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4_吴森的空间_百度空间

77、什么是负刚度?答:一根压杆,由于作用有轴力,它实际上的抗侧刚度有所减小,它刚度的减小,是由于轴力产生的,所以可以认为轴力产生了负刚度。一个 简单的门式刚架,比如说中间加有摇摆柱,摇摆柱就是负刚度。本来刚架本身有一定的刚度,不加摇摆柱时,结构刚度很好,钢柱稳定计算也可以算过去。但是加上 摇摆柱,原来能算过去的钢柱稳定现在反而不够了。摇摆柱不仅不能给结构提供刚度,还需要结构给它提供刚度。这时我们说摇摆柱就是负刚度。78、在设计中强 剪弱弯是怎么体现的?答:强剪弱弯是抗震设计中对结构延性的基本要求之一,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有两种破坏可能:弯曲破坏和剪切破坏。发生弯曲破坏时, 钢筋屈服后形成塑性铰,从而具有塑性变形能力,构件表现出很好的延性。而发生剪切破坏时,其破坏形态是脆性的或延性很小,不能满足延性的设计要求。因此, 抗震设计时要求构件的抗剪能力大于抗弯能力,即强剪弱弯。在设计方面主要体现在《混凝土规范》11.3.211.3.711.4.4 11.4.15(在《抗规》和《高规》里也有同样的规定)。截面太小首先配筋不便,并且如果梁高太小会造成钢筋分布太近,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其次很容易造 成梁的刚度不够。对于梁的剪切破坏主要有三种:1、斜压破坏,主要发生在腹部很薄的T型、工字形截面梁内,对于有腹筋梁,当腹筋配置过多腹筋超筋也产生这 种破坏,这种梁的跨高比很小;2、斜拉破坏,这种梁跨高比很大,少筋破坏;3、剪切破坏即跨高比居中的情况。79、为什么扭转比平动震害大答:平动产生的 应力基本是均匀的,而扭转产生的应力不是均匀分布的,角部应力集中。况且实际使用中荷载(质量)分布不均匀,会加重扭转的80、{zd0}位移和{zd0}层间位移的 区别?答:{zd0}位移和{zd0}层间位移都是相对的概念,一般建筑的{zd0}位移发生在顶端,故{zd0}位移一般指建筑物顶端相对于建筑物底部的侧移,{zd0}层间位移是指 相邻两层之间的{zd0}相对侧移;限制{zd0}层间位移可能是为了防止出现局部较大的薄弱层,以防建筑物刚度沿高度方向有较大的突变;限制{zd0}位移则主要处于安全 和正常使用等方面的考虑。请高手补充80、刚度是什么意思?答:刚度是指:单位变形条件下,结构或构件在变形方向所施加的力的大小。在结构静力或动力分析 时需要用到。如用位移法分析结构内力时要用到刚度矩阵,计算地震作用或风振影响时需要用到结构的刚度参数。还有在设计动力机器基础时也需要用到结构刚度参 数。 刚度是和材料特性及截面特性直接相关81、阻尼比与结构所受到的地震作用有何关系?答:1)首先是关于阻尼比对结构自振周期的影响:阻尼比对振动系统的自 振周期是有影响的,这可以从有阻尼单自由度系统的自振周期ωD的表达式中明显可见:ωDω1-ζ21/2,但由于实际结构系统的阻尼比ξ通常都小于 0.1,所以有阻尼系统和无阻尼系统的自振周期ω近似相等,实际计算中通常按无阻尼系统的自振周期确定。至于wenjin提到分别输入阻尼比为 0.05,和0.5做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是周期不变,并非证实阻尼比对结构的自振周期毫无影响,实际上这是因为程序通常都是按照无阻尼系统来计算结构 的自振周期(原因如上),所以不管你输入多大的阻尼比,计算得到的自振周期永远都是一样。2)阻尼对结构的影响主要反应在其对结构振动幅值(非振型)的消 减方面。增大阻尼,可以大大降低结构的变形幅值;反之相反。 3)阻尼的概念是指振动系统在振动过程中所有耗散振动能量的机制。