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简介》


                  

中国福建省省会。简称榕城,别名三山。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沿岸,来福铁路终点。辖福清、长乐两县级市,闽侯、连江、罗源、闽清、永泰、平潭6县。市区面积1043平方千米。市区人口约130万。多归侨、侨眷,主要有汉、畲、满、回、苗等民族。汉初为闽越王都“冶城”所在地。西汉置冶县。东汉改名侯官县。隋改原丰县,后改为闽县,为建安郡治所。唐置闽州,后改为福州。五代改为长乐府,为闽都。宋为福建路治所。元末以后为福建省会。1912年置闽侯县,1946年设福州市。

  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低山丘陵,南部为福州盆地的大部分。市内温泉广布,有温泉城之称。年均温

19.6℃,1月均温10.5℃ ,7月均温28.7℃[1],年降水量1342.5毫米,无霜期326天,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秋常受热带风暴(台风)袭击。境内有、等河湖。扩建后的港与世界20多个港口通航,与50多个国家与地区开展经济贸易往来,年吞吐量达500 万吨。有高等院校12所,中等专业学校35所。1984年,被列为全国沿海14个开放的之一。1985年,马尾被列为经济技术开发区。矿产有叶蜡石、硅砂、明矾、高岭土、花岗岩等。郊区产水稻、、、茶叶、蔬菜、油菜籽等;工业以轻工、手工业、机械制造、基本化工为主。

  福州有被列为国家、省、市三级文物保护单位52处。如建于964年的中国长江以南最古老的木构建筑;立于906年,被誉为天下四大名碑之一的恩赐琅琊政王德政碑;李阳冰亲书的马石山摩崖题刻;闽侯县的等。主要游览点有、乌山、于山、、闽王祠、、西湖公园等。

  福州市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是省会。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20℃,年降水量900~2100毫米,平均日照数1700~1980小时。全市总面积1.20万平方公里,辖5区2市6县和1个经济区,总人口660万人,其中市区人口243万人。福州盛产龙眼、荔枝、橄榄、、花卉、食用菌等,、温泉久负盛名。主要矿产资源有叶腊石、石英砂、花岗石、高岭土、明矾石等;主要旅游资源有鼓山、西湖、华林寺等旅游景点。

  200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24.28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dy}、二、三产业增加值为241.78亿元、1197.84亿元和1084.66亿元,分别增长5.2%、13.6%和13.5%。产业结构继续调整,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10.3∶47.4∶42.3调整为9.6∶47.4∶43.0。{dy}、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5%、51.8%和44.7%。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36851元,增长11.9%。

  2009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325.44亿元,增长12.9%,地方级财政收入195.26亿元,增长15.6%,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03.24亿元,增长14.1%。

  2009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5.79亿元,增长18.0%,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实现556.35亿元。

  2009年全市工业经济运行逐月回升,总体上呈现出较为稳健的增长势头,197项工业新增长点项目新增产值195亿元,南北“两翼”对工业增长贡献率为43.2%,戴姆勒汽车、德盛镍合金等50项重大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全市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3949.28亿元,增长13.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618.29亿元,增长14.5%;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008.95亿元,增长12.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06.60亿元,增长14.1%。完成国有控股工业总产值531.97亿元,增长18.6%;股份制工业总产值1428.37亿元,增长26.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总产值1827.59亿元,增长9.3%。

  支柱产业增长明显。电子信息、汽车、冶金、纺织等支柱产业继续主导全市工业层面,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行业看,通信设备、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工业产值584.86亿元,增长3.0%;纺织服装、化纤制造业产值526.82亿元,增长24.9%;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产值246.60亿元,增长44.9%;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233.01亿元,增长33.5%;食品制造业产值49.6亿元,增长27.0%。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增势良好,主要有:汽车增长101.0%,商品混凝土增长64.2%,化纤增长32.5%,钢材增长28.0%,发电量增长17.1%。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增势强劲,瑞芯、网龙、福大自动化等一批企业已走在全国同行业前列,福州申报国家动画产业基地通过验收。全市共实施星火计划67项,其中{gjj}9项,火炬计划52项;共有13项科技成果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受理专利申请4320件,批准授权2733件,增长35.4%。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创新型城市迈出新的步伐。全市重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59家,其中上市公司18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工业产值1503亿元,增长20%。拥有民营科技企业300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的民营科技企业8家。市高新区拥有企业201家,福州软件园拥有企业395家。市高新区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321亿元,增长14%,利29亿元,出口创汇11.4亿美元。

