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情殇

当我登上那古老的城墙,当我抚摸着腐朽的柱梁,当我兴奋的倚栏远望,总会有一丝酸涩冲上喉头,总听到有一个声音大声的说:记得吗?你的祖先名叫炎黄。                                                                      
                                                                                                                                              ——摘自汉网



      汉民族的传统服装简称“汉服”,是中国在清朝以前几千年来(从先秦到明朝)一脉相承的国服,象征着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并且深刻影响了整个东亚地区,日本、韩国的民族服装都是从汉服演变过去的.汉服是汉民族传承千年的传统民族服装,是最能体现汉族特色的服装,每个民族都有属于特色的民族服装,汉服体现了汉族的民族特色。从三皇五帝到明代的几千年时间里,汉民族凭借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汉服文化,发展形成了具有汉民族自己独特特色的服装体系——汉服体系。博大精深、体系完备、悠久美丽的汉服,是中国不可多得的一大财富,是非常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引以为自豪的。客观上的汉族人某些历史阶段的民族服装例如汉化旗装/旗袍/马褂等{jd1}不可以被称作“汉服”,因为它们与真正的汉服没有正常的演变衔接过程。直到17世纪清政府强制推行“剃发易服”才被中断。从2003年起,出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灿烂文明的传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喜爱和穿着汉服,复兴汉服的呼声越来越高。汉服在传统节日、典礼仪式以及旅游等许多场合都可以穿着,对于一个人,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服装不仅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事,更是民族使命感自豪感的发扬与体现.


      说到汉服的推广有件xx的事例,叫“一个人的祭祀”。说的是有一年中日韩同时举行盛大的祭祀孔子仪式,全世界都进行了报道,但是人们发现:日本人都穿着和服;韩国人也都着统一的韩服,而在中国,有西装革屡的、有穿运动服的、甚至还有戴个假辫子穿满清官服的,只有一个人着一件汉服的深衣参加祭祀,后来网友们称之为“一个人的祭祀”。复兴失落的汉服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但我坚信这个梦想在我们这些汉服推广者的努力下一定能够实现。我想,总有{yt},也许是10年、20年、50年,我们全民族能够认可汉服,我们美丽又独特的汉服能不再只出现在电影电视里,我们礼仪之邦的美称能不再只挂在嘴上。
      认识"汉服"这个词,是一个巧合.自己一直钟情于古代文人墨客的挥洒自如,古代仕女的细挽轻纱,拭弄琴弦.却不知原来早有人给这些华丽着装冠于"汉服"一词.现在喜欢汉服,不仅仅是因为喜欢衣服,而是觉得这是一种文化,一种几千传承下来的汉文化 . 
       

郑重声明:资讯 【汉服情殇】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