因此,实际结构系统的阻尼是十分复杂的,包括由于材料分子之间的摩擦引起的内阻尼机制、 构件之间支承与连接部位的摩擦机制、振动时与周围介质(大气等)的相互作用引起的能量耗散机制、振动时基础与地基相互作用引起的能量耗散机制等。所有这些 机制显然均与结构的质量分布和刚度分布无关,但与结构的材质有关系。82、什么是地震动?答:地震动是指由震源释放出来的地震波引起的地面运动。这种地面 运动可以用地面质点的加速度、速度或位移的时间函数表示。地震动的显著特点是其时程函数的不规则性。现阶段的研究强烈依赖强地观测。83、厂房开推拉门, 推拉门开小门能不能达到防火疏散要求?答:现行规范中强条规定,对厂房建筑疏散门不能用推拉门,即使是推拉门上开小门也不行的。所以要用推拉门,只能另外 设置平开门作为疏散用。84、什么是风振系数?什么是阵风系数?答:风振系数主要反映的是风引起的结构振动影响的大小,是风荷载引起的动力反应。 阵风系数考虑的是直接承受风荷载作用的围护结构的风反应增大系数,只用于计算围护结构。

85PKPM平面内计算长度要不要调整?答:就我所知:在STS平面分析程序中,平面内计算长度系数默认为(-1),是这样的,(-1)表示由程序自动 确定计算长度系数,如果手工修改为一个大于0的数,则程序就不再自动确定计算长度系数,而采用手工输入值作为计算长度系数。如果保持程序默认(-1),则 程序自动确定计算长度的方法是这样的:1、对于门式刚架,且选择门规验算时,平面内计算长度按门规侧移刚度方法程序自动确定;2、对于框架结构,选择钢结 构规范验算,则按钢结构规范线刚度比方法程序自动确定;3、对于有吊车作用的排架结构,选择钢结构规范验算,对于排架柱,按钢结构规范阶形柱的计算长度确 定方法程序自动确定,非排架柱按线刚度比方法确定。以下情况下需要考虑手工修改: 1、带夹层的门式刚架,对于夹层柱; 2、超过二阶以上的排架柱; 3、有侧移的框架,柱的上下梁都为铰接情况。86sts-satwe计算时,负弯矩调幅系数取多少?答:负弯矩调幅系数主要针对砼结构中的连续次梁,对 主梁不允许调幅。在stssatwei分析时,{zh0}将次梁做成铰接,因此此系数对计算结果影响不大。87、剪重比怎么控制?答:剪重比超限就是意味着计 算的地震作用小于《抗规》5.2.5条的下限,宜适当加大结构的截面尺寸,提高其刚度,使地震作用不至于太小而不安全;当地震作用超出其上述限值太多时, 应适当减小结构刚度,使结构设计比较经济合理。规定剪重比的下限,就是为了提高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的安全性,让结构能承担大于该薄弱楼层按刚度分配的剪力 值,不至于过早的出现塑性铰。88STS计算砼柱钢梁结构,选用门规和钢规砼柱配筋,为何相差很大?答:用STS计算钢梁砼柱结构,选用门刚规范与钢结 构规范,砼柱配筋相差很大,是柱的计算长度的差异引起的。89、用STS设计混凝土柱加变截面钢梁的单层工业厂房?答:可以按STS中的排架结构设计。此 时屋面如果是采用轻型钢结构材料,可以按门刚架工程进行变截面钢梁的设计;程序对于混凝土柱自动按混凝土规范计算。对于这种结构型式,关键是做好混凝土柱 和钢梁的节点铰接设计,这个连接节点目前需由用户自行设计;有条件的话建议在钢梁下部设置一根单拉杆来释放钢梁对柱顶产生的较大水平力。假如还要进行混凝 土柱的施工图绘制工作,在计算分析完以后,如果作用有吊车,需进行“PK->排架绘图,如果没有吊车作用,只要选择”PK->框架绘图就 可绘制柱施工图了。 90STS软件中的吊车梁跨度相邻吊车梁跨度?答:即柱距,是吊车梁的跨度。91、带支撑的钢结构框,SATWE算得的底层柱底内力?答:目 前SATWE输出的底层柱底内力未包含与柱脚连接的支撑构件内力。在STS钢框架节点连接设计程序中可以自动完成支撑构件内力到柱脚节点内力的转换。