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两篇文章:“”;“。大块理论文章,超越了我的阅读能力。偶有阅读兴趣,是因为听说梅华宁就是那位举报袁腾飞的人。说实话,梅、秦先生的大作,前者读不进去,后者读的下来。换言之,前者给我以隔膜感,后者似乎多有说服力----我以为,秦先生是在提醒我瞪大眼睛。
必须说明,我与两位先生素昧平生,仅止听说梅先生就是举报袁腾飞的人。尽管某网友曾抬举我,说我与小袁一丘之貉,可是对梅先生的“隔膜”与对袁腾飞举报一事无关。与梅先生的“旗帜鲜明”相比,我更喜欢秦先生的“眼睛”。不过秦先生说的是历史的眼睛,我理解的是人的眼睛----因为,有眼睛,才可以读两位先生的大作;才可能辨识各种“旗帜”的红黄篮白……
罗嗦半天却未切入正题。我的正题也许不值一提:何为历史虚无主义。百度百科有的标签:个人在历史的“必然”潮流中,无可选择,无可作为;即便在“可否作为”问题上凭着直觉得到肯定性答案,但却无法指出“如何作为”----如此“历史虚无主义”看似荒诞,却并非洪水猛兽,未必没有合理成份。坦白说,我喜欢其中的“个人、直觉及肯定性答案”等字眼。
虽然个人在历史过程中的选择,以及如何作为很难;却未必没有被动“作为”的空间及权利。以xx为例,它虽不是个人(除xxx以外)选择问题,可是如何作为的答案确不难寻找。别人有打砸枪武斗行为,我却有不打人骂人的被动权利。被动权利不可以主动行使?直觉中的肯定性答案没有合情合理之处?……也许我的眼睛有问题,看不到“历史虚无主义”的可怕,所以必须加强学习。学习的前提条件是,瞪大眼睛并使之大有作为:辨别雪白血红,辨认死人活人以及官员百姓----对我个人来说,瞪大眼睛比高举旗帜更重要。何况历史经验早已证明,高举旗帜是领导们的事,老百姓们跟在后面,主动或被动地走就是了。(张老大100528)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