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xx浙江商人创富路线图_高丹_新浪博客
事实上,浙商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中,创富xx经历了两个阶段和两个派别的轮替,并由此形成了两种力量的对比及融合。分水岭是2000年,2000年以前是草根派的天下,万向集团鲁冠球、娃哈哈宗庆后、正泰南存辉、吉利李书福、传化集团徐冠巨、西子集团王水福、新光集团周晓光、华立集团汪力成、德力西胡成中、复星集团郭广昌、美特斯邦威周成建等等浙商名宿,均早已资产过亿。从2000开始,随着互联网产业在中国快速兴起,出身科班的马云、丁磊、陈天桥、孙德良们,打开了新经济互联网的大门,无论从速度还是规模来看,网络经济新贵们的发展绝不逊于已占山为王的草根派,成为一支新的商业领导力量。
不管是鲁冠球的汽车零配件行业,宗庆后的饮料行业,汪力成的电能表行业,周晓光的饰品行业,还是南存辉的低压电器行业,这些企业家的事业从零开始的时候,都面临着一些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压力,早期的创业积累过程是艰辛的。他们虽然在动荡年代都没条件在学校念好书,但社会这所大学教会了他们一切,做人、做事,如何坚持和获取机会。在一个什么都能做、做什么都可能成功的时代,明智的企业家通过有效借助政府的改革开放优惠政策,紧跟国民的消费节奏,逐渐成长为浙商的先锋和先导。
互联网创业的速度无疑要大大高于传统产业。1999年马云创建的阿里巴巴,经过3年时间就达到了收支平衡。更为重要的是,马云以互联网的方式为传统产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让互不相识、远隔万里的企业之间实现了低成本的商业合作,为万千商人提供了崭新的电子商务模式。而他的淘宝网正在改变着人们的购物方式,网购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生活方式。2009年度,淘宝网2000多亿元人民币的网购交易额,使淘宝网上商城成为中国零售业的巨无霸。马云创建的互联网商业模式为企业、商家和消费者个人提供了强大xx的销售与购物的平台,这个强大的平台每年的高速成长态势,使马云登上中国首富宝座只是个时间问题。
1995年,丁磊在辞职离开宁波电信局后南下广州,在两年中先后跳槽三次,怀着对互联网的痴心,1997年年中他下定决心单干,创建了网易。经过两年的苦心经营,网易逐渐成长为中国最知名的门户网站,通过售卖网易邮箱系统和广告,丁磊快速积累起了原始资本。2000年,网易登陆美国纳斯达克股市,随后在短信、网络游戏业务方面高速增长。2003年,丁磊以10亿美金的身价成为中国{dy}个靠做互联网,并在短短6年就登上首富之位的创业者。
丁磊的xx故事在陈天桥身上再次上演。这位复旦大学的高材生在1993年以优异的成绩提前毕业,进入上海陆家嘴集团工作,后被委以副总经理的重任。在陆家嘴的5年中,陈天桥xxx地接触了互联网,对网游爱好使他成了狂热的游戏大玩家。在1999年的互联网热潮中,陈天桥创建盛大网络,并很快得到中华网300万美元的投资。中华网撤资后,善于发现机会的陈天桥立即引进韩国的《xx》等网络游戏,拯救了濒临关门的盛大网络。2002年,主营网游的盛大实现利润1个亿。2004年,前微软中国总裁唐骏加盟盛大后,推动盛大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2005年,陈天桥以150亿元的身价荣登中国首富,成为继丁磊之后的浙商第二位首富。
而目前处于潜伏期的孙德良并不为业界人士熟悉,他在互联网领域开创了垂直专业门户网站的先河。1998年,孙德良受其在化工企业上班的同学收集的全国上千家化工企业老板名片的启发,创建以服务化工企业为主体的垂直专业门户网站中化网,成为化工行业的门户平台。孙德良先后并购了中国纺织网、国际纺织网、中国医药网和中国农业网等多个国内外知名的专业电子商务网站,2006年在深交所上市,其公司“网盛生意宝”成为中国{zd0}的垂直专业网站开发商。近几年,孙德良在北京、上海、广州、韩国、美国、欧洲等地遍设分支机构,形成辐射全国及海外的市场和服务体系。有业界人士认为,孙德良开创的垂直专业网站将成为中国互联网的又一个“富豪批发站”。
其实,浙商一直在努力着进行或大或小的改变。在航空领域,王均瑶从包飞机到创建吉祥航空,成为民营航空中的耀眼的一员;由小信用社发展而来的银座、泰隆等民营银行经过多年的坚持,进入杭州、上海等大城市广设分行,不断取得金融业方面的突破;新湖集团的黄伟打造的“新湖系”开始在资本市场崭露头角,郭广昌的“
复星系”早在3年前就在资本市场形成了涵盖生物制药、钢铁、房地产、信息产业、商贸流通、金融等多个领域的庞大产业链条,商界常青树鲁冠球的万向集团在4年前也开始将触角伸向金融、农业等领域,并扎稳了脚跟。雅戈尔集团李如成制定的“三驾马车”战略——服装、房地产、投资金融三大领域业已取得较好的整合成果。在互联网领域,陈天桥、丁磊、马云、孙德良也不断在自己的细分领域精耕细作,并随时兼并关联企业进行扩张,以稳固自己的地位。
“浙江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浙商普遍想进入新产业、新领域,但碰到了两个现实问题。”史晋川教授认为,首先是面临国家的准入难题,在某些产业,国家的政策表面看来是准许进入的,但实际上仍存在天花板、玻璃门。国家允许准入的一些产业,一般有较大的资金或规模经济的门槛要求,这些门槛未必是国家政策有意识地阻碍民企进入,但其产业确实与其规模经济要求相适应,比如煤炭业。第二个难题则是融资手段的缺乏或者落后。当有机会进入新产业,但浙商往往缺乏有效的融资手段,缺乏相应的理念去做资本家融资的事情。这必然导致浙商力量的分散。
浙商的心态比较现实,他们缺乏做资本家的雄心,即使他们做资本运作,最终也都还是要回归实体产业,最典型的莫过于“丁磊养猪”。因为“他们对具体的产业都太软”,史晋川教授直言,浙商目前的实体产业距离“企业安全”还有很大的距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的形势下即使要真正做大做强实体产业,也离不开“资本”。因此这几年尽管浙商在努力发展,但对于整个浙江的经济转型形势,却没有很大的亮点。“这显然和资本及融资方式有关,浙商是很成功的商人、企业家,但他们中的一部分应该可以脱离实体产业成为更高层次的‘资本家’,这是浙商转型的一个方向,也是浙江整体经济突破的一个方向。”史晋川教授说。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揭秘xx浙江商人创富路线图_高丹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