如果 必须要进行人工柱脚节点设计,建议另建一个计算模型并在{zd2}层再增加一个很矮的标准层,形成一段短柱得到合并后的柱脚内力设计值。92、目前STS门型柱 间支撑计算?答:目前在墙面设计模块中还不能计算。可以在STS二维计算程序中单独建模分析。93、新版STS计算中变截面柱腹板高厚比不满足允许 值的提示,允许值文本文件显示56.45?答:STS 20044月版本开始根据规范改进了变截面柱腹板高厚比允许值计算方法。程序首先判断变截面柱是否满足门式刚架规程6.1.1条第6款中腹板高度变化 率是否小于60mm/m的要求,如果不满足则按入W=0.8及该条第7款计算变截面拄腹板高厚比允许值,如果采用Q345钢则允许值变为56.45 94、钢框架节点设计时程序不满足抗规8.2.8,多次调整梁截面都不行?答:STS 对此已作了改进,可自动调整设计结果(如增加螺拴数量、增加连接板厚度、增加焊角尺寸、或者将单剪连接改双剪连接等措施),以尽可能满足该条要求。如果 Mu>1.2Mp不能满足,需要修改梁截面(一般要求采用大翼缘截面尺寸),或者参考有关图集来加强梁端连接或者削弱梁截面解决,从规范条文理解分 析,对于悬臂梁构件可不按此条要求处理。95、无支撑钢框架和SATWE里的“p-△“效应?答:SATWE中的“p-△“效应是针对混凝土结构的,于钢 结构设计规范中的二阶弹性分析有所不同,目前STS还不能做此类结构的二阶弹性分析。96、问:SATWE软件计算钢结工程,在各层配筋的文本文件 中,F3(m)F3(s)分别代表何意?答:F3(m)表示梁跨中剪应力值。F3(s) 表示梁支座剪应力值。97 1:在设计一个钢框架支撑结构,具体计算遇到两个问题:SATWE有否按《抗规》针对此类结构进行8.2.3―2条规定框架部分按计算得的地震剪力乘 以调整系数,达到不小于结构底部总剪力的25%和框架部分地震剪力{zd0}值的1.8倍二者的较小者?还有就是人字形与V字形支撑有否放大调整?答:《抗 规》8.2.3―2条程序暂没有调整,因大数此类结构都能达到这一要求;人字形与V字形支撑内力,包括十字交叉支撑和单斜杆支撑等都按《高钢规 JGJ98--90》执行调整,偏心支撑的内力不放大。98、问:在门式刚架计算中,按照门规的要求,需要在基本风压的基础上考虑综合调整系数,问程序有 否自动考虑?又阵风系数在程序中是怎样考虑?    答:根据用户使用菜单功能的不同,程序考虑的情况不一样。如在门式刚架交互输入中已在风荷载对话框中分别列出基本风压,调整系数值,用户只需确认即可;在 工具箱如檩条等计算对话框中程序描述是调整后的基本风压,那么在这里就需要用户将综合调整系数1.05乘以基本风压值之后再填写进去。阵风系数在门规 中附录A中规定不需要考虑阵风系数。99、我们在STS中做一个排架结构,混凝土柱钢梁,当柱子的混凝土标号由C20变为030后,为何计算结果柱子的弯 矩及配筋均有上升?    答:柱子混凝上标号C20变为C30,弹性模量由255 X 104Nmm2变为30 X 104Nmm2,柱刚度有所增加,地震剪力会有所不同,柱子与梁的线刚比也发生变化,分配到的内力也不同了,因此会改变,但数值变化不大。100、多跨 门式刚架结构中,中间柱的内力包络图基本相等,为何计算结果中中柱的基础底板厚度设计不同?答:sts中柱的基础底板厚度设计是对柱的所有工况下的内力进 行计算取最不利的计算结果,对于多跨结构由于STS程序可以考虑,活荷载的不利布置,各工况下中间柱的内力会有一定的差异,导致各中间柱底板设计尺寸厚度 等不同。101、在钢结构支架计算中,我们发现使用;SATWE计算和TAT计算结果出入较大,工程结果中.TAT钢梁整体稳定计算均为0,而SATWE 的钢梁整本稳定计算为2,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答:TATSATWE两种模型计算假定本身就是不一致的,在TAT中是按强制刚性楼板假定`,所以钢梁的稳定验算均为0,另外TAT中风荷载是取计算 值,而SATWE中风荷载是取规范中上限,所以会有些偏大,导致结果的差异。

