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四线制与三相五线制--亚辰的笔记

      这次西安出差,又遇到了在汉中时同样的用户没有提供方便的380V电源的问题,刚开始发现用户墙壁电源有25A的380VAC,我还挺兴奋的,以为不需要与地沟中的线相接了,没想到接上380后,只要一上电就跳闸,这是由于漏电保护器的缘故,因此想使用380必须用地沟中的380电源。关于漏电保护器跳闸,介绍如下(整理自网络):

      三相四线制的漏电保护器严格地讲,在输入端必须是按照规定四根线都接入,而输出端可以是只接一相线一零线(单相)或两相(比如电焊机的380V两相)或三相(比如电动机)或三相四线都接(比如电机加照明)。(1)如果零线不经漏电保护器而直接和用电设备连接,那从相线出来的电流(指单相)在“回路”到电源时就不经过漏电保护器了,此时漏电保护器就检测到这个电流(相当于漏电流),所以就引起漏电保护器跳闸。(2)还有当三相电路中由于负载不平衡而引起中性点不是零电位,导致零线有电流,所以零线经过保护器的话也会引起跳闸。(3)但是不管接什么设备,输出端的零线都不得接地,否则将无法正常供电,如需对设备接保护接地线必须从设备外壳直接接线至大地。 (4)三相四线制用漏电保护器一定用四极的.如果用三极的,在三相负载不平衡时由于没有零线电流的返回,漏电保护器就判断线路是在漏电,所以一合闸就会跳闸。

      不过这次没有像上次那样直接对焊,而是用更为可靠的接线端子,还因此专门买了液压钳;不过此次重点的发现不在于如何接线,而在于用户的地沟中的两根电源线,粗的一根是三相五线,细的一根是独立地线。而我们的控制柜的三相电一直是采用三相四线制,且除火线外的零线与外壳相连;地沟中的地线与零线也是相通的。由于控制柜中使用的三相电其实是用于为三个220V的整流滤波电源供电(因为220V线路的电流不够大),因此须保证零线与任一根火线的线电


压为220V。{zh1}接法是将火线直接对接,而控制柜的零线与地沟中的零线对接。回到宾馆上网才发现关于三相四线制与三相五线制还有很多的知识点的,特别是其中的一些名词让我想到了Paker驱动器手册中的名词。现将关于此方面的知识点整理如下(整理自网络):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基本供电系统的名称做了统一规定,即TT系统,TN系统,IT系统其中,{dy}个大写字母表示电源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则表示电源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通过高阻抗接地)第二个大写字母表示电气设备的外壳直接接地,但和电网的接地系统没有联系表示电气设备的外壳与系统的接地中性线相连。其中,TN系统又分为TN-C、TN-S、TN-C-S,详情见下图:

       

三相四线制(TN-C系统)

      该接法包含:三根相线L1---(A)相、L2---(B)相、L3---(C)相和一根零线PEN,是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合一设置的接零保护系统。PEN线是为了从380V相间电压中获得220V线间电压而设的,有的场合也可以用来进行零序电流检测,以便进行三相供电平衡的监控。

注:用工作零线兼作接零保护线,可以称作保护中性线,可用 NPE 表示。

1 )由于三相负载不平衡,工作零线上有不平衡电流,在线路上产生一定的电位差,所以与保护线所联接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对大地有一定的电压。
       2 )如果工作零线断线,则保护接零的漏电设备外壳带电(对地220V!)。
       3 )如果电源的相线碰地,则设备的外壳电位升高,使中性线上的危险电位蔓延。
       4 )TN-C 系统干线上使用漏电保护器时,漏电保护器后面的所有重复接地必须拆除,否则漏电开关合不上;而且,工作零线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断开。所以,实用中工作零线只能让漏电保护器的上侧有重复接地。
       5 )TN-C 方式供电系统只适用于三相负载基本平衡(无220V负载)情况。

三相五线制(TN-S系统,含TN-C-S系统)

