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陈卫星教授谈传播学考研_中国传媒大学凯茜_新浪博客

陈卫星教授:198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研究生。1988年被国家教委公派赴法国留学,师从法国当代传播学奠基人贝尔纳•米涅教授,在法国斯汤达大学(格勒诺布尔第三大学)获信息传播学博士学位。曾任法国巴黎《欧中经贸》杂志主编。曾任教于广州暨南大学新闻系,2000年调任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并担任中国传媒大学亚洲传媒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广播电视研究中心研究员,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2005年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邀请赴欧洲担任国际传播客座教授。现为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
国际传播、传播学理论、媒介文化
代表著作:
《传播的表象》(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传播的观念》(人民出版社,2004年)、《以传播的名义》(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译著《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dy}版,2005年再版);编著《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全球化背景下的广播电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国际关系与全球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等。

1、 您认为传播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在整个社会科学研究中处于什么地位?
答:从学科门类上讲,传播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不同于思辨性较强的人文科学,也不同于追求纯粹客观规律的自然科学,其意义在于与社会象征实践不断的对话之中。传播学研究的复杂性在于它本质上处理的不是纯粹的信息传播技术问题,而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建构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学界把传播学的研究目的定义为通过理解和把握象征符号和符号系统的生产、处理和效果,以便解释与这些生产、处理和效果相关联的现象。今天的传播学是所有社会科学门类中,触及面最广、横断面{zd0}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这种横断面的学科特征,其实也是当今信息化时代特征的一个体现。但必须看到,传播学作为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在学科建设方面依然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在整个社会科学研究中依然处于相对边缘的地位,还远远没有充分发挥这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所应当具有的知识统摄功能,依然十分依赖经典的社会科学学科,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所提供的方法、概念和理论基础,在学科对话和知识反哺方面还远远做得不够。
2、 传播学和新闻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一般认为这两个学科处理的侧重点有差别,新闻学多处理的是新闻报道实践中的操作性问题,侧重于职业教育,而传播学一般具有较强的学术色彩,从社会观乃至世界观层面反思人类的信息和符号活动,以及社会关系的建构问题。当然,传播学也可能在某些情况下被理解为一种对策性研究,可以成为策划报告之类的技术操作。但必须强调,一个学科在学术理路上真正的进步和发展不可能依靠实效性很强的对策性研究,而必须在面对实践问题的时候透过现象对社会发展逻辑本质上的把握,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传播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所应当具有的学术潜力和思想动力。所以,如果硬要把新闻学和传播学在学科意义上进行划分,其实意义不大,技术性的研究和实践操作,是离不开对社会逻辑的学术洞察的,一个没有思想源动力的实践个体,也就很难具有当代新闻实践所需要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无论是学习新闻学专业,还是学习传播学专业的同学,都应当联系社会实践、回应社会需求,在提高自己的思维方法和洞察问题逻辑的能力两方面加强训练。
3、 未来传播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走向如何?
答:传播学的发展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而是与这个时代的信息化发展趋势紧密相连的。正是这个时代趋势,使得人们不得不正视无处不在的信息以及符号象征现象,并对这些现象背后的社会动力机制及其可能带来的社会后果进行科学的研究。所以,从这一点看,传播学的发展空间依然很大。关键是如何从学科范式的角度形成学科发展所需的资源和机制,如何提高传播学本身的跨学科对话能力和知识统摄能力,同时也要充分强调传播学方法的社会应用能力,如何在学术研究的过程加强学术思考对现实问题的把握能力,如何对当前中国社会转轨中出现的各种社会关系的重新建构做出信息传播层面的学术阐释,等等。新闻业的变化可能会因为技术更新而产生行业重组的职业震荡,而传播学由于本身与社会成长的紧密联系,倒有可能在越来越强调主体关系的社会发展中开拓越来越大的活动空间。
4、 在考生着手复习、择校报考方面,您有哪些忠告或建议?
答:今天,大规模的扩招已经使得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和学习出现了许多问题,职业教育和学术教育的搓揉,已经使得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冲突成为今天大学精英教育中一个突出现象。希望同学们在选择自己的专业方向的时候,不仅仅要依据社会发展的趋势和现实需要的逻辑,还要看到通过专业的选择和方向的定位,能否为激发自己的知识兴趣提供足够的空间。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技能获得的过程,同样是一个锻炼思维、提高对社会逻辑的把握能力的过程,更是一个锤炼人生观和塑造健康的主体意识的过程。
5、 如何能学好传播学?在学习方法和思路上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传播学的学习和研究没有捷径,只能是在建立在大量知识积累,包括对各种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把握,以及对社会现实发展的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之上。当然,必须注意的是,对经典学科知识的把握不是要用这些方法和理论取代传播学的研究,而是使之重新融入到传播问题中去,发掘出新的思考路径和问题意识。当然,对于初学者而言,这样的要求似乎有些高,但对一切立志于传播学研究事业的同学而言,这应当是一个追求的目标。
6、 很多考生认为传播学深不可测,理论概念比较抽象,您认为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
答:相对于一些经典学科,传播学的概念和理论理解起来其实并不十分困难。同学们学习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可能还是与知识视野的大小有关。如果没有对社会理论的发展有一个脉络性的把握,对传播学理论的理解就难免会存在问题。因为,今天传播学的大多数研究都是以各种不同范式的社会理论为基础的。
7、 传播学专业研究生学习阶段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什么?
答:这里无法给出一个统一的回答,因为各个学校的情况不同。但从传播学本身的逻辑来看,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主要应该包括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尤其是传播理论和方法等方面的训练,理论和方法必须是辩证统一的。所以,同学们就需要在方法论、方法技术、社会理论基础、传播学基础理论等方面全面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
8、 您认为最值得向考生推荐的五本书有哪些?
答:五本书的容量太小了。在今天这样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对信息的把握也不能够被限定在一个指定的范围之内,比如指定的参考书。所以,还是希望同学真正从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对信息和知识进行筛选和把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athy提示:

1、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类专业都包含哪些专业?

传播学、公共关系学、传媒经济学、传媒政策与法规、传播心理学

2、参考书和复习资料哪里找?

需要找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类专业考研专业课参考书请看:

 

需要找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类专业考研专业课复习笔记资料请看: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中国传媒大学陈卫星教授谈传播学考研_中国传媒大学凯茜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