102、设计一有填充墙的钢框架,用SATWE计算,发现计算风载和不计算风载两者的计算结果相差非常大,很是迷惑,但本人觉得无填充墙的框架结构受风面 积只有梁柱,风载很小,计算与不计算两者的差值很小才是,所以烦请解释一下原因?    答:无填充墙的钢结构该项只用于计算风振系数时用到,挡风面还是考虑整个墙面xx挡风来考虑的;如果您的结构是一个开敞式结构,可以根据您的梁柱构件挡风 系数修改体型系数,折算成全墙面挡风,或着手工交互修改作用风载。103、我们设计钢结构或超高层建筑结构中,常遇到有效质量系数已经大于90%,但是剪 重比不够的现象,这种情况该如何是好?答:这种情况往往是结构刚度、质量不匹配造成的。可按以下几方面检查处理:1].需要增加结构刚度,或调整结构布 置。2].检查结构加载是否有问题,荷载太小也是楼层质量偏小,剪重比太小的原因之一。3].只有在确认结构方案(结构布置、荷载作用)合理后,才可以启 用程序内部的最小地震剪力放大系数这个功能。否则,应视为结构方案不合理,需要重新调整。104、我在应用STS钢结构软件查询计算结果时发现短梁与柱连 接节点中腹板与柱角焊缝厚度为负值,这是什么意思呢?答:焊缝高度出现负值,是当焊缝设计不够时,程序自动在焊缝尺寸计算值的前面加的一个负号,在绘施工 图时此值有时会变成“*”,没有特殊含义,只是一种表达方式而已。用户应对该焊缝值自行计算调整。1)不计算竖向荷载;2)一次性加载;3)按模拟施工加 荷方式计算竖向力14)按模拟施工加荷方式计算竖向力 2。我想请教各位高手:什么时候要考虑施工加荷方式计算竖向力?什么情况不计竖向荷载?1)不计算竖向荷载,即不计算竖向力:它的作用主要用于对水平荷载 效应的观察和对比等。 2)一次性加载计算:主要用于多层结构,而且多层结构{zh0}采用这种加载计算法。因为施工的层层找平对多层结构的竖向变位影响很小,所以不要采用模拟施工方 法计算。 3)模拟施工加载方法1:就是按一般的模拟施工方法加载,对高层结构,一般都采用这种方法计算。但是对于框剪结构,采用这种方法计算在导给基础的内力 中剪力墙下的内力特别大,使得其下面的基础难于设计。于是就有了下一种竖向荷载加载法。4)模拟施工加载方法2:这是在模拟施工方法1”的基础上将竖向 构件(柱、墙)的刚度增大10倍的情况下再进行结构的内力计算,也就是再按模拟施工方法1加载的情况下进行计算。采用这种方法计算出的传给基础的力比较均 匀合理,可以避免墙的轴力远远大于柱的轴力的不和理情况。由于竖向构件的刚度放大,使得水平梁的两端的竖向位移差减少,从而其剪力减少,这样就削弱了楼面 荷载因刚度不均而导致的内力重分配,所以这种方法更接近手工计算。另外pkpm公司还在其技术说明中提到:"模拟施工加载2"是在原模拟施工加载计算原则 的基础上,通过间接方式(将竖向构件的轴向刚度增大10倍),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基础的不均匀沉降。这样,基础的受力更均匀。对于框剪结构而言,外围框架 柱受力有所增大,剪力墙核心筒受力略有减小。 "模拟施工加载2"在理论上并不严密(本人解释:人为的扩大了竖向构件与水平构件的线刚度比),只能说是一种经验上的处理方法,但这重经验上的处理,会使 地基有不均匀沉降的结构的分析结构更合理,能更好地反映这类结构的实际受力状态。设计人员在软件应用中,可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所以,pkpm 公司建议:在进行上部结构计算时采用模拟施工方法1”;在基础计算是,用模拟施工方法2”的计算结果。这样得出的基础结果比较合理。