  质量技术监督不断加强。全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共抽查2800家企业产(商)品,批次合格率为93.1%,其中生产领域抽检2315家企业产品2327批次,批次合格率为92.7%;流通领域抽检485家企业商品485批次,批次合格率为94.8%。全市共有11家企业15项产品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8个,强制检定计量器具6.27万台件。

  坚持把发展县域经济与解决“”有机结合起来,紧紧抓住推进农村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三个重点,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着力从根本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一是深入开展“六赛六比”活动,激发各县(市)区争发展、谋发展、比学赶超促发展的积极性、创造

性。2004年,、、已跻身全国百强县(市)行列。二是大力发展“飞地工业”,有效地促进项目向市、县、乡镇各级工业集中区聚集,缓解部分条件较差地区发展工业的瓶颈制约。同时,把发展乡镇企业、建设工业商贸小区与大城关、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推进八县(市)城关、12个中心镇和18个特色镇建设,以工业化带动发展第三产业,汇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三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步伐。认真落实鼓励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种水稻的耕地免征农业税,对订单收购粮食实行财政直补,对优质品种实行良种补贴及{zd1}收购价,有力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全市粮食生产出现恢复性发展。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水产、畜牧、果蔬、食用菌、花卉等农业五大产业。目前全市已拥有136家市级农业产业化xxxx和重点基地,年产值达145亿元,带动农户40多万户,户均增收300~400元。通过鼓励农产品生产基地与中心城区生鲜超市对接、发展农村中介组织与流通机构等措施,积极推进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目前,全市已发展农村专业协会近300个,农民个体经营贸易的农副产品已占全市农副产品总量的80%左右。四是全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防灾减灾能力,“六千”水利工程和年千公里农村公路建设任务全面完成。五是积极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2004年当年转移8.5万人。

  :是境内{zd0}的传统节日。通常从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的“祭灶”开始,节日气氛渐浓,至“除夕”大团圆之夜进入高潮,正月初一后为休闲娱乐时间,到正月十五日闹“元宵”止春节结束。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晚,备饼、果饯行,祈求灶君上天多说好话,保佑合家平安。祭灶后,春节气氛逐渐浓烈。家家户户开始备年货、蒸年糕、贴春联,送旧迎新。旧俗女婿在此期间多向岳父母送年货,俗称“分年”。出外务工从商的人也陆续回家过年。

  :连俗除夕分“小同岁”和“大同岁”。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月小为二十八日)为“小同岁”,民间传说主要敬祀临水夫人。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月小为二十九日)为“大同岁”,主要敬祀祖先。是一年中菜肴最丰盛的{yt}。改革开放后,多一家围坐一起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或守夜待旦以迎新年。

  :俗称“过年”。为该县民众最隆重的节日。正月初一零点起,燃放鞭炮,开大门,俗谓“开城门”,表示新的一年开始。机关单位多在初一开茶话会、团拜会等活动,互祝互勉。初二日,登门拜亲访友,主人用年糕、糖果、瓜子、福橘、花生、香烟等招待客人,或煮料为点心。长辈并给儿童“压岁钱”。已婚女子,多在此日伴夫及儿女回娘家探望父母。初三、初四多自行安排游乐活动或访友。互道“拜年”、“祝福”、“恭喜”、“发财”等。初五早谓“接神早”,各家于早上即点香放炮喜迎“财神”。并于晚上再一次点香放炮。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亦称上元节,是该县最热闹的节日之一。从正月初七、八即开始送灯,十六岁以下儿童所玩花灯由母舅赠送。娘家要给新嫁女{dy}年送“观音送子”灯,次年送“莲盆灯”,第三年送“吉灯”。正月十三日或十四日为“上灯夜”(即上彩夜),十五日“闹元宵”。

