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干旱致生态失衡 亚洲象早下山鱼类大片死_1900_新浪博客

   这一次,谁也无法逃脱干旱带来的危机。人类如此,野生动植物亦是如此。云南省林业厅的{zx1}统计数据显示,持续干旱已导致该省约750万亩自然保护区受到影响,重旱面积约10万亩,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受损严重。目前,全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343.8万亩,中度以上170.03万亩。


  这还只是个开始。云南省林业厅工作人员和保护生物学专家一致认为:由于生态系统整体性强,旱灾的损害影响在短期内无法恢复,有的甚至具有不可逆转性。同时,除了个体死亡和繁殖受损之余,动物感染疾病传播疫病的可能性极大。


  征兆:大象提前下山 鱼类大片死亡


  今年1月28日凌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居民发现10多头野象钻出密林,先后进入三岔河谷中饮水、寻找食物。相比往年,象群提前了半个多月下山觅食。一名常年和野象打交道的工作人员推测,因为今年气候干旱,使得森林中食物减少,野象被迫提前走出森林觅食。


  云南怒江州贡山自然保护区的和正军告诉记者,大旱改变了动物常年形成的食物链,使其被迫提早下山寻找水源和食物。据有关媒体报道,干旱已导致香格里拉纳帕海湿地急剧萎缩,湿地内的高原鱼也因为水少而大量死亡,以高原鱼为主要食物的黑颈鹤,面临着食物短缺的困境。


  重创:生态受损 有害物种增加


  持续干旱将给素有动植物王国之称的云南带来什么后果?云南林业厅4月28日给出了一个答案。此次干旱使云南省约750万亩自然保护区受到影响,重旱面积约10万亩,导致部分面积较小、生态脆弱的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水源枯竭、湿地面积缩小,野生动植物生存和栖息环境受严重影响。例如,昭通市巧家县药山{gjj}自然保护区内已发现攀枝花苏铁大面积死亡,此外,还发现大量两栖类动物死亡,候鸟提前北迁。


  记者从云南林业厅了解到,林木对气候变化的适应速度远远低于有害生物对气候变化的适应速度,森林生态系统失去平衡,林业有害生物种群数量迅速增加,危害严重;目前,云南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343.8万亩,其中中度以上危害170.03万亩。与正常年份相比,发生面积上升71.9%。


  拯救:破坏不可逆转 须完善监测机制

 

                              (此文转载自网站)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西南干旱致生态失衡 亚洲象早下山鱼类大片死_1900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