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用表在维修手机中的使用方法_电子维修技术学院_百度空间

万用表在手机维修中可以说是用的较多的工具了。那就让我们先认识一下万用表吧。万用表分数字表和指针表两种。它们都自己的好处和短处。首先来说一下指针表。以MF47B型表为例。

指针表从外观上可以简单的分成两个部份:上部是读数部份,下部是调置部份。在读数部份最上边的一行读数是电阻的数值有电阻的标志。对应的数值是从零到无穷大,从右向左读起。下面一行红色的是交流电压的读数标志为ACV。对应的数值有三排分别为0到10、0到50和0到250。下边绿色的是电容的读数值,标志为C从向左起。还有一些不常用的就不说了

下面说表的下部份也就是机械调置部份。有档位调置器、调零器、三极管极性孔和四个表笔孔

表下部的档位分了八个档位:交流电压档、直流电压档、交直流电流档、220V测电笔档、红外线遥控数据检测档、通路蜂鸣提示档、电阻档和电池电量检测档。下面具体的说一下常用档位的使用。

在使用前要先调零。常用的档有电压、电阻、电流、通路蜂鸣提示等。交流电压档的{zd0}量程2500V。但在测大于1000V时就要把红表笔放入右侧标有2500V 的表笔孔里。(直流电压也是一样)要测的电压值要在所选的量程之内并要在读数区内相应的数值上读数。如你选的是50V的档那就在0到50 的范围内读数。要测220V电压就要选250V的量程在0到250的范围内读数。(直流电压同样)

电阻档的使用有一点不同在。它的档位有10K、1K、100、10、1五个在每次换档前要调零一次。表针的示数要乘以档位上的数才是电阻的阻值。如在100档上指针指在7的位置上电阻的阴值为700。

测电流时要把表笔串接在电路中。在测500MA内的电流时只要把开关置于相应档位就可以。当大于500MA时就在把开关置于500MA的位置上红表笔要放入右侧5A的表笔孔内。

在测电流和电压时要注意档位和读数的对应,否则是不准的。通路提示档应是很好用的。几个常用的档就是这样的。其它的了解就可以了在手机维修中是不常用的。

用指针万用表识别电容的好坏

先把电容从板子上取下用万用表的电容档它和电阻在一个档位上。通常用100的档位。100档是中间档便于上下调节。用两个表笔测电容的两端。表针向上摆动到一个数值后慢慢的回落为零不动。在反相测一次如果和上次的结果相同可以说电容是好的。如指针到零位是电容穿了。如指针摆到一个数值不动是漏电。如指针不动就要向xx位调一次,当在最档位也不动时电容为断路不可用。

在家电维修过程中,因电容漏电或容量变化而引发的故障可谓屡见不鲜且故障现象各异。一般的指针万用表和部分数字万用表都无法测量电容,特别是那些小电容,给维修造成很大的不便。在此,我给大家介绍几种小容量电容的测量方法,供参考。

方法l:找一个β≥250的晶体三极管(要求穿透电流要小),如一时找不到,可用两只同型号的三极管复合成达林顿形式,见图1。将被测电容并接在三极管的c-e结(若为有极性电容则电容正极接三极管c极),然后用万用表R×10k挡,黑表笔接c极,红笔接e极,见图2,观察表针瞬时摆动程度。照此法用几个已知容量的正常(高xx度)的电容反复测试,记录下表针每次的瞬时{zd0}摆动幅值,l进行处理计算,算出表盘上每小格应代表的电容值,备日后参考之用。对电容进行测量时,通过对所测电容表针摆动幅度与参考幅度进行比较可判断电容的好坏。
方法2:找一个高xx度已知容量的电容(耐压250V以上)和一个自耦输出电压可调的变压器,见图3。Cn为已知电容,Cx为待测电容,接好线通电之后测Cx与Cn上各自的分压,但需注意电源变压后的输出电压不应大于Cx的耐压。此时可根据公式Uo/Ux=Co/Cx推算出Cx的容量。若Cx的耐压在300V以上,则可直接将两只串联电容接于220V的交流电源(注:此法只适应非极性电容)。 方法3:若电容耐压在400V以上且只需估测电容容量,则可按图4接线,让被测电容与万用表某一表笔串接后,将万用表拨到电压挡(250V)测交流电压,如此用多个已知电容测试,记住表针摆动幅度,这样可为以后估测电容提供依据(注:此法只限非极性电容)。 方法4:电解电容的测量。因电解电容存在极性问题,可照图5接一个半波整流二极管,根据被测电容的耐压适当选择自耦变压器的输出电压。Co为已知容量的电解电容,cx为待测电容,照图接线测量后,根据公式Co/Cx=U0/Uv可算出Cx容量。





用指针万用表测听筒、送话器的好坏

测听筒:用万用表的电阻1档。一支表笔接听筒的一极另一支表笔快速点另一极有响为好的。

测送话器:用万用表的1K档。两表笔接送话器两端,指针应摆向右端但不能为零。为零时为送话器坏。指针不动时送话器也是不可用的。向送话器吹气,表针有摆动为好。摆动大送话器的灵敏度高。



郑重声明:资讯 【万用表在维修手机中的使用方法_电子维修技术学院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