  :正月二十九日,各家早晨以糯米、红糖、米时、甘薯、花生仁、豆、红枣、桂圆干、葡萄千9种食物煮成“拗九粥”,敬祀神祗、祖先,馈送长辈亲戚,故又名“孝顺粥”。

  :三月初三日谓“上巳”,各家门楔两旁各插一束:荠菜,俗谓“懿旨菜”,以祓不祥。三月三日又是畲族传统的乌饭节,每年这{yt},畲族男女老少都早起上山采摘乌饭树叶或果,与大米煮成乌饭,供奉祖先并作早餐,饭后举行赛歌,甚为热闹。新中国成立后多改为蒸煮糯米饭,加上猪油、红枣、白糖,拌上花生、芝麻等配料,更为香甜可口。

  :为传统祭祖节,家家上坟,扫墓祭祀,刷新墓碑,摆祭品,烧冥钱,压纸钱,下山时折两枝松枝带回,挂在门首,以表哀思。机关单位、学校组织干部、职工、学生到烈士陵园祭扫,以示对革命先烈的缅怀。

  :为传统二十四节令之一。是日各家以豆芽、韭菜、或红糖拌米浆煎成咸、甜“夏粿”。是日起开始撤除床上草垫、棉垫等,以防湿潮生蚤虱。

  :是最热闹节日之一,内容丰富。一是初五日午时各家门坎两旁遍插菖蒲、青蒿,以避邪招福;二是沿唐代“益智粽”遗风,以箬竹叶裹糯米、花生、豆、红枣或瘦肉等做成粽子;三是喝少量“雄黄酒”。并喷洒屋角,以雄黄粉涂抹小孩头额、耳朵祛毒,也把雄黄放置水井、水缸中祛毒,又燃放“雄黄炮”以禳珍气;四是贴“午时书”,解放后已极少见;五是炮制“午时茶”。

  七巧节:农历七月初七,又称七巧节。连俗早晨以黑红豆、红糖煮糯米粥,供奉七夕夫人及祖先,祈求保佑儿童聪明平安。

  :农历七月十五日。连俗谓“七月半”节,各家任择一日备酒馔祭祀祖先,以表孝心。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传统家庭团圆节。节前亲友间互送月饼(多晚辈敬长辈),连俗十六岁以下儿童由娘舅送花饼,八月十五晚,家家户户设宴欢聚一堂。

  :农历九月初九,是日男女老幼多作登山活动,城郊外之覆釜、玉华、宝华、玉泉、云居、石门、狮山及官头青芝诸山皆为主要登高地点。青年男女及儿童还携带风筝(俗称“纸鹞”),在山顶放飞。

  :为传统二十四节令之一,也是祭祖节。冬至前{yt}晚,家家户户制煮咸、甜元宵丸(俗呼“油扁”)为主餐,并馈送亲戚。冬至晚上,合家团聚,在祖先牌位前摆设福橘、芹菜、青蒜、红筷等于圆盘或竹箩上。

【鼓山xxxx风景名胜区】

  

鼓山位于福州市东郊,在闽江的北岸,距城区约17公里,南北长约15公里,宽约8公里。 鼓山诞生在一亿三千五百万年之前,{zg}处海拔919.1

  米。峰顶有一巨石平展如鼓,据说每当风雨来临之时,便隆隆有声,故名鼓山。

  鼓山风景秀丽,历来是福州的佛教胜地,山腰有古刹涌泉寺,寺旁有千佛陶塔,东有灵源洞喝水岩、水云亭、石门等20多景;南有龙阁、

  兰花圃、罗汉台、松涛楼等50多景;寺西岩洞较多,以十八洞景为最;北有浴凤池、白云洞、海音洞等40多景;此外,山中还有堪称福州碑林的

  摩崖题刻180余处。

【西禅寺风景名胜区】

  