105、什么是单 偏压?什么是双偏压?答:单偏压和双偏压的计算方法不一样,单偏压在计算配筋时,计算X方向配筋时不考虑Y向钢筋的作用,计算结果具有{wy}性;而双偏压则 恰恰相反,双偏压在计算X 方向的配筋时要考虑与Y向钢筋叠加,计算结果具有不{wy}性。《高规》6.2.4条规定,抗震设计时,框架角柱应按双向偏心受力构件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设计。一般建议用户使用单偏压计算,使用双偏压验算(目前的SAWTETAT软件均已增加此功能,操作简介见2003年《PKPM新天地》138页)。 用户进行双偏压验算前,要先完成柱的施工图设计,否则有可能验算出错。如在特殊构件定义中指定了角柱,程序自动按照双偏压计算。另外,当考虑了双向地震 力作用时,不应同时考虑[按双偏压计算]一般框架柱配筋。对于异形柱,这两种计算方法的区别在于:单偏计算是将主形心内力作用效应分解到各个柱肢上 再进行单偏对称配筋计算,而双偏计算是将主形心内力作用效应按异形柱的全截面进行配筋,因此有角筋共用。一般情况下异形柱宜采用双偏压计算,这样异形 柱的配筋计算会更准确106、层间位移的计算应按照平面投影的两点间距离计算,还是按两点的xy方向增量分别计算。答:按位移增量计算。107、钢结构 全截面焊接算刚接吗?答:刚接是肯定的,腹板与翼缘都焊接,腹板传递剪力和翼缘传递弯矩都能实现。只是节点形式应有所改进:一是不方便施工;二是容易引起 焊缝应力集中,对结构安全产生影响。可以改成腹板螺栓连接,上下翼缘焊接形式;或是全改成螺栓连接形式。108、什么是偏心支撑?什么是中心支撑?答:中 心支撑即支撑轴线与梁柱交点相交,偏心支撑即支撑轴线与梁轴线交点同梁柱交点有一定的距离,两交点间的梁段即所谓耗能梁段。严格的说横向框架纵向支撑结构 也是框架-支撑结构,但前者一般纵向为梁柱铰接,单向设置支撑,多用于单层或低层结构;而后者在狭义上一般是梁柱双向刚接,双向设置支撑,多用于多高层结 构。关于钢结构框架-支撑体系:框架-支撑体系是有效的、经济的和常用的钢结构抗侧力结构体系,它的作用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基本类 似,均属于共同工作结构体系。框架-支撑体系是由框架体系演变来的,即在框架体系中对部分框架柱之间设置竖向支撑,形成若干榀带竖向支撑的支撑框架;支撑 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通过刚性楼板或弹性楼板的变形协调与刚接框架共同工作,形成一双重抗侧力结构体系,称之为框架-支撑体系。当沿内筒周边及电梯井道 和楼梯间等长隔墙部位设置支撑框架,形成带支撑框架的内筒结构时,内筒与外框架则构成框架-内筒体系。支撑框架中的框架梁与框架柱仍为刚接相连,而支撑杆 的两端常假定为与梁柱节点铰接相连,即支撑杆中不产生弯矩和剪力,只产生轴向力。因此,支撑框架既具有框架的受力特性和变形特征,又有铰接桁架的受力特性 和变形特征,它有利于增加结构的侧向刚度。

109、什么是节点域?答:节点域一般是指框架节点域,钢框架柱的翼缘板、腹板的厚度均较薄,在框架节点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剪切变形,对框架水平位移有 10~20%影响。节点域剪切变形对内力也有影响,一般在10%以内。如果框架有支撑时,节点域剪切变形将随支撑体系侧向刚度的增加而锐减。110、 耦联的含意和实质?答:在结构的抗震设计中,耦联是指平扭耦联,它由于结构的刚心和质心不重合,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结构会产生扭转。对于体形规则,结构抗 侧力构件基本对称布置的结构,其刚心和质心偏离不是很大,平扭耦联不太严重,此时可以不考虑平扭耦联,振型组合采用SRSS方法即可。