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传播》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通过本教学,使学生知道: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学会做小孔成像的实验和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对比实验,归纳推理能力(根据光传播的一些个别现象,推想光传播的一般规律),动手能力   (制作小孔成像实验装置)
  3 、通过制作小孔成像实验盒,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教具准备
  1 、分组实验材料——电灯(或其他光源),细、直、能弯曲的塑料管(或纸管),蜡烛,火柴,半透明的白纸,胶水。挂图或投影片——光源、从密林缝隙透过的光。
  2 、学生准备:两个大小差不多、能套在一起的纸盒,剪刀,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 、谈话:光是一种自然现象,关于光你们有什么问题?
  2 、讲述: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些关于光的知识:什么物体能发光,光是怎样传播的。
  学习新课
  l 、指导学生认识光源
  ( 1 )谈话:说一说,哪些物体能发光?
  ( 2 )出示挂图或投影片:光源。
  ( 3 )讲解:在我们周围,有很多物体能发光:有的是燃烧发光,例如蜡烛、松明   (点燃后用于照明的松枝)、火柴、煤等;有的是靠电能发光,例如手电筒、各种各样的电灯;有的是靠生物体内部变化发光,如萤火虫发出的荧光;有的是靠天体内部变化发光,例如太阳光,星光。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 4 )讨论:镜子是不是光源?月球是不是光源?为什么?
  2 、指导学生认识光的传播
  ( 1 )讲述:光源发出的光是怎样向周围传播的呢?让我们来看一看光传播的方向。
  ( 2 )谈话:
  ①从门窗或密林缝隙中透过来的阳光是什么样的?
  (学xx言后再出示挂图或投影片,加深学生的印象。)
  ②手电筒或汽车灯射出的光是什么样的?
  ( 3 )讨论:以上现象说明光是沿什么方向传播的?
  (通过讨论,得出 " 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 假设。)
  ( 4 )实验:
  ①讲述:为了证明光是否沿直线传播,我们来做个实验。实验的材料是这盏开着的电灯和一根细而直的塑料管。
  ②讨论:如果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通过这根直管能看见电灯光吗?如果将直管弄弯,还能看见电灯光吗?为什么?
  ③学生分组实验。
  ④汇报实验结果:在实验中看到了什么现象?
  ( 5 )讨论:以上现象证明什么?
  ( 6 )教师小结:通过以上讨论及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我们可以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还可以补充:光源发出的光,可以沿着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
  ( 7 )指导学生填写课文中这个问题的空白。
  3 、指导学生做小孔成像实验
  ( 1 )讲述: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各组都带来些纸盒,选两个能套在一起的盒;在大盒底部正中扎一个小孔;去掉小盒的底,在底口粘一张半透明纸;然后把两个纸盒套在一起。(以上方法需边讲解边演示)
  ( 2 )学生分组制作。(教师巡视指导帮助)
  ( 3 )讲述:下面,我们就用制作的这个器材实验。将蜡烛点燃,立在桌上;将盒子扎有小孔的那面对着蜡烛。推一推或拉一拉大纸盒,看到什么现象?
  ( 4 )学生分组实验。
  ( 5 )汇报实验结果:看到了什么现象?(蜡烛火焰的像)在什么地方?(白纸做的屏幕上)像是什么样的?(倒立的)
  ( 6 )讨论:
  ①你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②蜡烛的像为什么是倒的?这与什么有关系?
  ( 7 )教师小结:合用纸盒的小孔对着点燃的蜡烛的时候,蜡烛光就会小孔射入盒内,照在纸屏上。
  因为孔很小,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所以蜡烛火焰上部的光通过小孔后照到纸屏的下部(画图说明),蜡烛火焰下部的光通过小孔后照到纸屏的上部。这样,在纸屏上出现与蜡烛的火焰形状相似、倒立的像。
  这种现象叫做小孔成像,利用这种原理可以制成照相机,如果在纸盒后面粘的不是纸屏,而是照相的底片,在底片上就会出现物体的倒像。最早的照相机就是应用小孔成像原理制成的。

  巩固应用
  l 、讲述:这节课我们重点认识了什么是光源和光的传播方向。
  2 、提问:
  ( 1 )什么是光源?举例说明。
  ( 2 )光是沿什么方向传播的?
  讨论:光的直线传播与影子的形成有没有关系?假如光是可以转弯的,还会有影子吗?
  布置作业:用小孔成像盒给室外的景色“照相”,观察像是什么样的,有没有彩色?

 

 

郑重声明:资讯 【《光的传播》教学设计】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