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Horace
1. 互联网的全面移动化
- 以 移动电话为代表的手持设备上网将占据普通用户互联网体验的大部分时间;
- 在普通消费领域,可移动上网的计算机(笔记本、上网本、iPad等设备)将在{jd1}数量上远超不可移动的台式机计算机(可参考这篇报道);
- 在 商业领域,以上趋势会紧随其后。
2. 用户网络行为的碎片 化
- 时间上:普通用户上网活动将从 以往的集中化大块时间使用互联网的习惯转变为断断续续式的,具有更高的随意性和脉冲式的使用习惯。用户的互联网活动时间会在每日24小时范围内分布更分散,甚至可以说,互联网活动将成为人们非睡眠时间的{dy}核心活动(工作、信息分享/获取、购物、支付、娱乐、社交);
- 地点上:大多数用户的上网的活 动将具有更多的移动性,在不同的地点都有互联网使用需求,最典型的几个场所将是:家庭场所、交通工具上、固定工作场所、非固定工作区域、休闲娱乐消费场所 等;
- 活动上:由于互联网应用的多样 化以及互联网接入设备硬件性能的迅速提高,用户的网络时间将被众多互联网应用分割成更小的部分。用户将更熟练地在多个设备(如工作用台式机、工作用笔记本电脑、家用台式机、家用笔记本电脑、工作手机、个人手机)及应用(如邮件、新闻及其他推送类信息、搜索、视频、微博客、IM、SNS、游戏、音乐)中频繁切换。其中,能满足独特需求、拥有更好用户体验的跨平台应用会获得更多用户。
3. 新应用的“个人用户 中心化”
美国近年来最成功的几项互联网创新,自诞生{dy}天起,都是以普通个人用户的个性化体验/需求为核心。传统的Yahoo、CNN、AOL、Google搜索等平台向用户提供的是无差别的批量生产式服务。而以Facebook, Twitter, Foursquare和Dropbox为例,它们分别是社会化软件(SNS)、微博客(microblog)、GPS应用、云存储四个方面的典型应用。 这些应用的用户使用这些平台的方式都因人而异,其结果是大相径庭,没有两个用户的体验是xx一致的,用户xx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和使用习惯,来决定使用这 些应用的时间、地点、频率、方式、参与度、付费与否。这些创新成功的最主要共性是——他们都极其精准地把握了以上1、2两点的趋势,并且在各自领域成功地满足了用户需求。当然,这些应用的流行,也会进一步 促进趋势1和2向更大范围互联网用户的深入渗透。
这些趋势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未来3年是否会不断强化?
- 以3G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平台和移动设备技术的成熟和普及——这奠定了互联网移动化和用户网络行为碎片化的硬件基础;
- 互联网信息的急速膨胀使得用户更关注自身的实际需求,互联网应用也从数量到种类全面爆 炸,这让普通用户既无时间也无精力去尝试所有的应用,用户基本已经完成从全面被动接受互联网 应用向主动选择典型产品以满足自身实际需求的大转变。——这逼迫新的 应用创新必须极端聚焦用户未被满足的需求,而放弃以往大而全的平台化发展策略。事实上传统的大平台由于创新迟缓,已面临着用户被分流的严重威胁;
- 这三个大趋势互为因果和前提,且随着时间推移不断相 互强化。移动互联网及其硬件平台的普及促进了用户网络活动碎片化,用户活动碎片化产生的硬件 需求加速了移动互联网及其硬件平台的普及,更激发了以用户个人体验为核心的应用大量涌现。随着美国经济的逐渐复苏,以及以iPhone/iPad/AppStore/Androids等移动互联网软硬件平台为代表的创新强劲拉动,未来三年,以上趋势必然会 进一步加速和深化。
Tags: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