该接法包含:三根相线L1---(A)相、L2---(B)相、L3---(C)相及一根零线N还有一根地线PE,是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分开设置或部分分开设置的接零保护系统。PE线在供电变压器侧和N线接到一起,但进入用户侧后则不能当作零线使用。三相五线制的优点是保护灵敏性与可靠性都比三相四线制的要高,因为PE线(即接地零线)是单独设置,并且是直接接自电源变压器中性点,变压器的中性点已可靠直接接地,接地电阻较低,满足系统保护要求。三相五线制通常用于用于安全要求较高,设备要求统一接地的场所及住宅。应用中{zh0}使用标准/规范的导线颜色:A线用黄色,B线用蓝色,C线用红色,N线用褐色,PE线用黄绿色。

零线和地线的根本差别在于一个构成工作回路,一个起保护作用叫做保护接地,一个回电网,一个回大地,在电子电路中这两个概念是要区别开来的.

结构的区别:
       零线(N): 从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后引出主干线。
       地线(PE):从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后引出主干线,根据标准,每间隔20-30米重复接地
原理的区别:
       零线(N): 主要应用于工作回路,零线所产生的电压等于线阻乘以工作回路的电流。由于长距离的传输,零线产生的电压就不可忽视,作为保护人身安全的措施就变得不可靠。
       地线(PE): 不用于工作回路,只作为保护线。利用大地的{jd1}“0”电压,当设备外壳发生漏电,电流会迅速流入大地,即使发生PE线有开路的情况,也会从附近的接地体流入大地。

注:TN-S系统--工作零线 N 和专用保护线 PE 严格分开的供电系统

1 )系统正常运行时,专用保护线上没有电流,只是工作零线上有不平衡电流。 PE 线对地没有电压,所以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接零保护是接在专用的保护线 PE 上,安全可靠。
       2 )工作零线只用作单相照明负载回路。
       3 )专用保护线 PE 不许断线,也不许进入漏电开关作工作零线。
       4 )干线上使用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下不得有重复接地,而 PE 线有重复接地,但是不经过漏电保护器,所以 TN-S 系统供电干线上也可以安装漏电保护器。
       5 )TN-S 方式供电系统安全可靠,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等低压供电系统。在工程施工前的“三通一平”(电通、水通、路通和地平——必须采用 TN-S 方式供电系统。

注:TN-C-S系统

在施工临时用电中,如果前部分是(没有220V负载的) TN-C   方式供电,而施工规范规定施工现场必须采用 TN-S 方式供电系统,则可以在系统后部分现场总配电箱分出 PE 线。

       1 )工作零线 N 与专用保护线 PE 相联通,总开关箱后线路不平衡电流比较大时,电气设备的接零保护受到零线电位的影响。总开关箱后面 PE 线上没有电流,即该段导线上没有电压降,因此, TN-C-S 系统可以降低电气设备外壳对地的电压,然而又不能xxxx这个电压,这个电压的大小取决于 N 线的负载不平衡电流的大小及 N线在总开关箱前线路的长度。负载不平衡电流越大, N线又很长时,设备外壳对地电压偏移就越大。所以要求负载不平衡电流不能太大,而且在 PE 线上应作重复接地。
       2 )PE 线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进入漏电保护器,因为线路末端的漏电保护器动作会使前级漏电保护器跳闸造成大范围停电,规范规定:有接零保护的零线不得串接任何开关和熔断器。
       3 )对 PE 线除了在总箱处必须和 N 线相接以外,其他各分箱处均不得把 N 线和 PE 线相联, PE 线上不许安装开关和熔断器,且联接必须牢靠。
     通过上述分析, TN-C-S 供电系统是在 TN-C 系统上临时变通的作法。当三相电力变压器工作接地情况良好、三相负载比较平衡时, TN-C-S 系统在施工用电实践中效果还是可行的。但是,在三相负载不平衡、施工工地有专用的电力变压器时,必须采用 TN-S 方式供电系统。

郑重声明:资讯 【三相四线制与三相五线制--亚辰的笔记】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