对于体形不规则的结 构,其刚心和质心偏离较大,此时则必须考虑平扭耦联,振型组合则相应采用CQC法,振型数应取918个或更多,具体振型数取值多少可根据振型质量定,其 原则为:使所取的振型质量的百分比大于90%。对于你这个具体工程,由于体形复杂,必须考虑平扭耦联,考不考虑平扭耦联与层数无关,只与刚心和质心的偏离 程度有关。在结构设计中,应尽量避免平扭耦联严重的情况,方法有:调整抗侧力构件的布置和刚度、设缝将结构分成几个体形简单的子结构等。111、什么是对 中和轴的面积矩?答:截面上某一微元面积到截面上某一指定轴线距离的乘积,称为微元面积对指定轴的静矩。H型可按下式计算。S=翼缘面积*翼缘形心到结构 形心的距离+中和轴以上的腹板面积*中和轴以上腹板的形心到中和轴的距离。 112、强支撑框架柱计算长度如何求?答:可计算出K1K2K1K2分别为相交与柱上、下端的横梁线刚度之和与柱线刚度之和的比值。计算长度系数 μ=[3+1.4(k1+k2)+0.64k1k2]/[3+2(k1+k2)+1.28k1k2]113、吊筋的作用是什么?答:主次梁交接部位应优先 选择每边3根加密箍筋抗剪,若箍筋抗剪不满足时,需按计算配置吊筋,吊筋的作用不仅是抗剪的作用,因为计算主梁截面箍筋时已经计入了该集中力的作用,附加 吊筋或箍筋是为了防止此集中力作用区域下部砼拉脱,而将该集中力传递到梁顶部,或者说类似于防冲切破坏(在极限或接近极限荷载时,次梁顶部区域产生裂缝或 端支座为铰接处理)。114、锚栓抗拉强度为什么要低于相同强度钢构件的抗拉强度设计值?例如Q235的锚栓抗拉强度设计值只有140,而不是215,为 什么呢??答:柱脚底板虽然一般较厚,但其平面外刚度毕竟有限,在锚栓的拉力作用下会发生翘曲变形,同时锚栓受拉变形,减弱了锚栓的锚固作用。为了考虑这 种情况而又不致使底板过厚,规范里把锚栓的抗拉承载力降低了,通过减小锚栓变形的方法来保证底板不至于发生过大的翘曲。。115、什么是施工缝?答:因施 工组织需要而在各施工单元分区间留设的缝。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它只是因后浇注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注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 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因混凝土先后浇注形成的结合面容易出现各种隐患及质量问题,因此,不同的结构工程对施工缝的处理都需要慎之又慎。受到施工工 艺的限制,按计划中断施工而形成的接缝,被称为施工缝。混凝土结构由于分层浇筑,在本层混凝土与上一层混凝土之间形成的缝隙,就是最常见的施工缝。所以并 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缝,而应该是一个面。116、什么是沉降缝?答:上部结构各部分之间,因层数差异较大,或使用荷重相差较大;或因地基压缩性差异较大,总 之一句话,可能使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需要设缝将结构分为几部分,使其每一部分的沉降比较均匀,避免在结构中产生额外的应力,该缝即称之为沉降缝。 为克服结构不均匀沉降而设置的缝,须从基础到上部结构xx分开117、什么是伸缩缝?答:若建筑物平面尺寸过长,因热胀冷缩的缘故,可能导致在结构中产生 过大的温度应力,需在结构一定长度位置设缝将建筑分成几部分,该缝即为温度缝。对不同的结构体系,伸缩缝间的距离不同,我国现行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 范》GB50010-2002对此有专门规定。