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有车二手车资讯博客» 疯狂的世界谁是汽车工业的富士康

–资讯来源:南方都市报

这是一个疯狂的世界!一边是富豪疯狂地聚敛财富,一边是中国工人的血汗工厂。

中国代工模式筑就了某些人的巨额海外财富,也酿成了今天的富士康12跳、本田汽车零部件公司停工事件。

这两桩事均发生在中国的南方,一个是深圳,一个是在广东。作为最早进行改革开发的区域,深圳和广东的两桩事,令人反思中国代工模式,也让人反思中国汽车零部件会不会成为汽车工业的富士康?

富士康是苹果、戴尔、惠普、诺基亚等国际巨头的中国代工商。苹果的iPod、iPhone全球热销,一款售价499美元的iPad,平均成本仅为 260美元左右。大量利润流向了美国及韩国,其中苹果开发的A 4处理芯片每个成本约为26.8美元,16G的存储芯片成本约为29.5美元;韩国LG生产的9.7 英寸的触摸显示屏,每个95美元。而中国代工苹果的成本仅为每台11.2美元。

富士康不缺钱、乔布斯和郭台铭也赚够了钱,然而工人的工资却少得令人发指。那么本田汽车是否缺钱?

今年5月佛山{zd1}工资水平是920元/月,本田{zd2}层的一级员工每月工资约1000元,而有的员工单单房租,每个月就要花去400多元。同时,与拮据的中国大陆工人相比,公司有一批特殊的工人———日本支援者,他们却享受着高工资高福利。公司一个20多岁的日本支援者自称每月工资5万元人民币,还不包括令人艳羡的补贴和福利。

众所周知,在珠三角的大大小小的代工厂中,成就了世界可观的市场占有率:圣诞装饰品的70%,电视设备的 29%,玩具和T恤的几乎{bfb}。这些产于中国,产于中国工人。在富士康“12连跳”敲响社会对产业工人生存状态和工作尊严的xx后,本田汽车爆发的罢工事件引发了社会对中国蓝领工人普遍艰难生存状况的xx以及对于对中国制造业廉价劳动力模式付出的社会代价的怀疑。

在过去三十年里,中国依靠数亿主要来自农村的廉价劳动力打造了一个出口导向型的“世界工厂”,实现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但与此同时,劳动者的基本福利却被忽略。在富士康、本田汽车这些全球{dj1}的代工厂中,工人牺牲了个人的基本尊严来成就了企业的发展。当我国的一些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低端占有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之时,与G D P增长并存的贫富差距开始扩大,劳动力价格随就业压力被压低、劳动者话语权被持续忽视。而富士康、本田汽车作为全球行业内xxxx的xxxx,在纸上强调企业社会责任、回馈社会的同时,理应还劳动者一份有尊严的工资,为劳动者过上正常的生活创造基础的物质条件,让农民工成为真正的“企业公民”。

林憬文

◎ 本田“罢工门”数字观

中日员工工资相差50倍

据本田工人透露,其基本工资六七百元,加上各种补贴,一线初级员工到手的工资不过1200多元。中日员工工资更是相差了50倍之多。工资福利过低、加薪缓慢,最终使佛山南海狮山工业园区的本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简称南海本田)发生罢工事件。罢工事件始发于5月17日,至今没有平息。

薪酬分75级 升1级要1年

据消息称,陷入“罢工门”的本田汽车零部件公司薪酬体系日前被爆出分为五大级别,由低到高为一级至五级,每个大级别下面有15个小级别,共75个级别,每年评审一次,合格后就晋升一级。

补贴方案遭否决 4家工厂停产

由于员工对零部件公司提出的每月补贴120至155元方案不满,以及最xx的薪酬制度没有调整,导致本田在华四家工厂出现停产。

马后炮:有人调侃中国教育体系级别是:学士-硕士-博士-圣斗士-烈士,看来本田零部件公司的薪酬体系深得此真传。如果一出生就进入这个公司;如果一切顺利每年晋升一级,等升到{zg}一级估计也已经成为“烈士”。此次事件和某代工企业沸沸扬扬的坠楼事件同病同根,折射的都是中国经济转型期间的收入分配机制问题。

董勇刚

劲爆车语

1“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污蔑”。

——— 针对有专家炮轰称“目前新能源汽车没有一辆是低碳的”,日前另有行业专家对此发表如上意见为新能源车正名。

点评:专家打架,百姓遭罪,更不用说吞吞吐吐的补贴政策,中国的新能源车让人雾里看花,水中看月。正如所唱歌词“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2“上周买车还要加价5000,这周买车就优惠5000了,车价变化比变脸还快”

——— 成都“限车”讨论无疾而终,车市出现冰火两重天的变化,有消费者对此发表如上感慨并斥限车讨论仿若儿戏。

点评:中国的车市,啥时候整得像股市了?一个不经证实的消息就能让市场暴涨暴跌。

3“国内进行征收碳税,将有助于国内企业出口发达国家避免被征‘碳关税’,自身也达到一定减排的目的。”

———据报道,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课题组经过调研形成了“中国碳税税制框架设计”的专题报告,该报告建议2012年开征碳税。有参与课题研究的专家如是解释。

点评:开征环境税争论无果,现在却又“变出”一个“碳税”。大概是“碳税”有国际惯例,收费起来比较方便“与国际接轨”。

留言


:wink: :-| :-x :twisted: :) 8-O :( :roll: :-P :oops: :-o :mrgreen: :lol: :idea: :-D :evil: :cry: 8) :arrow: :-? :?: :!:

郑重声明:资讯 【上海出有车二手车资讯博客» 疯狂的世界谁是汽车工业的富士康】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