。我当时那企业的伙食是包给一个台湾快餐公司的(很多台企都这样,养活一帮连炒青菜都做不好的所谓餐饮公司),一开始号称每个人4块标准,后来被人揭穿只有3块,吃口不如街边3块快餐。之后投诉的人太多,改5块标准,实际上也就是4块,照样难吃xx。不过台干们有小灶,他们会自己去小餐厅点菜(说真的,那些小餐厅也很难吃!)。我这辈子{dy}次从炒青菜中吃出芥末味就是在台企,虽然他们不放芥末(不知道放的啥)。他们的菜里总是黏糊糊的,然后都有股味,往往出口加工区周围还没别的小餐馆,所以你没的选……
说住,台干有宿舍,都是出租房,单间,条件还不错;陆籍的那些就不行了,工厂宿舍,租的民居搞群租。有些人受不了就自己租房了。
说行,就是班车,这点倒是非常的多,不过加工企业往往地处偏僻,没班车那就痛苦的不得了了,因为那些地方往往鸟不拉屎,我那企业后来的厂房到了晚上8点周围连公交车都没。虽然在大路边,但是30分钟都看不到一辆出租车。打电话叫车吧,最近的一个居民区的出租车都不肯来……
再说年休,台企和很多企业一样,要休假得审批,不容易审批下来的,而且假期很少。台干们每年假期就很多了,一年回家两次那是至少的,一回去就是一个多星期

有一说一,台湾籍员工的敬业精神平均还是比大陆籍的要好一些。但是,xx而已,我只说敬业精神。他们的水平和大陆的比有的高有的低,算半斤八两(技术骨干的话他们相对强一些,因为很多技术都是他们那里带过来的,这些年大陆研发多了,大陆员工的实力也有所增长),但是台籍员工不懂装懂很严重!比大陆的严重很多!可能是台干们丢不起人吧

台企很讲改善和整改。这些企业管理的套路他们应该是学了很多日本企业的优点的。相对大陆企业,他们算是走的比较早,所以意识还是很好,专利等保护也是意识很好的。只不过,当整改和改善变成每个人的任务的时候(要求每人每周提改善提案,不管有没有,形式主义的厉害),那很多精力就被浪费掉了。

{zh1},我觉得台湾企业一直都没有好好回顾他们的这些过失。他们优待台籍员工,亏待陆籍员工,号称搞所谓的本土化,公司重要岗位却都任人唯亲,做生意也是尽量和台湾企业做,这样来看,他们所谓的竞争力,也就是目前大陆对台湾企业的优待政策了,没了这些,他们统统卷铺盖滚蛋。滚哪里去呢?去越南吧(台湾本岛上形势已经越来越差了,无数台湾人,不论台南台北的,都这么说)。随着台湾经济对大陆的依赖性与日俱增,而岛上一片惨淡,在陆台企如果不再认真反思所有问题,并尽快整改,那么他们的好日子也就不多了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富士康问题那么火,又看到很多人对问题的认知有误区,】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