为克服过大的温度应力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118、什么是抗震缝?答:为使建筑物较规则,以期有利于 结构抗震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 在抗震设防区,沉降缝和伸缩缝须满足抗震缝要求。119、什么是材料的泊松比?答:在材料的比例极限内,由均匀分布的纵向应力所引起的横向应变与相应的纵 向应变之比的{jd1}值。比如,一杆受拉伸时,其轴向伸长伴随着横向收缩(反之亦然),而横向应变 e' 与轴向应变 e 之比称为泊松比 V。材料的泊松比一般通过试验方法测定。主次泊松比的区别:主泊松比PRXY,指的是在单轴作用下,X方向的单位拉(或压)应变所引起的Y方向的压(或 拉)应变,次泊松比NUXY,它代表了与 PRXY成正交方向的泊松比,指的是在单轴作用下,Y方向的单位拉(或压)应变所引起的X方向的压(或拉)应变。 PRXYNUXY是有一定关系的: PRXY/NUXY=EX/EY,对于正交各向异性材料,需要根据材料数据分别输入主次泊松比,但是对于各向同性材料来说,选择PRXYNUXY来输入 泊松比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只要输入其中一个即可

120、什么是弹性模量?答:又称杨氏模量。弹性材料是一种最重要、{zj1}特征的力学性质。是物体弹性t变形难易程度的表征。用E表示。定义为理想材料有小 形变时应力与相应的应变之比(受到变形应力时恢复其原形状和结构的能力)E以单位面积上承受的力表示,单位为牛/^2。模量的性质依赖于形变的性质。 剪切形变时的模量称为剪切模量,用G表示;压缩形变时的模量称为压缩模量,用K表示。模量的倒数称为柔量,用J表示。121、为什么行车梁中间劲板与下翼 缘要空50mm~100mm空隙?答:<钢结构设计规范>中条文说明里有详细的解说,其规定中间横向加劲肋的下端宜在距受拉翼缘 50~100mm处断开,与其腹板的连接焊缝不宜在肋下端起落弧.主要还是考虑了吊车梁的受力特性.吊车梁的疲劳破坏一般是从受拉区开裂开始,腹板的连接 焊缝在肋下端采用饶角焊或围焊或回焊等其他方式可减少由于焊接在腹板上引起疲劳裂纹。规定中间横向加劲肋的下端宜在距受拉翼缘50~100mm处断开,主 要也是考虑吊车梁的疲劳破坏。122、基础垫层的作用?答:素混凝土垫层有保护地基土防止扰动的作用,还有方便施工放线、绑扎钢筋的作用,还可以减少地下 水等对基础钢筋混凝土的侵蚀。在某些情况下还有用砂石垫层换土以改善持力层局部软弱地基的应用。采用C7.5~C10的混凝土 厚度看具体情况了 100mm以上吧,钢筋混凝土的基础是柔性基础,不仅能承受压应力,还能承受拉应力,不受材料的刚性角限制。柔性基础需要做垫层 如果你做的刚性基础就不必要做垫层了 只是有刚性角限制。123、基础底板的钢筋是如何分布的?答:沿基础横向的为受力钢筋(就是沿强轴方向),沿基础纵向的为分布钢筋,分布钢筋放在受力钢筋 上面。124、什么是后浇带?为什么后浇带混凝土强度要比原浇注混凝土强度高一层?答:减小温度收缩影响。新浇混凝土在硬结过程中会收缩,已建成的结构受 热要膨胀,受冷则收缩。混凝土硬结收缩的大部分将在施工后的头12个月完成,而温度变化对结构的作用则是经常的。当其变形受到约束时,在结构内部就产生 温度应力,严重时就会在构件中出现裂缝。在施工中设后浇带,是在过长的建筑物中,每隔 3040设宽度为7001000毫米的缝,缝内钢筋采用搭接或直通加弯做法。留出后浇带后,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可以自由收缩,从而大大减少了收缩应 力。