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炽灯
可靠性:低
因为没有任何提示,你无法预测灯泡什么时候会突然熄灭;而大多数烧毁是在打开开关的一瞬间,因为冷态灯丝电阻小造成的大电流冲击,引发灯丝烧断。
效率:低
现在白炽灯1w至多也只能转换成20流明光能,根据1w电能转换成300流明光能理论值,光源效率n=20/300=6.67%,电路效率是{bfb}(绝大多数白炽灯电筒都是直通的电路),两者相加不到10%,绝大多数电能都转换成了热能,不过这也给了人们一种温暖的感觉。
光源稳定度:中
灯泡随着电池使用时间增加,亮度下降并不算太厉害;在电池能量消耗殆尽时,亮度会突然下降至无法使用,这时就需要更换电池了。
光色:偏黄
白炽灯的发光原理决定了它所发出的光的色温较低;有人说这种偏黄的光穿透烟雾的效果好,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色温低的光其波长较长,在穿透烟雾时不容易发生散射。
寿命:短
目前的手电使用的白炽灯都在向大功率化方向发展,付出的代价就是寿命减短;白炽灯的功率和寿命,两者似乎不可得兼。
LED发光二级管
发光二级管的配套电路有两种,下面分别介绍:
(1)发光二级管+限流电阻:
可靠性:高
因为LED的特性及电路的可靠性,按正常使用方法,你根本不必担心电筒会不亮。
效率:低
现在的可以将1w电能转换成65流明光能,根据1w电能转换成300流明光能理论值,光源效率n=65/300=21.67%,超过20%了;可惜的是,目前商品化的功率型LED的效率并没有那么高,1w电能仅能转换成不到30流明的光能,光源效率n=30/300=10%,另外限流电阻吃掉了不少电能使得效率下降,以6v电源电压计算,m=3.3/6=55%,m*n=5.5%,比白炽灯还低!
光源稳定度:差
由于发光二级管电流电压的非线性关系,一点电压下降会导致电流大幅下降,亮度随着电池使用时间增加下降很快,这也是使用这种配置的手电的通病。
光色:白
其实LED发出的光可以做成各种颜色,现在的LED发出的白光是蓝光LED激发荧光粉发出黄光混合输出的,通过荧光粉的调配可以输出偏蓝或偏黄的白光;白光有正确辨析物体色彩的优点,但其烟雾穿透力就不如白炽灯发出的黄光了;其实我倒是希望市面上出现单纯发黄光的功率型LED电筒呢。 寿命:长
抛开5w的LED不说(我认为5w是不成熟的产品,是在无法提高单核LED输出光通量下做出的一种类似于多核CPU的集合产品,发热量大不说,寿命也减到了500小时,根本无法代表LED的真正水平),1w和3w的LED都有超过10000小时的寿命,按正常的用法够用一辈子了。
(2)发光二级管+恒流源:
可靠性:中
多了恒流源这块电路板,可靠性就会下降不少,已经有此类电筒不亮的例子了。
效率:低
光源效率仍然是1w电能转换成不到30流明光能,光源效率n=30/300=10%,所以效率的高低取决于电路设计的水平,好的电路效率高过80%,而差的电路效率不超过50%,那么最终效率在5%~8%,和白炽灯差不了多少。
光源稳定度:好
因为恒流电路的存在,灯泡在电池快用完前发光的强度基本是不变的;在电池快用完时灯泡会一闪一闪提示使用者,让人好有个准备,不至于手忙脚乱。
光色:白
上面已经说过了,这里就不赘述了。
寿命:长
上面已经说过了,这里就不赘述了。
HID高压气体放电灯:
可靠性:中
高压气体放电灯需要配合安定器使用,可靠性当然不会太好。
效率:高
高压气体放电灯可以将1w电能转换成超过100流明光能,根据1w电能转换成300流明光能理论值,光源效率n=100/300=33.3%,超过1/3了,即使算上安定器的电路效率80%,总共也有26.4%,超过1/4,这在目前可以说是效率{zg}的光具了,直接体现出来的优点就是:要么亮度比使用其他光源的电筒高,要么使用时间比使用其他光源的电筒长。
光源稳定度:好
因为安定器的存在,在电池快用完前发光的强度基本是不变的;至于电池的电用完了么,灯自然会熄灭的了。
光色:偏蓝
由于HID灯泡的特性,发出的光色温很高,给人的感觉很亮,缺点仍然是烟雾穿透力差。
寿命:中
一般情况下HID灯泡有超过1000小时的寿命,算挺长的了,不过比LED还是短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