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ST生化(000403)
2009 年,公司人血白蛋白销售量在国内厂家排名由 2008 年的第九位上升到第三位;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市场份额由 2008 年的 3.71%上升到 2009 年的 5.84%; 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的市场份额由 2008 年的 36.46%增长到 2009 年的 62.12%,居国内{dy}位; 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开始销售,占市场份额的8.32%。

双林公司今年的营业额和利润在去年的基础上有可能增长百分之十以上

双林医药产业园估计何时开工? 董事会秘书:岳云生 答 正在进行设计,设计完成后才可以

通过实施整体搬迁方案,将盘活四川省长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现有土地资源,预计搬迁补偿和现有土地使用权变性后的收益,远高于搬迁成本,产生的现金流将使员工身份问题、债务问题得以解决,搬迁后,四川省长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保持现有优势品种的基础上,将开发更多的发酵和制剂新品种,同时逐步开发保健食品、动物保健品、药品机械等系统产品,盈利能力将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年报中提到振兴集团的下属煤矿和铝业的开工计划和生化上市有密切关系吗,答没有直接关系。大股东煤矿复产后电解铝的复产也将尽快展开,复产后将解决山西振兴电业的盈利能力,为公司的复牌做好准备。" 供不应求血液制品有望连锁上涨http://www.dzwww.com/rollnews/finance/201003/t20100303_5745237.htm 尽管行业内各血液制品企业都在努力扩大投浆量,但2009年行业总投浆量预计不超过4000吨,距离5000吨以上的供需平衡点仍有较大缺口,因此未来3-5年内我国血液制品行业仍将维持供不应求的高景气局面。血液制品行业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效益,血浆处理能力越大、从血浆中提取的产品种类越多,对血浆的综合利用率越高,从而产品的单位成本越低,利润率越丰富。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newstock/20080421/15474778322.shtml 根据投浆量规模来看,莱士股份去年的投浆量为390吨,在国内排名第三,仅次于华兰生物和成都蓉生。但是由于比较的标准不同,从销售额、市场占有率等方面来看,莱士的优势还是很大的。考虑到自单采血浆站改制,以及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全国的原料血浆采集量逐年减少。从2004 年的4,514 吨减少到2006 年的3,500吨,2007 年更是降至不足3,000 吨,并且由于新建单采血浆公司的审批程序复杂遗迹建成后仍需要较长时间发展供血浆者队伍,因此,国内的原料血浆供应仍将在一定时期内呈现短缺状态,这从国内血液制品龙头上市公司华兰生物和上海莱士的数据也可见一斑。所以,成都蓉生单纯从主营收入的成长角度来说,已经算是不错的资产。}

 

血制品蜕变在阵痛之后发展潜力巨大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93885e0100ce42.html {dy}阶段:争夺浆源,扩张规模,寡头初现。据统计,目前国内通过GMP认证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共有33家。2006年,全国投浆总量为4687吨,投浆量在300吨以上的企业有6家,分别是华兰生物(530吨)、上海莱士(390吨)、成都蓉生(400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320吨)、四川蜀阳(350吨)、贵阳黔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300吨),上述6家企业占据了50%左右的市场份额。为应对“血荒”,各家企业正在采取扩大采血站覆盖规模、兼并其他企业的方式提高生存能力,这将进一步提高行业的集中度。前不久,华兰生物增发募集3亿元新建8个单采血浆站,天坛生物控股成都蓉生,上海莱士也正在筹资扩容,新一轮的浆源争夺战已经展开。让我们再来看一看世界血液制品市场,除中国外,全球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不到20家,其中美国5家,欧洲8家,排名前5位的企业分别为:CSL贝林、百特、基立福、奥克特珐玛及拜耳,上述五家企业占据了全球血液制品市场份额的80%~85%,可见行业寡头垄断格局非常明显。国外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也经历了一个从分散到集中的过程,国内血浆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也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可以预见,三到五年内,国内也将形成2~3家全国性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寡头垄断的格局将初步显现。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402177630_0_5.html
郑重声明:资讯 【[转载]ST生化(000403)】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