西禅寺原名长庆寺,全国重点寺庙之一, 名列福州五大禅寺,位于福州西郊怡山永钦里。相传建于梁。《三山志》载:“梁有王霸仙人,在怡

  山修道。隋末寺废。闽观察使李学温,延僧人大安来居。‘起废而新之’,遂大兴土木。数10座房舍,占地100余亩,改名清掸寺。”后改名延

  寿寺。五代后唐长兴年间,闽王王延钧更名长庆寺,后改名西禅寺。寺内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罗汉阁、法堂、藏经阁,以及明远阁

  、祖堂、念佛堂、崇德堂、禅堂等,布局匀称,规模雄伟,风格古雅。大雄宝殿门外两旁,旧有木塔两座,1922年改为钢筋扎成的铁塔。寺内

  新建玉佛楼1座,内置从缅甸运回之大白玉佛2尊,一坐一卧,坐佛高2.95米,卧佛长3.7米,为全国{zd0}的玉佛。藏经阁中保存着康熙亲书之《

  药师经》,另有刺血书写的《法华经》。西禅寺以盛产良种荔枝而驰名中外。在这里啖咏荔枝的雅集韵事,称为“怡山啖荔”,编成“啖荔诗

  话”。

【罗星塔】

  

罗星塔俗称磨心塔。相传为宋代柳七娘所建,故又名七娘塔。位于市东南21公里马尾港的罗星山上,是国际公认的航标,是闽江门户标志,有

  “中国塔”之誉。

  这里水深流缓,便于船只停泊。而在码头的上下各方,有不少明礁暗石,容易沉船,为使出人港口的船只识别方向,特修此高塔作为航标。

  罗星塔高31.5米,八角七层。明万历年间被毁,天启年间重建。每层有石砌栏杆,檐下悬铃,海风吹来,叮当作响。1964年大修后,游客可直

  上七层,凭栏远眺,两山夹峙,三江奔流,景色壮观。塔下已开辟成罗星公园。

  罗星塔耸立在马尾罗星山上,离福州市区21公里。1985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罗星山原本是江心岛屿,俗称磨心岛;经过几百年沧海

  桑田,磨心岛与陆地相连,成了陆上一个高阜。罗星塔塔高31.5米,7层8角,每层都有石砌栏杆和泻水檐。檐角上方镇有八方佛,檐角下悬风

  铃,海风吹来,叮当作响。

  据《闽都记》载,罗星塔为宋朝岭南(广东)柳七娘所建。相传七娘原是李氏女嫁给柳七郎。由于丈夫谪戍福建时死去,七娘闻讯变卖家产

  ,来磨心山建此石塔,为丈夫祈求冥福。

  明朝万历年间,罗星塔被海风摧毁。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在宋代塔座的基础上重修。第二层有一方塔铭,是清乾隆时福州郡守李

  拔所撰。铭中把罗星塔的形势和作用概括为中流砥柱,险要绝伦,以靖海疆,以御外侮。清光绪十年(1884年)的中法海战就是在罗星塔下的马

  江进行的。罗星塔又是国际上公认的海上重要航标之一。塔顶原有一小窗,就是用来供守塔人点灯导航用的。清末一次台风,把塔顶刮走了,

  重建时,人们特地造了一颗直径近7米的铁球嵌在上面。由于外国船来福州都在罗星塔下抛锚,外国水手把罗星塔称为中国塔;即使没到过福州

  的海员,也知道这座古老的宝塔。

【平潭岛】

  

在平潭海峡大桥通车之前,人和车都必须通过大渡轮才能抵达这个位于福建东南沿海的我国第五大海岛。头顶蓝蓝的白云天,在甲板上吹着清新的海风,二十分钟的碧波荡漾给海岛之旅平添了几分浪漫的情愫。

  平潭的海岸线迤逦漫长,沙滩洁净细腻。这里还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奇绝壮丽的海蚀地貌,渔村古朴的石头民居,日落后的沙滩上点缀着讨海人的身影,会让你情不自禁地按下快门,海边日出日落时色彩的变幻让最有想象力的画家也自叹弗如。



郑重声明:资讯 【福建省《福州市简介》】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