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可以大部分用来抵抗温度应力,提高结构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后浇带保留时间一般不少于一个月,在此期间,收缩变形可完成 30%~40%。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宜选择气温较低(但应为正温度)时,可用浇筑水泥或水泥中掺微量铝粉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比构件强度高一级,防止新老 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造成薄弱部位。125、什么是刚性基础?什么是柔性基础?答:刚性基础指用砖、石、灰土、混凝土等抗压强度大而抗弯、抗剪强度小的材 料做基础(受刚性角的限制)。用于地基承载力较好、压缩性较小的中小形民用建筑。刚性角: 基础放宽的引线与墙体垂直线之间的夹角。柔性基础指用抗拉、抗压、抗弯、抗剪均较好的钢筋混凝土材料做基础(不受刚性角的限制)。用于地基承载力较差、上 部荷载较大、设有地下室且基础埋深较大的建筑。大放角:砖基础的逐步放阶形式称为大放角。 作用:增加基础底面的宽度,使上部荷载能均匀的传到地基上。126、梁柱连接节点的设计要求?答:梁、柱连接节点分为两种设计方法;一、为常用设计方法, 一为xx设计法。节点计算须计算梁柱节点域刚度,不够时须加强。计算连接节点的承载力极限,按规范,要求节点抗震的极限承载力是构件的极限承载力的1.3 倍。也就是节点按等强设计时须达到构件的承载力的1.3倍。127 、柱间支撑要不要?在设有水平支撑的地方,也应相应设置柱间支撑,以保持其空间几何的稳定性没有抗风柱也没有柱间支撑,那对于纵向水平力的传递是很不利的 啊纵向水平力包括风荷载、地震力和温度应力,一般情况下风荷载占主要因素,因为房子轻,地震力会很小的你的意思是不是这个厂房四周都没有墙?如果是这个样 子风荷载在纵向水平力中的比重是很小的,几乎可以忽略(因为没有墙体,受风面积很小),那么是可以考虑去掉柱间支撑的门架结构,平面内是框架,面外如果不 是刚性体系,又无柱间支撑,从结构上来讲就是几何可变体系,只所以没可变,不倒,是因为铰接不会是理想的铰,总是能承担一定弯矩的,但不等于这样的结构是 可行的,几何可变还叫什么结构呢,抗风柱并不能起到使体系稳定的作用。边柱加支撑,中柱对于位置也应该加,这是规范规定的,但中柱从理论上可以不加,因为 中柱的水平力可以通过屋顶的支撑传递边柱,再传到支撑,就像混凝土结构中,部分抗侧力剪力墙可以不落地一样(通过楼板将水平力传递落地墙上了),但此时边 柱的支撑和屋面的支撑应相应加强,保证水平力的传递。支撑的设置是结构体系与概念的问题,不能随意说可有可无。128、吊车梁下翼缘与弹簧板之间的垫板有 什么作用?      当有下柱柱间支撑时,此垫板与弹簧板、吊车梁下翼缘需焊接,以传递吊车水平刹车力,无下柱柱间支撑时,可以不要垫板,中间缝隙是空的,直接拧螺栓,据说 是解决吊车梁抗扭转的,但是没人做过试验,证明效果如何.129、安装螺栓可否重复使用?      安装螺栓当然是可以重复使用的,我们这里要明白的是:这里的螺栓不是我们理解的螺栓的连接作用,而是安装作用。安装螺栓就是临时固定,要是现场没有螺栓 了,可以用钢筋头临时固定,等构件焊接好了就可以取下螺栓了。(摘自163结构论坛樱花の满开贴子

 



郑重声明:资讯 【钢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4_吴森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