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国外与国内的职业教育特点_关注IT职业发展_百度空间

       一、国外职业教育的特点:

  

1、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主要特点: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是由国家立法、双方遵循、校企合作、企业为主的一种办学制度,强调的是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模式。

其职业培训分别是在企业和学校进行。通常在企业进行34天的实践培训,在学校进行12天的理论培训。“企业与学校”这一培训比例始终贯穿双元制职业培训。还有一种“集中”培训形式,即可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学生在某一段集中的时间内进行培训。职业培训通常为3年。企业职业培训是根据企业培训规章进行安排和组织的。培训规章明确规定了培训的最基本内容;课程是按照xx教学大纲设置的。企业和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充实基本培训内容。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培训规章和教学大纲适时进行修改和补充。

  

2、英国职业教育的主要特点:

    1)、健全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如《1918年教育法》、《1944年教育法》、《1973就业和培训法》、《1976年教育法》和《1992年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法》等法律先后对职业教育做了相关规定。

    2)、建立了科学规范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显著特点就是建立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即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和普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3)教育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提供职业教育的继续教育学院办学形式非常灵活。其特点有:时间安排活;课程设置宽;学生来源广;实习场所全;教学质量高。

    4)、建立了职业资格证书与普通教育证书等值等效的制度,职业资格证书与普通学院教育xx在地位上有对等的关系。

    5)、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大多数继续教育学院和企业界、用人单位、当地社区组织都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在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6)、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技术教育,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

    政府提供充足的经费;建立开放式学习系统;建立行会组织参与制度;建立现代学徒制度;实行重新安置计划;建立职业指导联系制度;建立参与社区活动制度;建立教育与工商企业的合作伙伴关系。

二、中国目前职业教育的特点:

  1、专业性:职业教育是专业教育或专门教育,是培养某一职业领域专业人才的教育。都是培养一线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工人、新型农民以及其他劳动者,与一线职业的对口性很强,偏重理论的应用、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2、区域性:为区域办教育,是其为特定区域的经济、社会服务。区域经济功能已经成为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真正承担起了推动经济发展的重任,培养急需的应用型人才。

  3、实用性:所谓实用性,就是指教育强调实际训练,突出技能、技术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一线应用型人才。

  培养人才的一般规律,就是要突出教育的“实用”、“实训”、“应用”等特点。要通过建立实训基地,加大实训力度,不断培养{dy}线的各层次应用型人才。

  4、开放性:开放性,指在教育对象、教学时间等方面注重灵活性,实施弹性教育。强调在专业设置、课程编制和教育管理等方面具备灵活性。对象是应届学生、转岗、换岗而继续学习的群体。学习时间灵活多样,可以在白天、晚上、xx、假日等不同时段教学,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上课时间。弹性化的学分制成为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趋势。

  5、生产性:所谓生产性,就是指要强调实践教学与具体生产、生活具有很高程度的拟合度,给学生以良好的训练,强调学生进入工作世界,顶岗实习,经受实践锻炼,以便更好地为生产服务。

6、时代性:所谓时代性,即关注时代变化,体现现代性,及时反映现代教育发展潮流和趋势。职业教育必须及时关注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等的更新发展,及时在培养目标、课程开发及专业设置等方面做出积极的反映,使职业教育具备鲜明的时代特色。

国外与国内两相比较之下,不难看出我国的职业教育已经发展出了自己的优势,但是借鉴国外职业教育长期发展的成功经验,对于未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推进我国职业教育模式,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

()完善职业教育的法规体系

建立“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很大程度上依托于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我国在实施职业教育方面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包括教学计划、学校和企业的职责及义务、学生义务与权利保障、企业参与的利益驱动机制等。《职业教育法》没有规定企业在职业教育方面的定位。借鉴德国成功经验,建议尽快修改职业教育法,如在国家层次上规定职业培训总方向、职业培训手段,确定企业与学校的分工等等,明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法律地位;尽快修改税收政策,通过具体规定鼓励提高企业持续参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尽快制订工学结合教学方案;根据培训职业的不同规定教学内容、时间,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有章可循;职业院校与企业必须基于合同基础上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来共同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培育“双元制”的工学平台

我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模式可以借鉴“双元制”这种校企合作的模式。建设“双元制”的学科平台,即通过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根据社会行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共同制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双方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和科研开发项目的产、学、研结合的平台。一方面,职业院校可以将自己{zx1}的科研成果及时地应用于实践,{zd0}限度地发挥其职业学校的作用;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将{zx1}的行业信息和实践结果及时准确地反馈回学校,减少学校发展方向的偏差。企业既是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需求主体,又是职业学校重要的办学主体。职业学校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应当重视校企合作,鼓励学生参加岗位实习,丰富工作经验。一是与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合作内容包括建立实习基地、教师培训、学生职业培训、项目合作等。这样做既节约了学校的科研、培养成本,同时又能将学校的{zx1}科研成果及时投放社会,转化为生产力。二是聘请企业的专家、骨干亲自指导学生的实训练习,保证学生在学好专业理论的同时,又能参加一些具体项目的运作,既可以紧跟行业发展的形势,又能够借此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拓展自己的岗位适应能力。

()培养“工学结合”的师资队伍

师资是实现“工学结合”职教模式的关键,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积极培养大量的高素质特色师资,已成为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我们认为,“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教师建设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是从企业中选聘工程师、技师、管理人员到学校经过教学业务培训后任职;二是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企业实践、考察,鼓励教师通过职业技能评定获得有关技能考核等级证书。



郑重声明:资讯 【比较国外与国内的职业教育特点_关注IT职业发展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